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7卷 第3期
2009, 27(3): 381-389.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属于浅海碳酸盐层系,间夹蒸发岩层。盆地中东部通常含有白云岩,它们是主要油气储集层。一些研究者把它们看成近地表回流白云岩。然而白云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表明这些白云岩具有埋藏成因的证据。
〓〓马家沟组白云岩(马五段)具有暗红色阴极发光,微量元素Fe为5 500×10-6~6 200×10-6,Mn为170×10-6~210×10-6,稳定同位素氧组分为-7.093‰~-9.932‰PDB,(平均值为-8.671‰PDB),稳定同位素锶(87Sr/86Sr)为0.709 766~0.708 65(有硅质碎屑物的放射性87Sr的影响)。薄片下可以看到白云石沿着裂缝交代,上述特征表明白云岩可能在埋藏条件下形成。
〓〓白云岩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与海水的稀土元素分布有明显的差别,缺少Ce和Eu的负异常,表明交代流体不会是海水或蒸发海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为160~220℃,盐度为5wt%~25wt%,暗示白云石化作用温度高,压力大,交代流体为卤水。
〓〓密西西比谷型(MVT)矿化作用(方铅矿和闪锌矿)以及共生的低温热液矿物——钾长石、萤石、石英、黄铁矿等表明白云岩具有区域热液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属于浅海碳酸盐层系,间夹蒸发岩层。盆地中东部通常含有白云岩,它们是主要油气储集层。一些研究者把它们看成近地表回流白云岩。然而白云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表明这些白云岩具有埋藏成因的证据。
〓〓马家沟组白云岩(马五段)具有暗红色阴极发光,微量元素Fe为5 500×10-6~6 200×10-6,Mn为170×10-6~210×10-6,稳定同位素氧组分为-7.093‰~-9.932‰PDB,(平均值为-8.671‰PDB),稳定同位素锶(87Sr/86Sr)为0.709 766~0.708 65(有硅质碎屑物的放射性87Sr的影响)。薄片下可以看到白云石沿着裂缝交代,上述特征表明白云岩可能在埋藏条件下形成。
〓〓白云岩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与海水的稀土元素分布有明显的差别,缺少Ce和Eu的负异常,表明交代流体不会是海水或蒸发海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为160~220℃,盐度为5wt%~25wt%,暗示白云石化作用温度高,压力大,交代流体为卤水。
〓〓密西西比谷型(MVT)矿化作用(方铅矿和闪锌矿)以及共生的低温热液矿物——钾长石、萤石、石英、黄铁矿等表明白云岩具有区域热液特征。
2009, 27(3): 390-404.
摘要: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发现了深部礁滩体优质储层,为我国深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带来了希望。虽然这些礁滩体分布范围广,储层性质好,探明油气储量大,但是这两个盆地的礁滩体储层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川东北礁滩体储层比塔中礁滩体储层厚度大,孔渗性好,前者岩性为白云岩,而塔中则为灰岩。对比研究认为这些差异性受控于以下因素:高能沉积环境和海平面升降变化过程对储层的发育厚度和孔渗性能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膏岩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白云岩化作用的发生,白云化过程改善了储层的孔渗性能;烃类的充注时间、储层的埋藏演化、以及烃类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等对次生孔、洞、缝的形成与保存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由于川东北礁滩体发育时期海平面升降过程相对稳定,水体能量较高,有利于发育厚层礁滩体;白云岩化程度较高,重结晶现象比较普遍;油气充注较早且储层早期快速深埋,后期又处于抬升状态,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和保持,因此川东北深部礁滩体的储集性能明显优于塔中奥陶系深部礁滩体储层。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发现了深部礁滩体优质储层,为我国深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带来了希望。虽然这些礁滩体分布范围广,储层性质好,探明油气储量大,但是这两个盆地的礁滩体储层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川东北礁滩体储层比塔中礁滩体储层厚度大,孔渗性好,前者岩性为白云岩,而塔中则为灰岩。对比研究认为这些差异性受控于以下因素:高能沉积环境和海平面升降变化过程对储层的发育厚度和孔渗性能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膏岩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白云岩化作用的发生,白云化过程改善了储层的孔渗性能;烃类的充注时间、储层的埋藏演化、以及烃类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等对次生孔、洞、缝的形成与保存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由于川东北礁滩体发育时期海平面升降过程相对稳定,水体能量较高,有利于发育厚层礁滩体;白云岩化程度较高,重结晶现象比较普遍;油气充注较早且储层早期快速深埋,后期又处于抬升状态,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和保持,因此川东北深部礁滩体的储集性能明显优于塔中奥陶系深部礁滩体储层。
2009, 27(3): 404-409.
