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8年  第6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陕北延长组成岩圈闭油藏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朱国华
1988, 6(4): 1-11.
摘要:
陕甘宁盆地南部陕北地区的上三叠统延长组,是一套湖盆三角洲体系的碎屑岩沉积。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但砂体储油物性极差。近期研究发现了一些富含浊沸石胶结物的砂体中,由于浊沸石胶结物的溶蚀而形成的渗透性砂岩,以及浊沸石胶结物再沉淀而成的成岩致密带和压溶嵌合作用形成的致密带。砂体溶蚀带与上倾方向的致密带配套,构成了大型成岩圈闭油藏,并已在此类油藏中探明了可观的石油储量和生成了多量石油。
四川甘溪泥盆系观雾山组白云岩特征与其形成条件的关系(英文)
曾允孚, 黄思静, H.Kulke, M.Sch nfeld
1988, 6(4): 12-21.
摘要:
本文通过沉积环境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同位素及阴极发光分析,讨论了甘溪泥盆系观雾山组白云石的晶体形态及大小、有序度、碳酸钙克分子含量,同位素特征及阴极发光特征与形成条件的关系。中晶白云岩及细晶白云岩分别产于生物层及潮坪环境,为成岩早期地下淡水与海水混合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低的碳酸钙克分子含量,中—弱的阴极发光强度及低的δ18O、δ13C值。微晶白云岩形成于泻湖环境。白云石具他形粒状晶,差的有序度,高的碳酸钙克分子含量,强的阴极发光强度及高的δ18O、δ13C值,为准同生期高Mg2+/Ca2+值卤水交代碳酸钙软泥形成。
广西木圭上泥盆统乳房状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陈先沛, 陈多福
1988, 6(4): 22-32.
摘要:
产于泥质硅岩层中顺层分布的燧石结核,外形似乳头向下的乳房。结核下顶端有残余小孔,内部有与外形和残余小孔相对应的分带性。外带为不完全交代带,常残留被交代围岩的残余;内带是球粒化的完全交代带。有时还出现结晶充填为特征的核部带。地质和岩石学证据显示乳房状构造是沉积物尚未固结时,由富含硅质的热水溶液的交代作用、结晶充填作用所形成,可作为热水体系在盆地底面附近作用的标志,亦可作为示序构造。类似构造也见于锰矿、重晶石矿和盆地灰岩中。
新疆昌吉南部侏罗系中统头屯河组河流沉积特征及古河流的重塑
杨潮, 赵霞飞
1988, 6(4): 33-43.
摘要:
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和室内研究,划分了新疆昌吉州南部中侏罗世头屯河组下部河流沉积的岩相。运用转移矩阵法,得出了纵向相序的模式剖面。为了再造古水流条件和古河道形态,算出了有关水流和河道特征的一系列参数值。中侏罗世晚期的河流为浅水急流,流量变化大的相对永久性河,属混合负载的蛇曲河类型。
浙西皖南晚奥陶世复理石的沉积环境,兼谈鲍马层序应用问题
夏邦栋, 吕洪波
1988, 6(4): 44-51.
摘要:
本文研究的复理石具有多种类型的递变层理,有大量波痕,尤其是干涉波痕及浪成波痕发育,古水流方向有双向性,有多级别韵律发育等,说明这一复理石是由波浪、底流、潮流等多种水动力作用叠加而形成的,其沉积环境属浅海直至潮坪。
滇东田坝黔西土城晚二叠世煤系上段沉积相及含煤性
赵时久, 陈家怀, 陈善庆
1988, 6(4): 62-71.
摘要:
晚二叠世煤系上段相当于长兴阶,是浅水三角洲复合体破坏阶段沉积。本区可分为上三角洲平原、上下三角洲过渡带、下三角洲平原三大相区及发育在三角洲体系外侧的坝湾体系。西部以河流作用为主,东部具河流和潮汐作用双重特征。形成于上下三角洲过渡带的煤层最具工业价值,其次是上三角洲平原,其它沉积类型的煤层一般不具工业价值。
霍县矿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沉积环境探讨
黄操明, 周绮峰
1988, 6(4): 72-80.
摘要:
本文阐述了霍县矿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的岩矿、构造、砂岩粒度分布、微量元素、测井曲线、砂体与煤层形态等特征,据此作了沉积环境分析。本溪组主要为泻湖-潮坪沉积,太原组属下三角洲沉积为主,山西组以上三角洲沉积为主。煤层与下伏砂体的较厚带的空间分布有迭置与错位两类关系。这种关系不但对煤田的普查与勘探能起指导作用,还是一种鉴定沉积环境的新标志。
沉积环境的定量化研究——以我国南方晚震旦世含磷建造为例
张光前, 刘承祚
1988, 6(4): 81-92.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定量研究沉积环境的新方法——最可预测面方法。众所周知,一些地质变量(如岩性)与地理变量(如地理座标)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从这种关系出发,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某个地区的沉积环境及其变化规律。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最优化方法
郝石生, 贺志勇, 高耀斌, 张有成
1988, 6(4): 93-99.
摘要:
传统的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是利用钻井、声波和地震资料。但限于各种地质条件而不能广泛应用。本文采取最优化方法,在计算成熟度的数学模型基础上,根据剖面上实测R。值实现对热史的反演求得剥蚀厚度。
用微量元素研究胜利油田东营盆地沙河街组的古盐度
李成凤, 肖继风
1988, 6(4): 100-107.
摘要:
本文利用硼、“相当硼含量”以及B/Ga和Sr/Ba比值,定性的划分了东营盆地沙河街组沉积时水的盐度。应用亚当斯和科奇公式计算了古盐度,表明该盆地北部地区沙四段盐度高达31‰,其次是沙三段下部为24.3‰,而沙三段中、上部及沙二段最低,分别为7‰和8.2‰,沙一段又上升到15‰。
分子化石指标在中国东部盆地古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李任伟, 李哲, 王志珍, 林大兴
1988, 6(4): 108-119.
摘要:
本文不仅总结、还提出了新的用于沉积盆地古环境分析的分子化石指标。低的OEP或CPI值(如小于1),低的Pr/Ph值(如小于1),可以较可靠地指示还原环境。正烷烃中n—C22优势,C25规则类异戊二烯链烷烃和伽傌腊烷的高含量,以及强烈的植烷优势,可以指示高盐沉积环境。还讨论了指示古细菌活动及其它有机质来源的标志。
徐州石炭—二叠系中首次发现一种特殊形态的地开石
伊海生, 宋天锐
1988, 6(4): 130-136.
摘要:
徐州煤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地层底部粗粒石英砂岩中,发现了晶体沿a轴方向延伸的假六方板条状粘土矿物。扫描电镜观察到清晰的单体形态轮廓,片体长一般约25μm,最长达40μm,宽约4μm,长宽比为6∶1—10∶1板条状片体面对面叠置成“书册”状集合体,聚集在砂岩孔隙中。薄片光性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为地开石。这种特殊形度的地开石是从孔隙沉淀中直接沉淀的。缓慢地结晶速度是地开石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