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文博, 傅恒, 闾廖然, 朱梦琦, 陈康, 张智南, 刘鑫北, 熊锐, 王荣刚, 周杨.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层序模式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451-146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78
|
[2] |
尤东华, 韩俊, 胡文瑄, 陈强路, 曹自成, 席斌斌, 鲁子野.
塔里木盆地顺南501井鹰山组白云岩储层特征与成因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206-121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2
|
[3] |
周明, 罗平, 董琳, 周川闽, 杨宗玉, 刘策.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台内滩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2016, 34(5): 951-9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14
|
[4] |
韩杰, 吴萧, 潘文庆, 江杰, 张敏.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巴楚—乌什露头区奥陶系沉积相特征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64-77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5
|
[5] |
.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寒武—奥陶系白云岩结构特征及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38-549.
|
[6] |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颗粒滩沉积组合及展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3): 418-428.
|
[7] |
孟 昌.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海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沉积物环境指标研究
. 沉积学报,
2011, 29(2): 245-254.
|
[8] |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鹰山组台内滩的特征与分布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048-1057.
|
[9] |
陈轩.
塔里木盆地塔中孤立台地北缘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精细沉积建模
. 沉积学报,
2009, 27(5): 1001-1011.
|
[10] |
陈景山.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58-868.
|
[11] |
高志前.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样式及其沉积响应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1): 19-27.
|
[12] |
张沛, 郑建平, 张瑞生, 余淳梅.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奥陶系——侏罗系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5, 23(4): 740-746.
|
[13] |
罗平, 张兴阳, 顾家裕, 汪圣国, 林鹏.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生物礁露头的地球物理特征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23-427.
|
[14] |
魏国齐, 贾承造, 宋惠珍, 施央申, 卢华复, 李亚红.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沉积模式与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08-413.
|
[15] |
方国庆, 刘德良.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奥陶统其浪组风暴岩中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1): 68-72.
|
[16] |
徐天光, 顾家裕, 薛叔浩.
塔里木盆地轮台断隆第三系盐湖沉积环境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3): 137-140.
|
[17] |
叶德胜.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深部溶蚀作用
. 沉积学报,
1994, 12(1): 66-71.
|
[18] |
李日辉.
陕西富平中奥陶统金粟山组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3, 11(2): 27-33.
|
[19] |
叶德胜.
塔里木盆地北部丘里塔格群(寒武系至奥陶系)白云岩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92, 10(4): 77-86.
|
[20] |
朱莲芳, 马宝林.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柯坪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的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1, 9(2): 5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