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32卷  第5期

目次
《沉积学报》2014年5期封面及目次
2014, 32(5): 1-2.
摘要:
沉积与沉积矿产
华北下二叠统太原组Zoophycos潜穴中碳酸盐岩微形体的特征及其意义
宋慧波, 郭瑞睿, 王保玉, 胡斌
2014, 32(5): 797-808.
摘要:
华北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的Zoophycos遗迹化石十分丰富,根据其潜穴充填物颜色的不同,可将太原组Zoophycos分为四种类型,即具黑色、灰色、灰白色、红色充填物的Zoophycos。本文选取河南焦作和山西附城太原组剖面中具有代表性的Zoophycos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其潜穴中的充填物进行了超微特征观察及元素组成测定,发现了大量成因与微生物相关的碳酸盐岩微形体(单体矿物和集合体),识别出球状(表面光滑的球状体、表面具有不定形细粒结构的球状体、表面呈刺状细粒结构的球状体和球状集合体)、杆状(刺杆状分枝形网状体、刺杆状单体、螺旋杆状单体、双列杆状体、光滑直线形杆状单体、末端膨大的光滑杆状体)、簇状、网状、瓶状和似脑球状等6种形态类型,其中多数显示出不同的微生物结构。这一发现表明,Zoophycos遗迹化石并非简单的觅食迹或食物储藏所,其造迹生物与微生物很可能存在互利共生关系。此次研究有助于探索地质微生物作用对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并为精细分析该研究区太原组碳酸盐岩的形成过程及其沉积演化提供了微观资料。
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热水沉积序列探讨
郭强, 李子颖, 秦明宽, 钟大康, 张放东, 贾翠, 邬军
2014, 32(5): 809-815.
摘要:
近年来在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发现一套夹于深—半深湖相泥岩中,富含泥级钠长石、铁白云石、钠沸石、水镁铁石、重晶石等特殊矿物成分的热水沉积岩。该套岩石测井曲线上显示出异常高的自然伽马(GR=700~1 100 API),为正常泥质岩自然伽马值的2~4倍,电阻率出现特高(2 000 Ω·m)—特低(0.2 Ω·m)的剧烈变化。根据热水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征,通过多口单井岩芯的详细解剖,结合相应的测井响应特征,可将腾格尔组—都红木组的热水沉积岩划分为四个旋回,每一旋回呈现低自然伽马值岩性段——尖峰状高自然伽马值岩性段特征,所对应的岩性序列可将热水沉积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为热液溢流期,主要在正常湖相泥岩中形成白云石及沸石纹层、条带或夹层,相应的岩石为低自然伽马的白云质沸石质泥岩;随后随着热液活动增强,出现喷流,使初期溢流形成的半固结白云石沸石纹层发生变形破碎,形成具有同生变形构造的白云质泥岩、白云石沸石内碎屑颗粒岩,测井曲线上仍然显示为低自然伽马特征;最后由于热液活动能量衰减,再次进入缓慢溢流阶段,形成高自然伽马泥质白云岩及部分白云质泥岩。
三峡东部地区泥盆系写经寺组下部一套可能的海啸沉积
曾雄伟, 周鹏, 刘安, 王建坡, 杜远生
2014, 32(5): 816-822.
摘要:
三峡东部地区泥盆系写经寺组中普遍发育一套或数套薄—中层状砾屑灰岩。通过对建始县长梁子、长阳县渔峡口、宜昌市官庄3个剖面的详细研究,发现上部砾屑发育菊花状或倒小字形构造,无疑属风暴沉积;而下部砾屑发育反向叠瓦构造,结合侧向相变关系和空间分布,认为其可能代表了F-F之交小行星坠入海洋引起的全球性海啸在古陆边缘的沉积。
塔中地区晚奥陶世镶边台地沉积演化
屈海洲, 王振宇, 张正红, 张云峰, 于红枫, 郑剑
2014, 32(5): 823-831.