摘要:
对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深入研究表明,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储集空间以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形成的铸模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层发育在滩体中上部,具有明显的层位性。结合沉积期古地貌、海平面升降变化、古气候及成岩演化等储层控制因素分析认为,该区鲕滩储层为早期岩溶成因,早期大气淡水淋溶是针孔鲕粒灰岩储层形成的关键。海底古地貌高地鲕粒滩为储层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决定了早期孔、渗层的时空分布规律;沉积期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及古气候决定了早期岩溶的强度,控制了储层发育程度。埋藏溶蚀和构造破裂对储层具有一定的优化改造作用,但作用有限。
对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深入研究表明,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储集空间以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形成的铸模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层发育在滩体中上部,具有明显的层位性。结合沉积期古地貌、海平面升降变化、古气候及成岩演化等储层控制因素分析认为,该区鲕滩储层为早期岩溶成因,早期大气淡水淋溶是针孔鲕粒灰岩储层形成的关键。海底古地貌高地鲕粒滩为储层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决定了早期孔、渗层的时空分布规律;沉积期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及古气候决定了早期岩溶的强度,控制了储层发育程度。埋藏溶蚀和构造破裂对储层具有一定的优化改造作用,但作用有限。
2009, 27(3): 410-418.
摘要:
从储层的微观特征入手,通过各种实验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塔北隆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中的碳酸盐岩碎屑有五大特征,明显区别于胶结物:粒度粗,一般比其周围的原生孔隙大,磨圆好(个别有晚期压溶现象),轮廓清晰;在砂岩中分布相对均匀,非斑块状;碎屑中存在古生物的化石且多为粉细晶;胶结物(铁方解石、铁白云石)多附着在碎屑边缘呈加大边出现,染色有明显变化;灰岩、云岩碎屑在阴极射线下发桔黄色光。碳酸盐岩碎屑的分布具有近源粒度粗、含量低、分选差、磨圆差、均质差;远源粒度细、含量高、分选好、磨圆好、均质好;浅埋粒形好、深埋压溶强的特征。物源区发育的古老碳酸盐岩地层,干旱、炎热、近咸化的古气候、古水体环境,近源快速堆积的古地理环境是碳酸盐岩碎屑的主要成因。碳酸盐岩碎屑的识别和量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其减孔效应明显低于胶结物,可有效解释高含量碳酸盐高物性砂岩成因,其分布是界定沉积物源区的有效证据。
从储层的微观特征入手,通过各种实验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塔北隆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中的碳酸盐岩碎屑有五大特征,明显区别于胶结物:粒度粗,一般比其周围的原生孔隙大,磨圆好(个别有晚期压溶现象),轮廓清晰;在砂岩中分布相对均匀,非斑块状;碎屑中存在古生物的化石且多为粉细晶;胶结物(铁方解石、铁白云石)多附着在碎屑边缘呈加大边出现,染色有明显变化;灰岩、云岩碎屑在阴极射线下发桔黄色光。碳酸盐岩碎屑的分布具有近源粒度粗、含量低、分选差、磨圆差、均质差;远源粒度细、含量高、分选好、磨圆好、均质好;浅埋粒形好、深埋压溶强的特征。物源区发育的古老碳酸盐岩地层,干旱、炎热、近咸化的古气候、古水体环境,近源快速堆积的古地理环境是碳酸盐岩碎屑的主要成因。碳酸盐岩碎屑的识别和量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其减孔效应明显低于胶结物,可有效解释高含量碳酸盐高物性砂岩成因,其分布是界定沉积物源区的有效证据。
2009, 27(3): 419-426.
摘要:
为了在普遍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寻找次生孔隙发育的储层,在次生孔隙形成机制分析和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影响次生孔隙形成的多种因素,对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扶余油层次生孔隙发育区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该地区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受青山口组下排有机酸和碳酸的影响,且受到断层的控制和超压的影响,次生孔隙主要分布在齐家地区和龙虎泡阶地等凹陷周边区域,在西部斜坡区亦发育由大气水淋滤所形成的次生孔隙。在次生孔隙发育区,若发育岩性圈闭或构造圈闭,则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
为了在普遍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寻找次生孔隙发育的储层,在次生孔隙形成机制分析和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影响次生孔隙形成的多种因素,对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扶余油层次生孔隙发育区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该地区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受青山口组下排有机酸和碳酸的影响,且受到断层的控制和超压的影响,次生孔隙主要分布在齐家地区和龙虎泡阶地等凹陷周边区域,在西部斜坡区亦发育由大气水淋滤所形成的次生孔隙。在次生孔隙发育区,若发育岩性圈闭或构造圈闭,则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
2009, 27(3): 427-434.
