1996年 第14卷 第S1期
1996, 14(S1): 1-9.
摘要:
对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沉积环境的研究表明,在古生代,中国西北区为海相沉积,沉积盆地的基底是一些离散的古老结晶地块,其上海水侵漫,其间为大洋或窄大洋的海槽。地块之间的海槽或地块与海槽过渡的边缘带盆地是油气形成的有利地带。在海槽遭受压缩褶皱而回返的造山过程中,“地块-海槽”体系发生转化,形成中新生代“山系-盆地”的陆相沉积体系。这时,边缘带的油气源岩系被埋藏在盆地边缘和外围的山系之下。但这些油气源程序形成的部分油气已经运移到盆地内的储集层中聚集,形成“外生内储”的油气藏。这种类型的盆地中,存在陆相生油和海相生油,“内生内储”和“外生内储”的两类生油岩系和两种生储组合配置体系。“地块-海槽”边缘带油气形成观点的提出,突破了以现今盆地为界限研究古生代油气形成分布规律的传统观念,增大了中国西北区可以发现的油气资源量,扩展了找油找气的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沉积环境的研究表明,在古生代,中国西北区为海相沉积,沉积盆地的基底是一些离散的古老结晶地块,其上海水侵漫,其间为大洋或窄大洋的海槽。地块之间的海槽或地块与海槽过渡的边缘带盆地是油气形成的有利地带。在海槽遭受压缩褶皱而回返的造山过程中,“地块-海槽”体系发生转化,形成中新生代“山系-盆地”的陆相沉积体系。这时,边缘带的油气源岩系被埋藏在盆地边缘和外围的山系之下。但这些油气源程序形成的部分油气已经运移到盆地内的储集层中聚集,形成“外生内储”的油气藏。这种类型的盆地中,存在陆相生油和海相生油,“内生内储”和“外生内储”的两类生油岩系和两种生储组合配置体系。“地块-海槽”边缘带油气形成观点的提出,突破了以现今盆地为界限研究古生代油气形成分布规律的传统观念,增大了中国西北区可以发现的油气资源量,扩展了找油找气的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6, 14(S1): 10-17.
摘要:
本文应用有机岩石学方法与有机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我国煤成烃盆地典型煤系烃源岩的研究,提出了煤系烃源岩评价指标与标准,并以显微组分成烃规律为基础,建立起了我国含煤岩系的四种主要成烃模式。本研究成果对我国煤成烃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应用有机岩石学方法与有机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我国煤成烃盆地典型煤系烃源岩的研究,提出了煤系烃源岩评价指标与标准,并以显微组分成烃规律为基础,建立起了我国含煤岩系的四种主要成烃模式。本研究成果对我国煤成烃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96, 14(S1): 18-24.
摘要:
本文运用一个作用—响应模式,模拟了在各种不同的海平面变化和基底沉降速率条件下,在碳酸盐台地上不同部位的沉积作用响应,从而对影响碳酸盐岩层序形成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作出了定量解释。通过模拟可知,在基底沉降速率一定的前提下,碳酸盐岩层序的形成受控于海平面的变化,且碳酸盐岩层序的形成对于海平面变化响应的敏感性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降低;一个完整的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在地质记录中的反映,由于其所处的沉积背景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三级海平面变化幅度对碳酸盐岩层序的形成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形成近对称三级旋四层序的先决条件是基底沉降速率必须很低,因此,近对称三级层序可认为是稳定克拉通背景的一个鉴别标志。
本文运用一个作用—响应模式,模拟了在各种不同的海平面变化和基底沉降速率条件下,在碳酸盐台地上不同部位的沉积作用响应,从而对影响碳酸盐岩层序形成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作出了定量解释。通过模拟可知,在基底沉降速率一定的前提下,碳酸盐岩层序的形成受控于海平面的变化,且碳酸盐岩层序的形成对于海平面变化响应的敏感性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降低;一个完整的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在地质记录中的反映,由于其所处的沉积背景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三级海平面变化幅度对碳酸盐岩层序的形成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形成近对称三级旋四层序的先决条件是基底沉降速率必须很低,因此,近对称三级层序可认为是稳定克拉通背景的一个鉴别标志。
1996, 14(S1): 25-32.