摘要:
通过大量岩芯、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层序地层格架,并研究了沉积相演化、分布规律。晚奥陶世塔中地区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组成的沉积型镶边台地。良里塔格组层序可划分出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共10个准层序组。前者包括准层序组1~4,为退积、加积准层序组,岩性以泥晶灰岩类为主、夹颗粒灰岩,局部发育生物灰岩。后者包括准层序组5~10,为加积、进积准层序组,岩性为颗粒灰岩、生物礁灰岩夹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时期,沉积范围逐步覆盖研究区,开阔台地与台地边缘的沉积范围相对稳定,开阔台地以滩间海、台内洼地等低能沉积亚相为主,台地边缘丘、滩沉积范围逐步扩大,出现镶边沉积特征。高位体系域时期,台地边缘沉积范围基本具有继承性,发育2~7期礁(丘)—滩的沉积旋回,形成礁滩复合体镶边特征;开阔台地大范围内为较低能滩间海沉积,局部发育2~4期丘(礁)—滩沉积旋回。该时期,台地边缘与开阔台地沉积地貌出现明显的高低分异,镶边台地成熟、定型。
南非Postmasburg锰矿田白云岩的控矿作用
常洪伦, 孔繁辉, 宋晓东, 赵晋, 李建锋, 杜俊, 王聪颖
2014, 32(5): 832-839.
摘要:
Bishop、Paling两个矿区位于南非Postmasburg锰矿田的西矿带上,这一地区发育了典型的沉积—变质型矿床。在岩性序列中识别出了6个岩性单元,自下而上分别为:白云岩单元、铁锰矿体单元、铁质细砂岩/铁质砾岩单元、泥质粉砂岩单元、石英岩单元和页岩单元,其中白云岩单元构成了矿床发育的基底。白云岩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富锰白云岩及上覆的藻白云岩,它们是岩溶系统形成的基础。岩溶系统中的大量溶坑是沉积序列的主要赋存空间。原生矿体的形态、规模和发育位置均受溶坑的控制,侧向延伸不连续。锰土是富锰白云岩的风化残余物,被矿体底部的富锰矿石不整合覆盖。侧部的富铁矿石则直接覆盖在藻白云岩之上。堆积型矿体多分布于白云岩斜坡的边缘。将矿田的发育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第一时期形成的N—S向溶蚀洼地为铁、锰的赋存奠定了基础;第三时期岩溶作用再次发生,原生矿体侧部坍塌,矿石在斜坡上富集形成堆积型矿体。
现代沉积与环境
郧县前坊村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及古气候研究
赵艳雷, 庞奖励, 黄春长, 查小春, 乔晶
2014, 32(5): 840-845.
摘要:
秦岭作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气候、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并当作是黄土高原的南屏障。汉江上游谷地地区位于秦岭南侧,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域,受季风气候活动影响强烈。为了探讨该地区在亚热带气候背景下,风成黄土成壤改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通过对汉江上游谷地前坊村(QFC)剖面磁化率、烧失量、粒度、Rb/Sr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末次冰期以来沙尘暴很有可能越过秦岭在其南侧堆积,黄土—古土壤剖面地层序列从上到下依次为:MS-L0-S0-Lt-L1-AD;这些沉积物完整记录了一级阶地上晚更新世气候变化信息,地层单元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程度成壤强度的改造。②前坊村剖面中,理化性质在不同地层单元有显著差异。例如磁化率、烧失量、Rb/Sr指标平均含量的高值出现在古土壤层中,低值出现在黄土层;而Zr/Rb含量变化正好相反;这些理化性质表明,在古土壤发育期,水热条件进入最适宜期,沉积物的风化成壤作用显著;在黄土堆积期,气候寒冷干燥,主要以粉尘堆积为主,沉积物的风化成壤作用较弱。③秦岭南侧北亚热带汉江上游前坊村一级阶地剖面化学风化强度变化揭示了黄土—古土壤环境气候变化的规律:末次冰期以来(大约18.0~11.5 ka B.P.),气候干冷,沙尘暴频繁出现,沉积物以黄土堆积为主,成壤作用微弱,形成马兰黄土(L1);全新世早期(约11.5~8.5 ka B.P.),气候由干冷向暖湿方向转变,但主要以干冷为主,形成过渡层(Lt);在全新世大暖期(8.5~3.1 ka B.P.),气候条件达到最优阶段,水热配合较好,生物活动活跃,成壤作用十分显著,发育了古土壤S0;到了全新世晚期以来(3.1 ka B.P.)气候又由暖湿向干冷方向转变,成壤作用明显减弱,沙尘暴出现较为频繁,形成了以黄土堆积为主的全新世黄土(L0)。现代表土层(MS)是在(1.5 ka B.P.)以来气候转暖,加之人类长期农业耕作扰动,在全新世黄土L0顶部叠加而形成的。
南黄海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常量元素记录的化学风化作用
梅西, 张训华, 李日辉, 蓝先洪
2014, 32(5): 846-854.