摘要:
贵阳花溪下三叠统大冶组中富产遗迹化石,产出18个遗迹属:Beaconichnus,Circulichnis,Cosmorhaphe,Dendrohaphe,Glockerichnus,Gyrochorte,Gordia,Maeandropolydora,Micatuba,Mammillichnis,Megagrapton,Planolites,Palaeophycus,Phycodes,Phycosiphon,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和Undichna。自下而上可识别出三个遗迹组构,分别为Phycodes、PhycosiphonMammillichnis和Thalassinoidess遗迹组构。根据遗迹化石各属种分布,大冶组自下而上出现四个遗迹相:Cruziana遗迹相、Zoophycoss遗迹相、Nereites遗迹相和Cruziana遗迹相。结合遗迹组构,对大冶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Phycodes组构属于Cruziana相,指示浅水环境;PhycosiphonMammillichnis组构属于Zoophycos遗迹相—Nereites遗迹相,代表台缘下斜坡半深海低能环境;Thalassinoides组构属于Cruziana相,指示早三叠世印度期末的浅水高能环境。
贵阳花溪下三叠统大冶组中富产遗迹化石,产出18个遗迹属:Beaconichnus,Circulichnis,Cosmorhaphe,Dendrohaphe,Glockerichnus,Gyrochorte,Gordia,Maeandropolydora,Micatuba,Mammillichnis,Megagrapton,Planolites,Palaeophycus,Phycodes,Phycosiphon,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和Undichna。自下而上可识别出三个遗迹组构,分别为Phycodes、PhycosiphonMammillichnis和Thalassinoidess遗迹组构。根据遗迹化石各属种分布,大冶组自下而上出现四个遗迹相:Cruziana遗迹相、Zoophycoss遗迹相、Nereites遗迹相和Cruziana遗迹相。结合遗迹组构,对大冶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Phycodes组构属于Cruziana相,指示浅水环境;PhycosiphonMammillichnis组构属于Zoophycos遗迹相—Nereites遗迹相,代表台缘下斜坡半深海低能环境;Thalassinoides组构属于Cruziana相,指示早三叠世印度期末的浅水高能环境。
2009, 27(3): 435-442.
摘要:
关于鹰山组的等时性,前人已作过论述,在此基础上,通过露头、地震相、地层等厚图和岩心分析等手段,恢复了鹰山组沉积环境,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1)道保湾阶和大湾阶台地边缘相带展布及台地边缘类型,指出台带边缘相带上高能礁滩体分布的不连续性;2)碳酸盐台地台缘滩和台内滩广泛发育,滩体形状多为长条形或椭圆型,其走向多平行于台地边缘;3)台地内部有台内洼地存在,台内洼地周围有颗粒滩和生物丘分布,通常在迎风面为滩体,在背风面为生物丘。台内洼地内的沉积物通常是“深水”的富含有机质的碳酸盐,具有较好的生油条件。
关于鹰山组的等时性,前人已作过论述,在此基础上,通过露头、地震相、地层等厚图和岩心分析等手段,恢复了鹰山组沉积环境,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1)道保湾阶和大湾阶台地边缘相带展布及台地边缘类型,指出台带边缘相带上高能礁滩体分布的不连续性;2)碳酸盐台地台缘滩和台内滩广泛发育,滩体形状多为长条形或椭圆型,其走向多平行于台地边缘;3)台地内部有台内洼地存在,台内洼地周围有颗粒滩和生物丘分布,通常在迎风面为滩体,在背风面为生物丘。台内洼地内的沉积物通常是“深水”的富含有机质的碳酸盐,具有较好的生油条件。
2009, 27(3): 443-451.
摘要: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延长组长6油层是研究区主要目的油层,因此了解其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展布,探讨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对勘探开发有指导意义。以岩芯及野外剖面观察为基础,通过岩石相、测井相、粒度和薄片鉴定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出研究区长6油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并可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水下决口扇和水下天然堤6个沉积微相,分析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首次将定量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含油砂体沉积微相的分析,研究表明,长6油层的油气主要赋存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组合砂体中,在层位上又以长61为主,是下一步主要勘探目标。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延长组长6油层是研究区主要目的油层,因此了解其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展布,探讨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对勘探开发有指导意义。以岩芯及野外剖面观察为基础,通过岩石相、测井相、粒度和薄片鉴定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出研究区长6油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并可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水下决口扇和水下天然堤6个沉积微相,分析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首次将定量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含油砂体沉积微相的分析,研究表明,长6油层的油气主要赋存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组合砂体中,在层位上又以长61为主,是下一步主要勘探目标。
2009, 27(3): 452-457.
摘要:
从母岩特征、研究区风化作用特点等方面对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母岩—下志留统韩家店群的海相页(泥)岩富含水云母是风化成矿的物质条件;矿源区母岩风化形成的富铝碎屑经剥蚀、冲刷、搬运再沉积过程对铝土矿的形成、富集和进一步纯化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建立了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模式系列图。
从母岩特征、研究区风化作用特点等方面对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母岩—下志留统韩家店群的海相页(泥)岩富含水云母是风化成矿的物质条件;矿源区母岩风化形成的富铝碎屑经剥蚀、冲刷、搬运再沉积过程对铝土矿的形成、富集和进一步纯化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建立了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模式系列图。
2009, 27(3): 458-469.