摘要:
南秦岭北部山阳断裂和板岩镇断裂之间的镇安盆地在晚泥盆世发育—套浊流沉积。通过对这套浊积岩系内部岩相、相组合、古流向等详细研究,结果证明其内部由斜坡沉积、水道—天然堤沉积、舌状体沉积以及盆地平原等单元组成,然而它们的空间组合及内部特征并不代表一个典型的水下扇沉积体系,而是反映一个由线状物源供给的缓坡型浊积岩体系。晚泥盆世浊积岩体系是随中记盆世碳酸盐台地发生沉陷而随之发生的,反映镇安盆地当时为一个相对狭窄的断陷式盆地。区域构造分析证明,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与南、北秦岭发生初始碰撞而引起的俯冲板块前缘挠曲隆升和上部地壳伸展作用有关。
南秦岭北部山阳断裂和板岩镇断裂之间的镇安盆地在晚泥盆世发育—套浊流沉积。通过对这套浊积岩系内部岩相、相组合、古流向等详细研究,结果证明其内部由斜坡沉积、水道—天然堤沉积、舌状体沉积以及盆地平原等单元组成,然而它们的空间组合及内部特征并不代表一个典型的水下扇沉积体系,而是反映一个由线状物源供给的缓坡型浊积岩体系。晚泥盆世浊积岩体系是随中记盆世碳酸盐台地发生沉陷而随之发生的,反映镇安盆地当时为一个相对狭窄的断陷式盆地。区域构造分析证明,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与南、北秦岭发生初始碰撞而引起的俯冲板块前缘挠曲隆升和上部地壳伸展作用有关。
1996, 14(S1): 33-37.
摘要: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当前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以及与传统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彼此的关系。强调了沉积学原理在地层层序划分工作中的作用。将层序界面划分为四种类型,提出应以岩相突变面作为层序的界面。结合沉积学原理,指出层序是由岩相突变面控制的在一个较大的相对海平面升降周期中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岩石序列。在进行地层层序研究中,要注意层序地层、旋回地层与传统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相互结合与借鉴。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当前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以及与传统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彼此的关系。强调了沉积学原理在地层层序划分工作中的作用。将层序界面划分为四种类型,提出应以岩相突变面作为层序的界面。结合沉积学原理,指出层序是由岩相突变面控制的在一个较大的相对海平面升降周期中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岩石序列。在进行地层层序研究中,要注意层序地层、旋回地层与传统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相互结合与借鉴。
1996, 14(S1): 38-48.
摘要:
河南省南阳──襄樊盆地(简称南襄盆地)第三系地层中已找到了油田,但只有几口井钻遇白垩系顶部地层,对盆地内白垩系情况不明。南襄盆地周缘发育有中生代盆地群。盆地群形成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缝合带上和印支一燕山期形成的东秦岭褶皱系基础上,白湾盆地是盆地群中的一个盆地,通过剖析白湾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构造特征、白垩系的古生物地层、古气候、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等特征,可以认识盆地群的特征,同时为预测和评价南襄盆地白垩系含油气性提供依据,白湾盆地位于河南省镇平县西北约20km处。
河南省南阳──襄樊盆地(简称南襄盆地)第三系地层中已找到了油田,但只有几口井钻遇白垩系顶部地层,对盆地内白垩系情况不明。南襄盆地周缘发育有中生代盆地群。盆地群形成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缝合带上和印支一燕山期形成的东秦岭褶皱系基础上,白湾盆地是盆地群中的一个盆地,通过剖析白湾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构造特征、白垩系的古生物地层、古气候、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等特征,可以认识盆地群的特征,同时为预测和评价南襄盆地白垩系含油气性提供依据,白湾盆地位于河南省镇平县西北约20km处。
1996, 14(S1): 49-56.