摘要:
以南黄海北部高沉积速率柱状样DLC70-3孔作为研究对象,对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和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DLC70-3孔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蒙皂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含量较低;绝大部分样品中伊利石与蒙皂石含量的比值<6,表明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物质的输送。研究认为DLC70-3孔沉积物的化学风化指标CIA值受到海平面变化和源区气候变化共同控制,其中源区的气候变化为主要控制因素,而海平面变化造成的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主要影响27.80~38.00 m(MIS 4)层位沉积物的CIA值。CIA值显示在MIS 5和MIS 3期大陆化学风化作用较强,与内陆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风和化学风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尤其是在MIS 3早期(40~60 ka)记录的化学风化作用非常强,反映了黄河流域地区出现强夏季风降雨过程。
黄河三角洲ZK5钻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宫少军, 秦志亮, 叶思源, 乔吉果, 赵卫
2014, 32(5): 855-862.
摘要:
本文根据36件沉积物样品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相关性、组分含量及某些元素的比值特征,探讨了黄河三角洲ZK5钻孔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意义。应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方法确定钻孔岩芯沉积年代,将ZK5岩芯沉积物自下而上大致划分为7个层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K2O、Fe2O3、Al2O3、TiO2、Cr、V、Rb元素相互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SiO2与其他元素呈明显的负相关,与P2O5呈弱负相关关系;Sr与CaO呈弱负相关关系;P2O5与Al2O3、Fe2O3、K2O、TiO2、CaO呈弱的正相关。据V/Cr值分析,ZK5钻孔从下往上水体有逐渐加深的趋势,与相关性分析结果相符。根据锶钡比值(Sr/Ba)和镁铝比值102(MgO/Al2O3)分析得出,ZK5孔沉积环境的水体盐度从下往上变化相差不大,属于海相沉积环境,同时有黄河水的注入。通过古气候指示剂Rb/Sr值和MgO/CaO值的分析:ZK5孔从NQ1到NQ7层序沉积时期的气候变化不大,气候相对潮湿。总之,地球化学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分析的结果相一致,说明元素地球化学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可作为沉积相判别的标志。
长江口邻近陆架表层沉积物变化特征及成因
杨云平, 李义天, 孙昭华, 邓金运
2014, 32(5): 863-872.
摘要:
基于近30年长江口邻近陆架区域表层沉积物数据,对表层沉积物与流域入海泥沙特征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沉积物表现为东粗西细,北粗南细的分布格局,砂百分比分布表现为东北向西南为减小,粉砂和黏土均表现为东北向西南增加趋势,其中整个区域黏土与粉砂百分比的比值在0.12~0.83之间;②2008~2010年与2003~2006相比,砂的百分含量表现为增加,粉砂和黏土表现为减少趋势,表层沉积物向粗化趋势发展;③砂—泥分界线在2003~2007年北侧(31°30’以北)为交替变化,2007~2010年为向西移动,南侧(31°30’以南)2003~2010年均为向西移动,长江口陆架区域表层沉积物砂泥分界线变化是综合作用的结果,砂质沉积物因海平面上升等作用再悬浮沉积在泥质区的作用将逐渐加强。④泥质区域面积在三峡水库蓄水后减小,且位置略有南偏,主要受北槽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及自然因素的影响。
长白山西麓泥炭灰分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李楠楠, 介冬梅, 阳金秀, 陈雪松, 陈玉洁, 胡楚天, 乔志和
2014, 32(5): 873-883.