摘要: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在朝阳沟油田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识别出41个短期、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及2个长期基准面半旋回。通过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成因的沉积动力学分析和表征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各项岩心化验、统计学数据定量分析,指出随着长期基准面的上升,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内非均质性变强、各中期基准面旋回层间非均质性变弱、各短期基准面旋回平面非均质变强;随着长期基准面的下降,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指出基准面旋回及其伴随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所引起的沉积环境的变化是储层宏观非均质特征差异的决定因素。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在朝阳沟油田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识别出41个短期、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及2个长期基准面半旋回。通过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成因的沉积动力学分析和表征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各项岩心化验、统计学数据定量分析,指出随着长期基准面的上升,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内非均质性变强、各中期基准面旋回层间非均质性变弱、各短期基准面旋回平面非均质变强;随着长期基准面的下降,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指出基准面旋回及其伴随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所引起的沉积环境的变化是储层宏观非均质特征差异的决定因素。
2009, 27(3): 470-478.
摘要:
当前国内主要用钻井资料建立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地震资料应用偏少,只是选一些典型的基干剖面进行分析,这样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穿层现象。以松辽盆地南部四方坨子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为解剖对象,在钻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地震资料,通过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建立了地震与钻井相互统一的3~4级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其中青山口组三个,姚家组一个)和20个四级层序。
当前国内主要用钻井资料建立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地震资料应用偏少,只是选一些典型的基干剖面进行分析,这样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穿层现象。以松辽盆地南部四方坨子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为解剖对象,在钻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地震资料,通过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建立了地震与钻井相互统一的3~4级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其中青山口组三个,姚家组一个)和20个四级层序。
2009, 27(3): 479-486.
摘要:
萎缩期是陆相湖盆演化的重要阶段,但和断陷期、坳陷期相比,对湖泊萎缩期的沉积充填和层序构成的认识非常不足,研究也非常薄弱。松辽盆地的四方台期和明水期是典型的湖盆萎缩期,对其沉积充填和层序构成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学术界和工业界对这一重要阶段的认识和促进油气勘探。将四方台组、明水组划分为一个超层序,六个三级层序。对比分析了松辽盆地坳陷期与萎缩期地质特征,认为盆地萎缩期为地形平缓的浅水盆地,具有构造幅度低、可容空间小、湖平面升降频繁等特点。层序界面多表现为低角度不整合、低幅上超面以及沉积转换面等;沉积上,该段主要发育河流相、浅水湖泊、浅水三角洲等沉积相。层序结构上,由于没有明显坡折带,故采用两分法划分体系域,包括湖侵体系域(TST)和湖退体系域(RST);盆地边缘没有明显的的下切谷特征,砂体主要发育于湖侵体系域,很少发育湖底扇。从层序主控因素看,由于构造整体稳定,湖平面变化主要受气候和盆地古地貌影响。
萎缩期是陆相湖盆演化的重要阶段,但和断陷期、坳陷期相比,对湖泊萎缩期的沉积充填和层序构成的认识非常不足,研究也非常薄弱。松辽盆地的四方台期和明水期是典型的湖盆萎缩期,对其沉积充填和层序构成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学术界和工业界对这一重要阶段的认识和促进油气勘探。将四方台组、明水组划分为一个超层序,六个三级层序。对比分析了松辽盆地坳陷期与萎缩期地质特征,认为盆地萎缩期为地形平缓的浅水盆地,具有构造幅度低、可容空间小、湖平面升降频繁等特点。层序界面多表现为低角度不整合、低幅上超面以及沉积转换面等;沉积上,该段主要发育河流相、浅水湖泊、浅水三角洲等沉积相。层序结构上,由于没有明显坡折带,故采用两分法划分体系域,包括湖侵体系域(TST)和湖退体系域(RST);盆地边缘没有明显的的下切谷特征,砂体主要发育于湖侵体系域,很少发育湖底扇。从层序主控因素看,由于构造整体稳定,湖平面变化主要受气候和盆地古地貌影响。
2009, 27(3): 487-493.
摘要:
博格达山横亘于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之间,关于博格达山的隆升时间一直是一个具重要意义而又长期争议的问题。综合分析前人及研究区资料认为:早石炭—中二叠世博格达地区以拉张环境为主;在晚二叠—早三叠世,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形态、成分变化等特征以及地层接触关系表明博格达山初次隆升;中侏罗世,台北凹陷的沉积相、ZTR指数以及砂岩岩屑成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表明西山窑组晚期博格达山再次隆升,并向吐—哈盆地提供物源,但喜山运动期间博格达山隆升幅度最大,铸成了现今的盆山格局。
博格达山横亘于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之间,关于博格达山的隆升时间一直是一个具重要意义而又长期争议的问题。综合分析前人及研究区资料认为:早石炭—中二叠世博格达地区以拉张环境为主;在晚二叠—早三叠世,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形态、成分变化等特征以及地层接触关系表明博格达山初次隆升;中侏罗世,台北凹陷的沉积相、ZTR指数以及砂岩岩屑成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表明西山窑组晚期博格达山再次隆升,并向吐—哈盆地提供物源,但喜山运动期间博格达山隆升幅度最大,铸成了现今的盆山格局。
2009, 27(3): 494-502.