摘要:
华北古克拉通盆地中晚寒武世沉积层序中发育的生物丘沉积构造的生物组成有隐藻类、钙藻类和非藻类多细胞生物,它们构成了隐藻凝块石生物丘简单类型和复合的五种生物丘类型。生物丘的发生、发展、灭亡过程经历了奠基期、拓殖期、泛殖期及消亡期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受相对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它决定了丘体的大小、生物组成及内部结构及生长周期。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生物丘主要发育于崮山期和长山期,且多分布于三级旋四层序的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内,并呈现规律性分布。生物丘和风暴砾屑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海绿石质凝缩层段的研究揭示华北地台晚寒武世河北秦皇岛、唐山—北京西山—山西大同这一纬度带是一开阔的中陆棚相带。该带以南为一广阔的内陆棚—滨岸带,以北则为一狭窄的外陆棚。
华北古克拉通盆地中晚寒武世沉积层序中发育的生物丘沉积构造的生物组成有隐藻类、钙藻类和非藻类多细胞生物,它们构成了隐藻凝块石生物丘简单类型和复合的五种生物丘类型。生物丘的发生、发展、灭亡过程经历了奠基期、拓殖期、泛殖期及消亡期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受相对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它决定了丘体的大小、生物组成及内部结构及生长周期。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生物丘主要发育于崮山期和长山期,且多分布于三级旋四层序的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内,并呈现规律性分布。生物丘和风暴砾屑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海绿石质凝缩层段的研究揭示华北地台晚寒武世河北秦皇岛、唐山—北京西山—山西大同这一纬度带是一开阔的中陆棚相带。该带以南为一广阔的内陆棚—滨岸带,以北则为一狭窄的外陆棚。
1996, 14(S1): 57-62.
摘要:
本文研究了我国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三上段──核二段湖相碳酸盐岩系中的藻类化石,划分出三个藻类组合,Fromeachytra组合,Dictyotidium组合和Rugasphaera-Dictyotidium-Concentricystes组合,它们反映的盐度变化依次由高到低。藻类的纵向分布呈现出繁盛—衰亡—繁盛的旋回变化,在藻类繁盛期指示高盐度的藻类组合与指示低盐度藻类组合交替出现。藻类组合特征及旋回变化表明: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核三上段—核二段沉积时期,古湖泊水体的盐度在微咸水环境的背景下,存在三次咸化期和两次淡化期的波动,古气候经历了三次相对炎热于旱期和两次温暖湿润期的演变。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也反映了这一特征。
本文研究了我国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三上段──核二段湖相碳酸盐岩系中的藻类化石,划分出三个藻类组合,Fromeachytra组合,Dictyotidium组合和Rugasphaera-Dictyotidium-Concentricystes组合,它们反映的盐度变化依次由高到低。藻类的纵向分布呈现出繁盛—衰亡—繁盛的旋回变化,在藻类繁盛期指示高盐度的藻类组合与指示低盐度藻类组合交替出现。藻类组合特征及旋回变化表明: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核三上段—核二段沉积时期,古湖泊水体的盐度在微咸水环境的背景下,存在三次咸化期和两次淡化期的波动,古气候经历了三次相对炎热于旱期和两次温暖湿润期的演变。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也反映了这一特征。
1996, 14(S1): 63-74.
摘要:
华北地台下中寒武统馒头组—徐庄组为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的互层沉积或同一岩层中碳酸盐组分与陆源碎屑组合混合沉积。通过对山东张夏地区地层沉积特点、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沉积环境演化分析。表明混合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海平面变化。不同级次的海平面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叠加造成了类型多样的混合沉积。
华北地台下中寒武统馒头组—徐庄组为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的互层沉积或同一岩层中碳酸盐组分与陆源碎屑组合混合沉积。通过对山东张夏地区地层沉积特点、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沉积环境演化分析。表明混合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海平面变化。不同级次的海平面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叠加造成了类型多样的混合沉积。
1996, 14(S1): 75-83.
摘要:
本文以研究区三条主于研究剖面沉积微相、沉积韵律、沉积旋回及生物生态分析为基础,对研究区栖霞组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认为,浙江省栖霞组属于潮下低能开阔无障壁环境沉积,形成于向东南缓倾斜的碳酸盐缓坡沉积背景。
本文以研究区三条主于研究剖面沉积微相、沉积韵律、沉积旋回及生物生态分析为基础,对研究区栖霞组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认为,浙江省栖霞组属于潮下低能开阔无障壁环境沉积,形成于向东南缓倾斜的碳酸盐缓坡沉积背景。
1996, 14(S1): 84-89.