摘要:
本文提取长白山西麓哈尼、孤山屯沼泽地晚更新世以来泥炭沉积中所含的高分辨率无机矿物颗粒信息,追索泥炭灰分的物质来源、粒度组成特征及规律,进一步揭示本区泥炭灰分粒度的古环境意义。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西麓泥炭灰分颗粒粒径集中在1~350 μm,灰分组成以各类粉砂为主;本区泥炭灰分粒度分布概率累积曲线以二段式占多数,频率分布曲线呈现单峰(10~100 μm)、双峰型(10~100 μm,100~1 000 μm)特征,搬运方式以悬移和跃移为主。由于本区沼泽地地处湿润区,泥炭灰分的粒度组成主要受到流水动力变化的影响,沼泽地水文状况的变化引起了泥炭灰分粗细的变化。因而,长白山区沼泽地泥炭灰分的粗细主要指示夏季风强弱,可用于反演古降水的变化。晚更新世以来泥炭灰分粒度的变化曲线显示本区全新世9.2 ka,8 ka和5 ka存在干旱事件,古降水历史具有“干—湿—干”旋回。由于这些干旱事件与全新世几次著名的冷事件几乎同时出现,故推测本区古气候模式为冷干和暖湿组合。
海南岛南渡江河口动力沉积模式
谢华亮, 戴志军, 吴莹, 陈炜, 林益帆, 魏稳, 葛振鹏, 高近娟
2014, 32(5): 884-892.
摘要:
河口是一个迅速变化的、动态的海岸巨系统。作为陆地河流和和海洋过程的重要链接,河口的动力沉积过程一直是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核心和焦点内容。本文基于2011年8月在南渡江河口采集的大范围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技术(EOF)对河口的动力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渡江河口海床表层沉积物主要以砂为主,沉积物总体偏粗;河口的动力沉积特征自陆向海可分为三种动力沉积模式:①波控模式,该模式主要分布在河口地区10 m以浅的近岸区域,呈与岸线平行的带状分布,其表层沉积物以粉砂质砂为主,分选较差;②径、潮流耦合作用下的沉积模式,在径流和潮流的共同控制作用下,沉积物主要表现为粒径较粗,该模式呈扇形分布,其中20 m以浅河口海床受控于径流和潮流的共同作用,20 m以深海床表现为潮流控制的沉积模式;③台风或风暴潮控制的沉积模式,即整个河口海床都表现出受控于台风或者风暴潮作用的沉积特征,沉积物主要是以粗砂为主。常态作用下,河口以径、潮流控制的沉积模式为主,波浪、径流和潮流以及潮流控制的沉积模式自陆向海的规律性分布体现出南渡江河口近岸以波浪作用为主,而离岸则受河口尤其是洪水作用形成的喷射流以及沿岸潮流的影响。此外,尽管南渡江河口在过去的成果中将其归纳为波控河口,但目前的研究发现:该河口区域沉积类型变化明显受控于不同的动力作用,河口形态以及琼州海峡的障蔽和“狭管效应”为河口沉积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油气地质、地球化学
构造对东营凹陷深层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
吴孔友, 秦磊, 谭明友, 王玥阳
2014, 32(5): 893-900.
摘要:
充分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控制东营凹陷深层砂体发育的主要因素为断层和古沟槽。断层对东营凹陷深层砂体发育具关键控制作用,砂体主要沿二级以上断层的下降盘呈裙带状分布,且断层活动强度决定了砂体的沉积厚度,断层落差变化趋势线与砂体厚度变化趋势线相吻合。受北断南超的构造背景控制,东营凹陷深层断裂活动也表现为北强南弱,从而控制了砂体发育由北部的近岸水下扇到中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再到南部的扇三角洲演变。东营凹陷南部缓坡深大断层发育较少,古沟槽对深层砂体的发育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主要发育冲沟和断沟2种,以冲沟为主,且沟槽发育具有继承性,从而导致沙四至沙三段发育的扇体在垂向上叠置。最后,根据控砂要素,建立了东营凹陷深层砂体发育模式。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志留系储层构造挤压及火山热液改造效应
张荣虎, 张惠良, 周晨光, 沈扬, 寿建峰, 王波
2014, 32(5): 901-911.