摘要:
通过研究乌夏前陆冲断带二叠系构造层序特征、沉积相特征、断裂特征及最具断裂构造活动指向性的扇体发育特征,认为二叠纪构造演化受海西运动晚期的影响经历了强烈俯冲碰撞造山期、弱冲断夹短暂伸展火山期和强烈冲断复活期三个阶段,并形成了众多走向不同却又彼此相互切割叠加的逆冲断裂,影响着地层的沉积与剥蚀,控制着断裂带和扇体的形成和演化。结果表明由早至晚扇体由山前向盆内呈前展式夹短暂退覆式叠置迁移特点,相应地,二叠纪以形成北东向和北东东向断裂为主,并从山前向盆地方向依次发育,其间夹杂短暂的后展式发育,构造活动强度逐渐由北西向南东方向迁移。因此,绝大多数同生断裂控制了扇体的沉积边界和分布,部分控制了其厚度和发育方向,扇体的迁移与控扇断裂的活动迁移具有很好的吻合性,断裂活动是控制乌夏地区沉积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二叠纪时期乌夏地区主要发育水下扇—扇三角洲—冲积扇—湖泊沉积体系,从下至上经历了饥饿深水阶段、复理石阶段和磨拉石阶段构造,其中扇体发育代表了最典型的沉积特征。
通过研究乌夏前陆冲断带二叠系构造层序特征、沉积相特征、断裂特征及最具断裂构造活动指向性的扇体发育特征,认为二叠纪构造演化受海西运动晚期的影响经历了强烈俯冲碰撞造山期、弱冲断夹短暂伸展火山期和强烈冲断复活期三个阶段,并形成了众多走向不同却又彼此相互切割叠加的逆冲断裂,影响着地层的沉积与剥蚀,控制着断裂带和扇体的形成和演化。结果表明由早至晚扇体由山前向盆内呈前展式夹短暂退覆式叠置迁移特点,相应地,二叠纪以形成北东向和北东东向断裂为主,并从山前向盆地方向依次发育,其间夹杂短暂的后展式发育,构造活动强度逐渐由北西向南东方向迁移。因此,绝大多数同生断裂控制了扇体的沉积边界和分布,部分控制了其厚度和发育方向,扇体的迁移与控扇断裂的活动迁移具有很好的吻合性,断裂活动是控制乌夏地区沉积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二叠纪时期乌夏地区主要发育水下扇—扇三角洲—冲积扇—湖泊沉积体系,从下至上经历了饥饿深水阶段、复理石阶段和磨拉石阶段构造,其中扇体发育代表了最典型的沉积特征。
2009, 27(3): 503-510.
摘要:
选取的21个湖相沉积物样品分别采自纳木错湖西岸塔吉古日(剖面Nam Co 1)和纳木错湖东北岸的干玛弄附近(剖面Nam Co 2)。按照其发生特征分别将剖面从顶部到底部划分为12个和9个层次,通过分析各个层次沉积物的粒径分布特征、质地组成特点、总有机碳(TOC)、总无机碳(TIC)、总碳(TC)的百分含量、酸度值(pH)、电导率(EC)、含水量等若干环境指示因子。结果显示:无论在比较两个剖面的发生特征,还是环境指示因子特征,剖面Nam Co 1发育程度较剖面Nam Co 2更加发育;通过对测年数据结果分析,两个剖面均形成于晚更新世,并且通过比较各自剖面在垂直方向上的各项环境指示因子的变化趋势,可知纳木错湖流域在晚更新世(约40 ka BP)阶段发生过3次相对明显的冷暖交替过程.
选取的21个湖相沉积物样品分别采自纳木错湖西岸塔吉古日(剖面Nam Co 1)和纳木错湖东北岸的干玛弄附近(剖面Nam Co 2)。按照其发生特征分别将剖面从顶部到底部划分为12个和9个层次,通过分析各个层次沉积物的粒径分布特征、质地组成特点、总有机碳(TOC)、总无机碳(TIC)、总碳(TC)的百分含量、酸度值(pH)、电导率(EC)、含水量等若干环境指示因子。结果显示:无论在比较两个剖面的发生特征,还是环境指示因子特征,剖面Nam Co 1发育程度较剖面Nam Co 2更加发育;通过对测年数据结果分析,两个剖面均形成于晚更新世,并且通过比较各自剖面在垂直方向上的各项环境指示因子的变化趋势,可知纳木错湖流域在晚更新世(约40 ka BP)阶段发生过3次相对明显的冷暖交替过程.
2009, 27(3): 511-516.