摘要: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塔里本盆地碎屑岩中长石颗粒在酸性介质中的蚀变过程及其产物。研究发现长石颗粒在酸性介质中存在两种蚀变途径。岩石渗透性好时,孔隙水流动性好,长石蚀变析出的碱性离子很容易被带走,长石蚀变的最终产物为高岭石及自生石英。相反,岩石渗透性差时,孔隙水流动性差,长石蚀变析出的碱性离子只有少量被带出,而大多数在弱酸性环境中,与长石蚀变的中间产物硅铝凝胶反应,生成蒙脱石或伊利石。本文着重研究了钾长石在弱酸性环境中,与长石地变的中间产物硅铝凝胶反应,生成蒙脱石或伊利石。本文着重研究了钾长石在弱酸性介质中蚀变生成伊利石的过程。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塔里本盆地碎屑岩中长石颗粒在酸性介质中的蚀变过程及其产物。研究发现长石颗粒在酸性介质中存在两种蚀变途径。岩石渗透性好时,孔隙水流动性好,长石蚀变析出的碱性离子很容易被带走,长石蚀变的最终产物为高岭石及自生石英。相反,岩石渗透性差时,孔隙水流动性差,长石蚀变析出的碱性离子只有少量被带出,而大多数在弱酸性环境中,与长石蚀变的中间产物硅铝凝胶反应,生成蒙脱石或伊利石。本文着重研究了钾长石在弱酸性环境中,与长石地变的中间产物硅铝凝胶反应,生成蒙脱石或伊利石。本文着重研究了钾长石在弱酸性介质中蚀变生成伊利石的过程。
1996, 14(S1): 90-99.
摘要: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是目前中国陆上最大的气田。气源研究确认,该气田奥陶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奥陶系的一套低丰度碳酸盐。本文在介绍这套源岩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探讨了用于碳酸盐源岩工业性评价用的有机碳丰度指标.同时,通过隐藻碳酸盐、钙藻碳酸盐等五种相环境源岩的对比分析,提出氧化—还原条件等是影响早古生代碳酸盐岩石有机质丰度、性质、产烃能力的最直接的因素。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是目前中国陆上最大的气田。气源研究确认,该气田奥陶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奥陶系的一套低丰度碳酸盐。本文在介绍这套源岩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探讨了用于碳酸盐源岩工业性评价用的有机碳丰度指标.同时,通过隐藻碳酸盐、钙藻碳酸盐等五种相环境源岩的对比分析,提出氧化—还原条件等是影响早古生代碳酸盐岩石有机质丰度、性质、产烃能力的最直接的因素。
1996, 14(S1): 100-106.
摘要:
本文通过热模拟实验揭示了木质褐煤中综合有机母质与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形成五环三萜类和8,14-断藿烷的差异,并探讨了这两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意义.综合有机母质生成的五环三萜类数量多、化合物种类也多,干酪根降解生成的数量小、化合物种类也少,8,14-断藿烷主要由非干酪根物质转化而成,干酪根降解基本上不生成这类化合物。藿烷参数Ts/Tm、C31αβ22S/22(S+R)、C32αβ22S/22(S+R)和8,14-断藿烷多数C278β(H)/8α(H)、C288β(H)/8α(H)是良好的热演化指标;藿烯和生物藿烷同时存在或生物藿烷单独存在分别指示未成熟和低成熟。
本文通过热模拟实验揭示了木质褐煤中综合有机母质与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形成五环三萜类和8,14-断藿烷的差异,并探讨了这两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意义.综合有机母质生成的五环三萜类数量多、化合物种类也多,干酪根降解生成的数量小、化合物种类也少,8,14-断藿烷主要由非干酪根物质转化而成,干酪根降解基本上不生成这类化合物。藿烷参数Ts/Tm、C31αβ22S/22(S+R)、C32αβ22S/22(S+R)和8,14-断藿烷多数C278β(H)/8α(H)、C288β(H)/8α(H)是良好的热演化指标;藿烯和生物藿烷同时存在或生物藿烷单独存在分别指示未成熟和低成熟。
1996, 14(S1): 115-121.
