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传兵, 丁召静, 周定通, 梅璟, 刘天, 张婕, 赵健楠, 王节涛.
柴达木盆地脊状地貌沉积中砾石形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07
|
[2] |
易定红.
柴达木盆地台南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滩坝砂体粒度特征及水动力条件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14
|
[3] |
杨永恒, 孙国强, 王晔桐, 朱文军, 秦彩虹, 管斌.
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台地区路乐河组沉积环境与成岩流体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258-126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08
|
[4] |
包建平, 王志峰, 朱翠山, 汪立群, 陈琰, 周飞.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一类新的原油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8, 36(4): 829-84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74
|
[5] |
王峰, 刘玄春, 邓秀芹, 李元昊, 田景春, 李士祥, 尤靖茜.
鄂尔多斯盆地纸坊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265-127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7
|
[6] |
张津宁, 张金功, 杨乾政, 吴春燕, 崔强, 王晔, 郭岭.
膏盐岩对异常高压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以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2016, 34(3): 563-57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14
|
[7] |
李俊武, 代廷勇, 李凤杰, 杨承锦, 杨豫川.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古近系沉积物源方向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4): 649-658.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3
|
[8] |
孙国强, 吕婧文, 赵明君, 朱军, 吴剑锋, 陈章群, 史基安.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Ⅲ号中新统成岩作用及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15, 33(2): 337-34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2.013
|
[9] |
斯春松, 刘占国, 寿建峰, 李积永, 宫清顺, 张庆丰, 王鹏, 王波.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路乐河组砂砾岩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 沉积学报,
2014, 32(5): 966-972.
|
[10] |
.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干柴沟组下段湖相混合沉积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724-729.
|
[11] |
.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中新统遗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13, 31(3): 413-420.
|
[12] |
.
湘鄂西寒武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122-1132.
|
[13] |
.
江汉盆地ZL钻孔微量元素含量的粒度效应与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66-374.
|
[14] |
程红光.
龙门山地区早泥盆世古海洋环境——来自腕足类壳体的地球化学证据
. 沉积学报,
2008, 26(6): 897-903.
|
[15] |
雷国良.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74-282.
|
[16] |
于炳松, 陈建强, 李兴武, 林畅松.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沉积背景
. 沉积学报,
2004, 22(1): 59-66.
|
[17] |
蒋宏忱, 于炳松, 王黎栋, 穆剑, 刘忠宝.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狮凹陷第三系下干柴沟组沉积相分析
. 沉积学报,
2003, 21(3): 391-397.
|
[18] |
孙岩, 沈安江, 徐洋, 林年添.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藻丘灰岩储层特征
. 沉积学报,
2002, 20(1): 61-69.
|
[19] |
王多云, 陈应泰, 徐洪生.
受周期性湖平面升降控制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西段干柴沟组
. 沉积学报,
1991, 9(4): 43-48.
|
[20] |
李成凤, 肖继风.
用微量元素研究胜利油田东营盆地沙河街组的古盐度
. 沉积学报,
1988, 6(4): 10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