摘要:
涨落潮槽是河口区的重要地貌单元,涨落潮槽的水动力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涨潮槽新桥水道和南小泓以及落潮槽南支主槽和南港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重矿物以及磁性特征分析,发现落潮槽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较粗,为粉砂质砂,涨潮槽沉积物主要是砂质粉砂。在双向水流的作用下,粘土矿物重新发生分配,涨落潮槽粘土矿物的组分变化不大。涨潮槽的重矿物颗粒百分含量中,稳定的不透明矿物比落潮槽有所减少,而比重小的片状矿物有所增加,碳酸盐含量较高。磁性矿物的含量在不同的地方相差很大,落潮槽中的亚铁磁性矿物含量高于涨潮槽。这些沉积特性的不同是对涨落潮槽内水动力差异响应的结果。
涨落潮槽是河口区的重要地貌单元,涨落潮槽的水动力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涨潮槽新桥水道和南小泓以及落潮槽南支主槽和南港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重矿物以及磁性特征分析,发现落潮槽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较粗,为粉砂质砂,涨潮槽沉积物主要是砂质粉砂。在双向水流的作用下,粘土矿物重新发生分配,涨落潮槽粘土矿物的组分变化不大。涨潮槽的重矿物颗粒百分含量中,稳定的不透明矿物比落潮槽有所减少,而比重小的片状矿物有所增加,碳酸盐含量较高。磁性矿物的含量在不同的地方相差很大,落潮槽中的亚铁磁性矿物含量高于涨潮槽。这些沉积特性的不同是对涨落潮槽内水动力差异响应的结果。
2009, 27(3): 518-524.
摘要:
通过对吕梁山前(西)山西保德剖面和柳林剖面的野外考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新近纪地层的组成及空间分布。新近纪地层自下而上可以分为三段:下段为水成砂砾石层,上段为风尘堆积的红粘土,中部则为二者的过渡带。柳林剖面的详细研究揭示了水成堆积物与红粘土的细部特征:粗粒的砾岩和砂岩常切穿红粘土层,而粒度与红粘土相近的泥岩则常与红粘土平行产出。野外调查结合区域资料分析表明新近系各组成成分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靠近吕梁山(保德剖面)下部水成堆积物粒度较粗且厚度较大,红粘土厚度相对较薄;背离吕梁山下部水成堆积物逐渐变细且厚度减薄(柳林剖面、府谷剖面)直至尖灭(佳县剖面),与之伴生的是红粘土厚度逐渐增大;中间过渡带中水成堆积物与红粘土的比例与此相似,即区域上吕梁山前的水成堆积物呈楔状“侵入”于红粘土的中下部。红粘土与水成堆积物的关系的确立为更好的理解红粘土的成因、吕梁山的新生代隆升历史及恢复新近纪晚期的古气候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吕梁山前(西)山西保德剖面和柳林剖面的野外考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新近纪地层的组成及空间分布。新近纪地层自下而上可以分为三段:下段为水成砂砾石层,上段为风尘堆积的红粘土,中部则为二者的过渡带。柳林剖面的详细研究揭示了水成堆积物与红粘土的细部特征:粗粒的砾岩和砂岩常切穿红粘土层,而粒度与红粘土相近的泥岩则常与红粘土平行产出。野外调查结合区域资料分析表明新近系各组成成分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靠近吕梁山(保德剖面)下部水成堆积物粒度较粗且厚度较大,红粘土厚度相对较薄;背离吕梁山下部水成堆积物逐渐变细且厚度减薄(柳林剖面、府谷剖面)直至尖灭(佳县剖面),与之伴生的是红粘土厚度逐渐增大;中间过渡带中水成堆积物与红粘土的比例与此相似,即区域上吕梁山前的水成堆积物呈楔状“侵入”于红粘土的中下部。红粘土与水成堆积物的关系的确立为更好的理解红粘土的成因、吕梁山的新生代隆升历史及恢复新近纪晚期的古气候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2009, 27(3): 525-528.
摘要:
作为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α纤维素受到了古气候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其稳定同位素已成功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目前,纤维素稳定同位素研究受到限制的原因在于从湖泊沉积物提取纤维素非常困难,已经建立的纤维素提取实验流程复杂。在综合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四阶段提取沉积物α纤维素实验方法(5%NaOH碱洗、5%HCl酸洗、亚氯酸钠和冰醋酸漂白以及17.5%NaOH碱洗)。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纤维素谱线图是一致的;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方法提取的纤维素的碳、氧同位素对比表明本实验方法是可靠的,且简便易行。
作为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α纤维素受到了古气候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其稳定同位素已成功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目前,纤维素稳定同位素研究受到限制的原因在于从湖泊沉积物提取纤维素非常困难,已经建立的纤维素提取实验流程复杂。在综合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四阶段提取沉积物α纤维素实验方法(5%NaOH碱洗、5%HCl酸洗、亚氯酸钠和冰醋酸漂白以及17.5%NaOH碱洗)。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纤维素谱线图是一致的;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方法提取的纤维素的碳、氧同位素对比表明本实验方法是可靠的,且简便易行。
2009, 27(3): 529-536.