摘要:
松粉热模拟生成油的色谱、色—质谱分析表明,热解油以芳烃和饱和烃为主,芳烃又以单环和双环芳烃为主。热解油中正构烷烃含量最高,碳数分布为C4—C28,多以C12为主峰。轻烃色谱参数显示450℃为生油高峰的上限,低温热解油重烃含量大于轻烃含量,而高温阶段则相反。此外,热解油中出现较丰富的原油中常见的烷基苯、烷基环己烷、烷基环戊烷和烷基苯酚系列化合物,揭示出孢粉或高等植物是陆相原油的一类重要物源。
松粉热模拟生成油的色谱、色—质谱分析表明,热解油以芳烃和饱和烃为主,芳烃又以单环和双环芳烃为主。热解油中正构烷烃含量最高,碳数分布为C4—C28,多以C12为主峰。轻烃色谱参数显示450℃为生油高峰的上限,低温热解油重烃含量大于轻烃含量,而高温阶段则相反。此外,热解油中出现较丰富的原油中常见的烷基苯、烷基环己烷、烷基环戊烷和烷基苯酚系列化合物,揭示出孢粉或高等植物是陆相原油的一类重要物源。
1996, 14(S1): 122-130.
摘要:
本文对不同类型源岩进行了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源岩在相同模拟温度的热作用下,形成的镜质体反射率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类型源岩的有机质在热模拟演化过程中,液态烃高峰产率期出现的模拟温度阶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用镜质体反射率作为造岩作用阶段和油气形成阶段划分的指标时,应该考虑源岩性质和有机质类型等的影响。
本文对不同类型源岩进行了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源岩在相同模拟温度的热作用下,形成的镜质体反射率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类型源岩的有机质在热模拟演化过程中,液态烃高峰产率期出现的模拟温度阶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用镜质体反射率作为造岩作用阶段和油气形成阶段划分的指标时,应该考虑源岩性质和有机质类型等的影响。
1996, 14(S1): 131-135.
摘要:
本文详细讨论了天然气中甲烷、原油、轻质油及干酪根的稳定氢同位素组成,以及它们与源岩沉积时的水介质环境和源岩成熟度的关系。发现天然气中甲烷的氢同位素组成主要取决于其母质沉积时的水介质环境,同时也受母质热演化程度的影响。认为在利用甲烷氢同位素鉴别母质沉积环境时,必须考虑源岩成熟度的影响。原油和于酪根的氢同位素组成也主要与源岩沉积时的本介质环境有关,认为原油和于酪根的氢同位素组成都可作为地球化学指标来判别源岩沉积时的水介质环境。
本文详细讨论了天然气中甲烷、原油、轻质油及干酪根的稳定氢同位素组成,以及它们与源岩沉积时的水介质环境和源岩成熟度的关系。发现天然气中甲烷的氢同位素组成主要取决于其母质沉积时的水介质环境,同时也受母质热演化程度的影响。认为在利用甲烷氢同位素鉴别母质沉积环境时,必须考虑源岩成熟度的影响。原油和于酪根的氢同位素组成也主要与源岩沉积时的本介质环境有关,认为原油和于酪根的氢同位素组成都可作为地球化学指标来判别源岩沉积时的水介质环境。
1996, 14(S1): 136-142.
摘要:
渭南阳郭黄土剖面是迄今发现的15万年以来较完整的剖面之一。作者对阳郭剖面中的有机质指标进行了概率分布与谱分析计算,得出了它们的概率分布类型及四个稳定的周期:67.1Ka、33.5Ka、25.2Ka和18.3Ka。这四个周期与洛川黄土剖面中元素组分变化的短周期基本一致;与深海岩芯δ18O值和地球轨道要素变化的短周期基本吻合,表明第四纪的气候变迁是受天文因素控制的。
渭南阳郭黄土剖面是迄今发现的15万年以来较完整的剖面之一。作者对阳郭剖面中的有机质指标进行了概率分布与谱分析计算,得出了它们的概率分布类型及四个稳定的周期:67.1Ka、33.5Ka、25.2Ka和18.3Ka。这四个周期与洛川黄土剖面中元素组分变化的短周期基本一致;与深海岩芯δ18O值和地球轨道要素变化的短周期基本吻合,表明第四纪的气候变迁是受天文因素控制的。
1996, 14(S1): 143-148.
