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立东, 杨亮, 李笑梅, 周翔, 胡博, 蔡壮, 杜影.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烃源岩形成古环境及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17
|
[2] |
郭爱鹏, 毛龙江, 莫多闻, 张兴国, 邹春辉, 李烨, 吴又进.
长沙铜官窑遗址剖面地球化学元素特征与物源变化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28
|
[3] |
林旭, 陈济鑫, 吴中海, 刘海金, 张洋.
现代河流碎屑磷灰石原位地球化学分析——对长江物源示踪研究的启示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03
|
[4] |
刘建清, 何利, 何平, 冉敬, 何佳伟, 陈风霖.
康滇古陆东缘筇竹寺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52
|
[5] |
杨永恒, 孙国强, 王晔桐, 朱文军, 秦彩虹, 管斌.
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台地区路乐河组沉积环境与成岩流体特征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08
|
[6] |
陈伟, 李璇, 曾亮, 王庆同, 焦学尧, 杨平, 江小青, 马锦龙.
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介壳微量元素古环境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92
|
[7] |
王峰, 刘玄春, 邓秀芹, 李元昊, 田景春, 李士祥, 尤靖茜.
鄂尔多斯盆地纸坊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7
|
[8] |
孙维萍, 扈传昱, 韩正兵, 翁焕新, 陈际雨, 潘建明.
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09
|
[9] |
李辰丝, 杨勋林, 黄帆, 李国军, 吕春艳, 杨琰.
重庆羊子洞MIS5a/MIS4转换时期石笋微量元素记录及其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2.009
|
[10] |
牛东风, 李保生, 王丰年, 陈琼, 舒培仙, 温小浩, 陈敏.
微量元素记录的毛乌素沙漠全新世气候波动——以萨拉乌苏流域DGS1层段为例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2
|
[11] |
杨丽丽.
黔南宾夕法尼亚亚纪珊瑚礁相腕足动物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水温信息
. 沉积学报,
|
[12] |
靳建辉.
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全新世晚期沉积微量元素反映的古气候变化
. 沉积学报,
|
[13] |
程红光.
龙门山地区早泥盆世古海洋环境——来自腕足类壳体的地球化学证据
. 沉积学报,
|
[14] |
蔡清海.
福建三沙湾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研究
. 沉积学报,
|
[15] |
赵俊青, 纪友亮, 张世奇, 夏斌.
陆相高分辨率层序界面识别的地球化学方法
. 沉积学报,
|
[16] |
于炳松, 陈建强, 李兴武, 林畅松.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沉积背景
. 沉积学报,
|
[17] |
黄俊华, 胡超涌, 周群峰, 杨桂芳.
长江中游和尚洞石笋的高分辨率同位素、微量元素记录及古气候研究
. 沉积学报,
|
[18] |
丁祖国, 柴之芳, 马建国, 傅家谟, 盛国英, 彭平安, 林清.
江汉油田原油和生油岩有机抽提物中过渡族微量元素特征及其石油地球化学意义
. 沉积学报,
|
[19] |
刘长龄, 覃志安.
我国铝土矿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
[20] |
李成凤, 肖继风.
用微量元素研究胜利油田东营盆地沙河街组的古盐度
. 沉积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