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云望, 金鑫, 乔培军, 李滨兵, 洪彦哲, 陈俞超, 芦刚, 杜怡星, 时志强.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物源分析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414-14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54
|
[2] |
王跃, 桂和荣, 苏尚国, 周奇明, 李俊, 张雅楠.
滇黔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22, 40(3): 653-66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13
|
[3] |
姜柳青, 汪卫国, 梁积伟, 戴霜, 蒋敏, 陶文星, 马晓军.
太平洋CC区西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185-119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70
|
[4] |
储安心, 郑刘根, 刘梦, 程世贵, 周学年.
淮南深部山西组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20, 38(2): 257-26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82
|
[5] |
黄鑫, 简星, 张巍, 洪东铭, 关平, 杜瑾雪, 张鹏飞.
碎屑石榴石地球化学物源分析与解释:粒度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9, 37(3): 511-51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61
|
[6] |
熊小辉, 王剑, 熊国庆, 汪正江, 周小琳, 邓奇, 周业鑫, 杨潇.
渝东北奥陶—志留纪之交沉积地球化学及其环境演化——以城口地区燕麦剖面临湘组—龙马溪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2): 257-26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24
|
[7] |
杨梅, 洪天求, 徐锦龙, 李秀财, 罗雷.
皖南志留系唐家坞组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制约
. 沉积学报,
2018, 36(1): 42-56.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07
|
[8] |
蓝先洪, 秦亚超, 王中波, 陈晓辉, 密蓓蓓, 黄龙.
渤海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6, 34(5): 892-90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08
|
[9] |
.
辽东湾东南部海域柱状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物源识别
. 沉积学报,
2014, 32(4): 684-691.
|
[10] |
伊海生.
西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渐新世—中新世湖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正铕异常成因初探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10.
|
[11] |
刘长江.
淄博煤田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27-1034.
|
[12] |
熊应乾.
东海陆架EA01孔沉积物常微量元素变化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56-364.
|
[13] |
张沛, 郑建平, 张瑞生, 余淳梅.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奥陶系——侏罗系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5, 23(4): 740-746.
|
[14] |
于炳松, 陈建强, 李兴武, 林畅松.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沉积背景
. 沉积学报,
2004, 22(1): 59-66.
|
[15] |
解启来, 陈多福, 漆亮, 陈先沛.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期后变化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27-633.
|
[16] |
梁华英, 王秀璋, 程景平.
粤北大沟谷热水沉积钠长石岩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15-420.
|
[17] |
赵志根, 唐修义, 李宝芳.
淮南矿区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53-459.
|
[18] |
余素华, 郑洪汉.
宁夏中卫长流水剖面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49-155.
|
[19] |
刘金钟, 范德廉, 刘铁兵, 叶杰.
桂西北中三叠统板纳组的沉积地球化学及金的区域分布
. 沉积学报,
1991, 9(S1): 178-186.
|
[20] |
赵一阳, 王金土, 秦朝阳, 陈毓蔚, 王贤觉, 吴明清.
中国大陆架海底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
. 沉积学报,
1990, 8(1): 3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