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沛沛, 操应长, 远光辉, 周立宏, 靳子濠, 吴智平, 付立新, 张飞鹏, 陈长伟.
大港探区南部二叠系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447-145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90
|
[2] |
叶榆, 程超, 蒋裕强, 易娟子, 邓虹兵, 李曦, 谷一凡, 陈雁.
川东飞仙关组鲕粒滩岩性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32-104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89
|
[3] |
姚敏, 胡忠贵, 武赛军, 周刚, 胡九珍, 毕宇航.
川东北铁山坡、七里北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90
|
[4] |
朱淑玥, 刘磊, 王峰, 侯云东, 王志伟, 张成弓, 付斯一, 陈洪德, 张靖芪.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邻区石炭系羊虎沟组砂体成因机制与沉积过程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153-116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01
|
[5] |
姚泾利, 石小虎, 杨伟伟, 张雷, 解丽琴, 安文宏, 王慧玲, 张仁燕.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二叠系太原组铝土岩系储层特征及勘探意义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583-159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34
|
[6] |
张风顺, 谭谦, 施泽进, 彭秋, 易驰.
早三叠世鲕粒和巨鲕差异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以川北元坝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83
|
[7] |
古强, 邢凤存, 钱红杉, 孙汉骁.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特征与水动力相关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371-138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59
|
[8] |
张顺存, 黄立良, 冯右伦, 邹阳, 鲁新川, 郭晖.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成岩相特征
. 沉积学报,
2018, 36(2): 354-36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0
|
[9] |
任娜娜, 韩波, 张军涛, 冯菊芳, 王晓涛, 朱爽, 马强, 田海芹, 何治亮.
海水进退、滩坪出没、云化岩溶等与碳酸盐岩储层关系研究——以上扬子地台龙王庙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190-12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8
|
[10] |
庞谦, 李凌, 胡广, 谭秀成, 马腾, 赵东方, 芦飞凡, 陈虹宇, 熊鹰.
川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钙质结核特征及成因机制
. 沉积学报,
2017, 35(4): 681-69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3
|
[11] |
王广伟, 李平平, 郝芳, 邹华耀, 余新亚.
建南地区飞仙关组三段白云岩分布与成因——基于三维地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
. 沉积学报,
2016, 34(1): 168-18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16
|
[12] |
斯春松, 刘占国, 寿建峰, 李积永, 宫清顺, 张庆丰, 王鹏, 王波.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路乐河组砂砾岩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 沉积学报,
2014, 32(5): 966-972.
|
[13] |
张顺存, 蒋欢, 张磊, 李鹏, 邹妞妞, 鲁新川, 史基安.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优质储层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71-1180.
|
[14] |
.
川东北地区普光2井飞仙关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75-384.
|
[15] |
王一刚.
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拾零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31-839.
|
[16] |
杨家静, 王一刚, 王兰生, 文应初, 刘划一, 周国源.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 沉积学报,
2002, 20(2): 349-353.
|
[17] |
王兴志, 张帆, 马青, 杨满平, 王一刚, 文应初, 杨雨, 张静.
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2002, 20(2): 249-254.
|
[18] |
董冬.
断陷湖盆陡坡带碎屑流沉积单元的沉积序列和储集特征——以东营凹陷永安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66-571.
|
[19] |
王兴志, 穆曙光, 方少仙, 侯方浩, 黄继祥.
四川资阳地区灯影组滩相沉积及储集性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78-583.
|
[20] |
沙庆安, 江茂生.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
. 沉积学报,
1998, 16(4): 6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