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倪和平, 毕磊, 郭玉龙, 何中发, 杨守业.
长江口沉积物化学相态分析及主泓变迁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23, 41(1): 243-25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84
|
[2] |
张瀚之, 鹿化煜, 周亚利, 崔颖颖, 张津, 吕帆, 陈泽宇.
渭河流域沉积矿物组合定量分析及示踪
. 沉积学报,
2022, 40(4): 944-9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21
|
[3] |
许会, 陈剑, 崔之久, 郭佩.
堰塞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以岷江上游叠溪古堰塞湖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1): 51-6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4
|
[4] |
林镇坤, 王爱军, 叶翔.
南流江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端元分析及其沉积动力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24-13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3
|
[5] |
吴超, 郑祥民, 王辉, 周立旻, 钱鹏.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黏土层粒度多元统计分析及沉积环境判别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15-1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0
|
[6] |
李东义, 徐勇航, 王爱军, 郑斌鑫, 李国刚.
福建安海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现代沉积过程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24-73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1
|
[7] |
.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北部近百年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其对水动力环境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4, 32(4): 692-699.
|
[8] |
.
沉积物岩芯X光片图像灰度数值及其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18-324.
|
[9] |
张富元.
南海表层沉积物的沉降法和激光法粒度分析结果对比和校正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67-775.
|
[10] |
操应长.
利用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分析滩坝砂体水动力学机制的初步探讨——以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滩坝砂体沉积为例
. 沉积学报,
2010, 28(2): 274-284.
|
[11] |
高抒.
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原理与应用条件
. 沉积学报,
2009, 27(5): 826-836.
|
[12] |
仝长亮.
江苏潮滩沉积物激光粒度仪与移液管—筛析分析结果的对比
. 沉积学报,
2008, 26(1): 46-53.
|
[13] |
彭晓彤, 周怀阳, 叶瑛, 陈光谦.
珠江河口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底层水动力环境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87-493.
|
[14] |
朱晓东, 施丙文, 朱大奎.
一种适用于微体古生物沉积动力分析的沉积物粒径指数及其应用例证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45-149.
|
[15] |
邬金华, 余素玉.
一个湖泊-三角洲沉积总体中泥质岩成因地层研究的元素统计分析
. 沉积学报,
1996, 14(1): 59-68.
|
[16] |
邓学能.
粘土沉积物XRD定量分析方法
. 沉积学报,
1993, 11(4): 99-104.
|
[17] |
奚可棠.
沉积岩中粘土矿物定量分析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92, 10(1): 126-132.
|
[18] |
张帆, 方少仙.
黔南桂北晚二叠世火山碎屑来源、沉积水深及大地构造环境
. 沉积学报,
1990, 8(4): 22-32.
|
[19] |
杨蔚华, 刘友梅.
沉积改造矿床成矿的随机性及统计分析
. 沉积学报,
1987, 5(3): 159-170.
|
[20] |
龚墀, 张立仁.
抚仙湖沉积物粒度特征
. 沉积学报,
1983, 1(1): 5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