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忠雪, 王天阳, 李凤全, 蒋旭霞, 朱丽东, 叶玮.
砂岩网纹化元素地球化学微区分析及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08
|
[2] |
朱光有, 王萌.
原油中痕量金属卟啉分子组成分析新方法
. 沉积学报,
2023, 41(2): 610-61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79
|
[3] |
罗歆, 闫建平, 王军, 耿斌, 王敏, 钟广海, 张帆, 李志鹏, 高松洋.
基于FMI图像深度学习的砂砾岩体沉积微相识别方法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138-115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8
|
[4] |
陈麦雨, 徐守余, 张立强, 王朝, 许紫菁.
动态图像法与镜下测量法粒度分布结果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19, 37(3): 502-51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73
|
[5] |
高斌, 王志坤, 付兴深, 霍丽丽, 段彬, 潘以红.
井控主成分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18, 36(1): 198-205.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21
|
[6] |
陈超, 潘志龙, 修迪, 魏文通, 张金龙, 张欢, 王硕, 常致凯, 王仁霞.
北山地区红柳园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及源区构造背景分析
. 沉积学报,
2017, 35(3): 470-47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3.005
|
[7] |
高阳, 李忠新.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致密砂砾岩孔隙度测井评价方法
. 沉积学报,
2016, 34(4): 716-72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12
|
[8] |
.
沉积物岩芯X光片图像灰度数值及其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18-324.
|
[9] |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恰地区晚白垩世—渐新世微相分析及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01-510.
|
[10] |
.
荔湾3 1井区珠江组深水扇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及应用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122-1129.
|
[11] |
张学丰.
应用Adobe Photoshop定量分析岩石结构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67-673.
|
[12] |
寿建峰.
库车前陆地区吐格尔明背斜下侏罗统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69-875.
|
[13] |
王家豪, 姚光庆, 赵彦超.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1): 87-94.
|
[14] |
周祖翼, 毛凤鸣, 廖宗廷, 郭彤楼.
裂变径迹年龄多成分分离技术及其在沉积盆地物源分析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56-458,473.
|
[15] |
朱玉双, 曲志浩, 孔令荣, 陈蓉, 李劲峰.
安塞油田坪桥区、王窑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驱油效率分析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79-283.
|
[16] |
郝吉生, 葛宝勋, 谢洪波.
“灰成分端元分析法”及其在聚煤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60-464.
|
[17] |
丑晓伟, 傅碧宏.
干旱区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64-170.
|
[18] |
丑晓伟, 傅碧宏.
TIMS图像处理中去相关扩展的解析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30-135.
|
[19] |
刘云.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粘土矿物特微及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1985, 3(4): 131-140.
|
[20] |
刘岫峰, 李之权, 何本源, 黄克南, 杨应章, 陈玉林.
JGT型光笔式图像分析仪在沉积岩研究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3, 1(2): 153-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