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淑慧, 侯元立, 邵磊, 黄奇瑜, 乔培军, 崔宇驰, 孟宪博.
台湾始新统—中新统沉积物源与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20, 38(2): 319-33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7
|
[2] |
袁静, 杨学君, 袁凌荣, 成荣红, 朱忠谦, 李春堂, 董道涛.
库车坳陷DB气田白垩系砂岩胶结作用及其与构造裂缝关系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54-76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4
|
[3] |
.
碳酸盐岩中地开石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10-317.
|
[4] |
聂逢君.
胜利油田东营凹陷流体—砂岩相互作用期次及其识别标记
. 沉积学报,
2009, 27(2): 191-201.
|
[5] |
赵俊峰.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直罗组砂岩发育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35-544.
|
[6] |
张玉修.
西藏羌塘地体三叠纪—侏罗纪海相砂岩颗粒组分及其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2): 165-174.
|
[7] |
赵俊青, 纪友亮, 张世奇, 夏斌.
陆相高分辨率层序界面识别的地球化学方法
. 沉积学报,
2004, 22(1): 79-86.
|
[8] |
钟广法, 马在田.
砂岩早期核心式碳酸盐胶结作用的成像测井证据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39-244.
|
[9] |
傅强.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影响——以辽河盆地荣37块气田下第三系为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3): 92-96.
|
[10] |
陈程, 孙义梅.
砂岩孔隙结构分维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1996, 14(4): 108-113.
|
[11] |
薛莲花, 史基安, 晋慧娟.
辽河盆地沙河街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孔隙演化控制机理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02-109.
|
[12] |
史基安, 晋慧娟, 薛莲花.
长石砂岩中长石溶解作用发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1994, 12(3): 67-75.
|
[13] |
吉磊.
赣西南早古生代砂岩的化学成分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1993, 11(3): 25-30.
|
[14] |
吴明清, 宋云华, 欧阳自远.
介壳生物化石矿物组合的热力学分析
. 沉积学报,
1991, 9(1): 129-135.
|
[15] |
何海清, 晋慧娟.
准噶尔盆地陆1井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1991, 9(4): 69-77.
|
[16] |
冯宝华.
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火山灰沉积水解改造而成的高岭岩
. 沉积学报,
1989, 7(1): 101-108.
|
[17] |
史基安, 马宝林.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 沉积学报,
1989, 7(3): 53-62.
|
[18] |
和政军.
辽宁锦西地区中元古代-中生代砂岩构造背景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9, 7(2): 21-28.
|
[19] |
朱家祥, 李淑贞.
苏北高邮凹陷戴一段砂岩矿物和孔隙成岩机理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9, 7(3): 39-51.
|
[20] |
贾炳文, 郝临山.
大同云岗矿区井下陷落柱中的地开石
. 沉积学报,
1987, 5(1): 77-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