摘要:
在湘江及其支流采集了44件悬浮物样品进行稀土元素 ICP—MS分析。研究表明,湘江悬浮物中稀土总量(∑REE)、轻稀土(LREE) 和重稀土(HREE)含量分别为63~387 μg/g,58.2~353 μg/g和4.8~34μg/g。尽管湘江悬浮物中稀土分布不均匀,稀土含量相差很大,所有样品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均呈向右倾斜的富LREE的模式,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为LREE稍富集的平坦型。湘江中下游河心与两岸水体悬浮物中稀土发生了明显分异。湘江悬浮颗粒物中REE受多方面因素控制,其源区控制了REE分配模式,而其稀土元素含量与颗粒中粘土矿物及重矿物有关。支流捞刀河悬浮物稀土的分布模式为Eu正异常型,与北美页岩有显著差别,捞刀河的悬浮物物源及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湘江及其支流采集了44件悬浮物样品进行稀土元素 ICP—MS分析。研究表明,湘江悬浮物中稀土总量(∑REE)、轻稀土(LREE) 和重稀土(HREE)含量分别为63~387 μg/g,58.2~353 μg/g和4.8~34μg/g。尽管湘江悬浮物中稀土分布不均匀,稀土含量相差很大,所有样品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均呈向右倾斜的富LREE的模式,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为LREE稍富集的平坦型。湘江中下游河心与两岸水体悬浮物中稀土发生了明显分异。湘江悬浮颗粒物中REE受多方面因素控制,其源区控制了REE分配模式,而其稀土元素含量与颗粒中粘土矿物及重矿物有关。支流捞刀河悬浮物稀土的分布模式为Eu正异常型,与北美页岩有显著差别,捞刀河的悬浮物物源及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9, 27(3): 537-545.
摘要:
以甲烷的量子化模型及正构二十四烷(nC24)金管限定体系裂解成气实验为基础,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述了量子化模型应用于重烃气体(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的适应性,计算了甲烷、乙烷及丙烷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 重点探讨了δ13C2与δ13C3变化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nC24裂解生成的气态烃碳同位素与早期报道的nC18、nC25及原油裂解生成的气态烃碳同位素具有可比性,可应用于地质条件下解释原油裂解气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nC24生烃地质模型表明,其在150~160℃是稳定的,主要裂解温度介于180~200℃之间,与目前所报道的原油裂解地质模型吻合。随热解程度的增加,δ13C2与δ13C3体现了比δ13C1更明显的变化。气藏充注历史控制的同位素累积效应对天然气碳同位素有很大的影响,与累积聚集气相比,阶段聚集气的δ13C变重,并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演化曲线的分异。在此基础上,应用nC24裂解成气碳同位素分馏地质模型探讨了塔里木盆地某些油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值变化的原因。
以甲烷的量子化模型及正构二十四烷(nC24)金管限定体系裂解成气实验为基础,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述了量子化模型应用于重烃气体(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的适应性,计算了甲烷、乙烷及丙烷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 重点探讨了δ13C2与δ13C3变化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nC24裂解生成的气态烃碳同位素与早期报道的nC18、nC25及原油裂解生成的气态烃碳同位素具有可比性,可应用于地质条件下解释原油裂解气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nC24生烃地质模型表明,其在150~160℃是稳定的,主要裂解温度介于180~200℃之间,与目前所报道的原油裂解地质模型吻合。随热解程度的增加,δ13C2与δ13C3体现了比δ13C1更明显的变化。气藏充注历史控制的同位素累积效应对天然气碳同位素有很大的影响,与累积聚集气相比,阶段聚集气的δ13C变重,并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演化曲线的分异。在此基础上,应用nC24裂解成气碳同位素分馏地质模型探讨了塔里木盆地某些油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值变化的原因。
2009, 27(3): 546-550.
摘要:
对浮游藻和底栖藻进行了生烃动力学分析,结合热模拟实验和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浮游藻和底栖藻富含S、O、N等杂原子,生烃活化能普遍很低,生烃平均活化能为220 kJ/mol左右,开始生烃活化能小于184 kJ/mol,分别于251 kJ/mol和255 kJ/mol时达到90%生烃转化率,能在未熟、低熟期大量生烃。但浮游藻和底栖藻生烃过程较长,有效生烃(生烃转化率10%~90%)期间活化能跨度较大,分别为59 kJ/mol和71 kJ/mol,生烃温度跨度分别是166.8℃和201.2℃,浮游藻生烃速率快于底栖藻。浮游藻和底栖藻生烃碳转化率是61.77%和34.9%,浮游藻有更强的生烃能力,生烃产物主要是非烃和沥青质,是未熟、低熟油的重要烃源。
对浮游藻和底栖藻进行了生烃动力学分析,结合热模拟实验和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浮游藻和底栖藻富含S、O、N等杂原子,生烃活化能普遍很低,生烃平均活化能为220 kJ/mol左右,开始生烃活化能小于184 kJ/mol,分别于251 kJ/mol和255 kJ/mol时达到90%生烃转化率,能在未熟、低熟期大量生烃。但浮游藻和底栖藻生烃过程较长,有效生烃(生烃转化率10%~90%)期间活化能跨度较大,分别为59 kJ/mol和71 kJ/mol,生烃温度跨度分别是166.8℃和201.2℃,浮游藻生烃速率快于底栖藻。浮游藻和底栖藻生烃碳转化率是61.77%和34.9%,浮游藻有更强的生烃能力,生烃产物主要是非烃和沥青质,是未熟、低熟油的重要烃源。
2009, 27(3): 551-557.