摘要:
本文对选自柴达木、南海莺琼盆地19个生物气源岩样品,进行了三个不同温度段的绝氧热解分析,初步证实了居首位可利用的有机物为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类脂化合物热解温度为269—270℃,核酸类蛋白质类等的热分解温度大多数也在320℃以内。因而用330℃热分解1小时获取的热解失重值可用于评价气源岩的生化甲烷丰度。本文对生物成因天然气资源的预测有实际意义。
本文对选自柴达木、南海莺琼盆地19个生物气源岩样品,进行了三个不同温度段的绝氧热解分析,初步证实了居首位可利用的有机物为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类脂化合物热解温度为269—270℃,核酸类蛋白质类等的热分解温度大多数也在320℃以内。因而用330℃热分解1小时获取的热解失重值可用于评价气源岩的生化甲烷丰度。本文对生物成因天然气资源的预测有实际意义。
1996, 14(S1): 149-157.
摘要:
沉积物粒度研究是沉积水动力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闭合效应的影响,经典统计方法难以揭示粒度数据的真实特征。对数比统计分析是克服闭合效应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波罗的海西部和南海北部的两个研究实例,在原始数据的经典统计分析不能揭示样品的自然分类的情况下,以粒度数据的对数比变换为基础的RQ型主分量分析揭示出各沉积物类型之间的明显差异,而根据这种沉积物分类进行的沉积分区清晰地反映了沉积水动力环境的空间变化特征。
沉积物粒度研究是沉积水动力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闭合效应的影响,经典统计方法难以揭示粒度数据的真实特征。对数比统计分析是克服闭合效应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波罗的海西部和南海北部的两个研究实例,在原始数据的经典统计分析不能揭示样品的自然分类的情况下,以粒度数据的对数比变换为基础的RQ型主分量分析揭示出各沉积物类型之间的明显差异,而根据这种沉积物分类进行的沉积分区清晰地反映了沉积水动力环境的空间变化特征。
1996, 14(S1): 158-163.
摘要:
含油气盆地沉降坳陷主体以其多阶段旋回性发展制约着含油气盆地沉积、沉降和生油气凹陷中心形成和发展,制约着坳陷的沉积岩系序列和烃源岩发育。生油气坳陷的连续沉降过程或不同原型盆地的垂向叠加而构成的间断多阶段沉降过程,在烃源岩不断埋深的状态下,控制着烃源岩生烃热演化的多阶段连续生烃过程。多期构造运动,又为不同时代生烃、不同类型油气提供了运聚成藏条件,为油气多源复合成藏提供了前提。
含油气盆地沉降坳陷主体以其多阶段旋回性发展制约着含油气盆地沉积、沉降和生油气凹陷中心形成和发展,制约着坳陷的沉积岩系序列和烃源岩发育。生油气坳陷的连续沉降过程或不同原型盆地的垂向叠加而构成的间断多阶段沉降过程,在烃源岩不断埋深的状态下,控制着烃源岩生烃热演化的多阶段连续生烃过程。多期构造运动,又为不同时代生烃、不同类型油气提供了运聚成藏条件,为油气多源复合成藏提供了前提。
1996, 14(S1): 164-17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IELTZTASA—plus型图像分析仪进行沉积岩微区形貌及成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如沉积岩粒度分析、矿物(或组分)定量测量、面孔率及微裂隙的定量测量等,并与其它方法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和统计信息量大等优点,但对于许多岩矿样品来说,灰度自动检测比较困难,而需要结合操作者的地质学知识和经验通过光笔装置进行半自动测量。最后对图像仪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本文介绍了利用IELTZTASA—plus型图像分析仪进行沉积岩微区形貌及成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如沉积岩粒度分析、矿物(或组分)定量测量、面孔率及微裂隙的定量测量等,并与其它方法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和统计信息量大等优点,但对于许多岩矿样品来说,灰度自动检测比较困难,而需要结合操作者的地质学知识和经验通过光笔装置进行半自动测量。最后对图像仪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1996, 14(S1): 171-180.