摘要:
通过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扩散散失量计算和地质储量、含气面积及形成时期统计,对其扩散散失气速率、聚气速率和聚散气速率比值进行了研究,得到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扩散散失气速率为0.2×106~49.5×106 m3/km2Ma,平均为7.2×106 m3/km2Ma,聚气速率为2.1×106~528.1×106 m3/km2Ma,平均为79.4×106 m3/km2Ma,聚散气速率比值为1.5~94.2,平均为14.5。通过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储量丰度与聚散气速率比值关系研究得到,二者为正比关系,聚散气速率比值越大,大中型气田储量丰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我国要形成高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的聚散气速率比值最小应大于4.1,中等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形成的聚散气速率比值在4.1~2.3之间,低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形成的聚散气速率比值应小于2.3。
通过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扩散散失量计算和地质储量、含气面积及形成时期统计,对其扩散散失气速率、聚气速率和聚散气速率比值进行了研究,得到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扩散散失气速率为0.2×106~49.5×106 m3/km2Ma,平均为7.2×106 m3/km2Ma,聚气速率为2.1×106~528.1×106 m3/km2Ma,平均为79.4×106 m3/km2Ma,聚散气速率比值为1.5~94.2,平均为14.5。通过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储量丰度与聚散气速率比值关系研究得到,二者为正比关系,聚散气速率比值越大,大中型气田储量丰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我国要形成高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的聚散气速率比值最小应大于4.1,中等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形成的聚散气速率比值在4.1~2.3之间,低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形成的聚散气速率比值应小于2.3。
2009, 27(3): 558-566.
摘要: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油“倒灌”运聚成藏的复杂性,使得如何进一步扩大储量区和已探明区块如何开发成为困扰勘探家的两大难题。扶杨油层油成藏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断层密度大、规模小且密集成带;二是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处于物源交汇区,主要的储集体河道砂展布规律难以预测。本研究在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以断裂形成演化为核心,标定油源断层,分析断裂与砂体的配置关系及其控油规律,建立了成藏模式。油源对比表明,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主要来自青山口组烃源岩,成藏关键时刻为明水组沉积末期,因此断陷期形成坳陷期和反转期活动的断层以及坳陷期形成反转期活动的断层为主要的油源断层,油在超压作用下沿着油源断层“倒灌”运移,下排的深度一般为200 m,因此只有扶杨油层的顶部才是有利的目的层。扶杨油层断裂具有密集成带的特征,油源断层多为断裂密集带的边界断层,是主要的控藏断裂。油沿油源断层“倒灌”运移动力条件、断裂多期变形机制以及反转期青山口组泥岩水平拆离作用形成的水平裂缝的输导作用决定油主要富集在油源断层下盘河道砂中,在油源断层控制的地垒型断块中油最富集,断裂密集带处于构造低部位,不是主要的富集区。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油“倒灌”运聚成藏的复杂性,使得如何进一步扩大储量区和已探明区块如何开发成为困扰勘探家的两大难题。扶杨油层油成藏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断层密度大、规模小且密集成带;二是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处于物源交汇区,主要的储集体河道砂展布规律难以预测。本研究在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以断裂形成演化为核心,标定油源断层,分析断裂与砂体的配置关系及其控油规律,建立了成藏模式。油源对比表明,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主要来自青山口组烃源岩,成藏关键时刻为明水组沉积末期,因此断陷期形成坳陷期和反转期活动的断层以及坳陷期形成反转期活动的断层为主要的油源断层,油在超压作用下沿着油源断层“倒灌”运移,下排的深度一般为200 m,因此只有扶杨油层的顶部才是有利的目的层。扶杨油层断裂具有密集成带的特征,油源断层多为断裂密集带的边界断层,是主要的控藏断裂。油沿油源断层“倒灌”运移动力条件、断裂多期变形机制以及反转期青山口组泥岩水平拆离作用形成的水平裂缝的输导作用决定油主要富集在油源断层下盘河道砂中,在油源断层控制的地垒型断块中油最富集,断裂密集带处于构造低部位,不是主要的富集区。
2009, 27(3): 567-573.
摘要: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已知的缓坡型岩性油气藏的解剖和成藏控制分析,初步建立了这类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模式,根据其成藏要素构成将其称之为缓坡远源相控—断控型成藏模式。其成藏主要受构造背景、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和构成、砂体的成因类型及叠置样式、是否存在油源断裂等方面因素的控制,并提出了盆地腹部油气藏勘探部署的指导思想。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已知的缓坡型岩性油气藏的解剖和成藏控制分析,初步建立了这类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模式,根据其成藏要素构成将其称之为缓坡远源相控—断控型成藏模式。其成藏主要受构造背景、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和构成、砂体的成因类型及叠置样式、是否存在油源断裂等方面因素的控制,并提出了盆地腹部油气藏勘探部署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