摘要:
本文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论证了深海结核中钡镁锰矿的存在和它的矿物学特征及其与主要金属元素间的关系,探讨了影响钡镁锰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与当地的地化环境有关,氧化还原电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钡镁锰矿的形成;Eh值低的环境有利于它的生成;阳离子(如Mn2+、Ni2+、Cu2+、Zn2+等)的类质同象又往往造成Mn和这些元素成正相关;弱氧化还原环境并呈半流动态的沉积物液化层有利于Mn2+迁移,又是Mn2+聚集的地方,它为钡镁锰矿生成的理想层位;后期重结晶作用,又导致部分非晶质转化成钡镁锰矿;超微生物对深海锰结核──锰质核形石乃至钡镁锰矿的生成起着建造者的作用。认为:在选矿冶炼时,以选择表面粗糙或半粗糙型结核为最佳矿样。
本文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论证了深海结核中钡镁锰矿的存在和它的矿物学特征及其与主要金属元素间的关系,探讨了影响钡镁锰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与当地的地化环境有关,氧化还原电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钡镁锰矿的形成;Eh值低的环境有利于它的生成;阳离子(如Mn2+、Ni2+、Cu2+、Zn2+等)的类质同象又往往造成Mn和这些元素成正相关;弱氧化还原环境并呈半流动态的沉积物液化层有利于Mn2+迁移,又是Mn2+聚集的地方,它为钡镁锰矿生成的理想层位;后期重结晶作用,又导致部分非晶质转化成钡镁锰矿;超微生物对深海锰结核──锰质核形石乃至钡镁锰矿的生成起着建造者的作用。认为:在选矿冶炼时,以选择表面粗糙或半粗糙型结核为最佳矿样。
1996, 14(S1): 181-185.
摘要:
储层定量化描述不仅为油气勘探提供有利的靶区,而且能为油气的开采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提高开发的成功率与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不断提高储层定量描述的精确度,反映储集体的真实面貌,乃成为当前国内外油气地质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重点讨论了成因法以及如何应用成因法来预测储集体中岩石物理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以期达到储层定量化描述的目的。
储层定量化描述不仅为油气勘探提供有利的靶区,而且能为油气的开采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提高开发的成功率与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不断提高储层定量描述的精确度,反映储集体的真实面貌,乃成为当前国内外油气地质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重点讨论了成因法以及如何应用成因法来预测储集体中岩石物理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以期达到储层定量化描述的目的。
1996, 14(S1): 186-191.
摘要:
本文介绍用于沉积微相智能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关键并研究建立的测并相与地质相的对应关系作为识别模式,通过向识别模式学习获得模式识别智能知识,从而利用这些智能知识识别未知井、未知点的微相类型。本文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原油田文留地区沙四段海相的识别与划分。
本文介绍用于沉积微相智能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关键并研究建立的测并相与地质相的对应关系作为识别模式,通过向识别模式学习获得模式识别智能知识,从而利用这些智能知识识别未知井、未知点的微相类型。本文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原油田文留地区沙四段海相的识别与划分。
1996, 14(S1): 192-197.
摘要:
本文用GC—MS测定了兰州市大气飘尘、汽车尾气和烟尘等样品中可溶有机质的正构烷烃。研究表明,大气飘尘样品中正构烷烃含量较高,但不同时期尚存在一定差异;经与尾气、烟尘的正构烷烃对比认为,兰州市大气有机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人为因素即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物和少部分的自然因素。
本文用GC—MS测定了兰州市大气飘尘、汽车尾气和烟尘等样品中可溶有机质的正构烷烃。研究表明,大气飘尘样品中正构烷烃含量较高,但不同时期尚存在一定差异;经与尾气、烟尘的正构烷烃对比认为,兰州市大气有机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人为因素即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物和少部分的自然因素。
1996, 14(S1): 198-205.
摘要:
本文对毕家山铅锌矿床和围岩中可溶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矿床中有机质的性质、来源和成熟度,进而探讨了矿床中有机质的原始运移形式、成矿溶液可能的成因以及矿床形成的环境。结果表明,矿床中有机质主要属水生生物和细菌成因,它起源于灰岩矿源层,其原始运移形式可能为腐殖酸;成矿溶液可能形成于成岩早期,来自灰岩矿源层;矿床形成于强还原环境。这些无疑对矿床成因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毕家山铅锌矿床和围岩中可溶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矿床中有机质的性质、来源和成熟度,进而探讨了矿床中有机质的原始运移形式、成矿溶液可能的成因以及矿床形成的环境。结果表明,矿床中有机质主要属水生生物和细菌成因,它起源于灰岩矿源层,其原始运移形式可能为腐殖酸;成矿溶液可能形成于成岩早期,来自灰岩矿源层;矿床形成于强还原环境。这些无疑对矿床成因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1996, 14(S1): 206-213.
摘要: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处于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两大古板块的汇聚带,构造活动强烈,属岛弧及弧后盆地构造环境。上古生界沉积盆地类型多种多样,有洋盆、残留海盆地、岛弧盆地、陆缘弧盆地及陆内裂陷盆地等;岩相类型齐全,深海、浅海、滨海、三角洲及河、湖、沼泽均有发育。沉积相带分布复杂,同一地区多种亚相交替发育形成混合亚相带。晚石炭世,海水彻底退出,陆相完全取代了海相,古气候也相应发生剧变。早二叠世末期基本上结束了古生代的沉积历史,普遍缺失晚二叠世的沉积。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处于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两大古板块的汇聚带,构造活动强烈,属岛弧及弧后盆地构造环境。上古生界沉积盆地类型多种多样,有洋盆、残留海盆地、岛弧盆地、陆缘弧盆地及陆内裂陷盆地等;岩相类型齐全,深海、浅海、滨海、三角洲及河、湖、沼泽均有发育。沉积相带分布复杂,同一地区多种亚相交替发育形成混合亚相带。晚石炭世,海水彻底退出,陆相完全取代了海相,古气候也相应发生剧变。早二叠世末期基本上结束了古生代的沉积历史,普遍缺失晚二叠世的沉积。
1996, 14(S1): 214-219.
摘要:
Under the strictly anaerobic conditions, the quantities of,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fermentative bacteris, cellulolytic bacteria and methanogenic bacteria of serial geological quaiernary samples got from an erect section of east in Qaidam basin. The morphology of different kinds of bacteria were observed and the metabolic type of methanogenic bacteria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process of reducing sulfate ended and the methanogenic process began.The distributions of fermentative bacteria and cellulolytic bacteria are tandom, they have no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and cellulose. The morphology of bacteria in different samples are different. The methanogenic bacteria only present in part of samples. All of the methanogenic bacteria belong to the population of Methanobacterium and the type of nutriment is H2/CO2.
Under the strictly anaerobic conditions, the quantities of,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fermentative bacteris, cellulolytic bacteria and methanogenic bacteria of serial geological quaiernary samples got from an erect section of east in Qaidam basin. The morphology of different kinds of bacteria were observed and the metabolic type of methanogenic bacteria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process of reducing sulfate ended and the methanogenic process began.The distributions of fermentative bacteria and cellulolytic bacteria are tandom, they have no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and cellulose. The morphology of bacteria in different samples are different. The methanogenic bacteria only present in part of samples. All of the methanogenic bacteria belong to the population of Methanobacterium and the type of nutriment is H2/CO2.
1996, 14(S1): 234-238.
摘要:
通过对青海湖现代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研究,并结合古代沉积盆地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风成堆积相是湖泊环境在内陆于煤气候条件下湖盆沉积的一种重要类型。本文讨论了湖泊环境中风成堆积相沉积的气候特征、形成过程、分布范围、沉积及储层岩石特征等。最后,结合国内外风成砂岩油气藏储集特征描述,指出湖盆中风成砂作为油气储集层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这种沉积类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石油地质意义。
通过对青海湖现代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研究,并结合古代沉积盆地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风成堆积相是湖泊环境在内陆于煤气候条件下湖盆沉积的一种重要类型。本文讨论了湖泊环境中风成堆积相沉积的气候特征、形成过程、分布范围、沉积及储层岩石特征等。最后,结合国内外风成砂岩油气藏储集特征描述,指出湖盆中风成砂作为油气储集层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这种沉积类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石油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