摘要:
针对构造挤压、火山热液发育区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物性空间变化,依据露头、岩芯、实验分析、测井等资料,基于砂岩动力成岩理论,提出了构造挤压和火山热液作用对砂岩储层性质的定量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为临滨亚相石英砂岩沉积,英买35井区构造压实减孔比英买34井区多7%~8%,海西早期构造挤压及海西晚期火山热液作用产生的裂缝改善了英买35井区储层性质。石英砂岩储层性质受构造挤压和火山热效应影响明显,构造挤压成岩效应受控于构造作用时间、构造样式和砂岩原始沉积组构;火山热液对砂岩储层性质的影响具有空间分带性,影响范围为侵入岩体厚度的一半,变质矿物的广泛发育是储层性质遭受破坏的见证。
川西坳陷上侏罗统遂宁组洪水—漫湖沉积特征
陈贤良, 纪友亮, 杨克明, 刘君龙, 黄富祥, 赵春妮, 杨永, 李龙迪
2014, 32(5): 912-920.
摘要:
利用岩芯、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录井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侏罗统遂宁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在遂宁组沉积时期处于稳定坳陷阶段,沉积作用明显受周期性洪水注入影响,形成“洪水—漫湖”沉积体系。“洪水—漫湖”沉积主要发育冲积扇、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4个沉积相和若干个沉积微相,其沉积具有以下特征:①频繁的湖平面升降,形成砂泥互层的地层叠加样式;②缺乏大面积分布的半深湖—深湖沉积;③河流相为主要的沉积类型;④湖盆具有多物源、多期漫湖、满盆含砂的沉积特点。“洪水—漫湖”是川西坳陷遂宁组一种沉积充填新模式,对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沙三中亚期东营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系预测模型研究
陈世悦, 毕明威, 刘惠民, 高永进, 张鹏飞
2014, 32(5): 921-929.
摘要:
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东营凹陷物源供给充足,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系极为发育。研究发现,滑塌浊积岩厚度hm)与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前缘厚度Hm)、砂岩百分含量x(%)、斜坡坡角a(°))以及浊积岩滑移距离sm)可以建立定量关系。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关系,即滑移距离sm)与浊积体厚度hm)呈负相关,且相关性高,作为主因素;砂体厚度Hm)、砂岩百分含量x(%)及斜坡坡角a(°)与hm)呈正相关,作为子因素。利用灰关联分析法,计算各子因素相对于主因素的权重系数,确定灰关联系数,建立滑塌浊积岩厚度h(m)的定量预测模型:h=55.359Q1.522 3Q=0.355s’+0.223x’+0.221H’+0.201a’(Q为综合评价系数,s’、x’、H’、a’分别表经过最大值标准化后的滑移距离、前缘砂体厚度、百分含量以及斜坡坡角数据)。
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物源及沉积体系研究
叶素娟, 李嵘, 张庄
2014, 32(5): 930-940.
摘要:
作为川西坳陷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物源区及物源方向的研究是明确沉积体系、砂体及储层空间展布的基础。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对于川西坳陷中段蓬莱镇组物源方向及沉积体系展布的研究,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根据碎屑组分、重矿物、微量元素以及古地貌分析结果,对研究区蓬莱镇物源及沉积体系进行了重新认识。结果表明,川西坳陷中段蓬莱镇组存在龙门山中段、北段、米仓山多个物源区。其中,研究区西部物源主要来自龙门山中段,发育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近源、短轴三角洲沉积体系,砂岩分选差、粒度相对较粗、矿物成分成熟度相对较低,储层不发育;研究区中东部沉积物则主要来自龙门山北段以及米仓山,发育北东—南西向展布的远源、长轴三角洲沉积体系,砂岩分选好、粒度相对较细、长石含量及矿物成分成熟度较高,物性条件较好。同时,蓬莱镇组不同时期主要物源体系存在差异。自蓬一段至蓬四段,主物源方向由西、北西向北、北东方向转变,主物源区由龙门山中段向龙门山北段迁移。
渤南洼陷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成岩作用与储层孔隙演化
宋国奇, 刘鹏, 刘雅利
2014, 32(5): 941-948.
摘要:
为揭示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成岩演化规律及其对次生孔隙形成的影响,明确勘探方向,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等资料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沉积环境、埋藏深度和有机酸共同控制下,渤南洼陷出现的压实、压溶、胶结、溶蚀和交代5种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在不同区域的成岩强度和分布范围有所差异;受控于断裂体系、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及异常高压分布,洼陷中心断裂带处的储集体经历了碱酸交替的成岩环境,在3 200~4 600 m深度段形成了次生孔隙发育带,而洼陷边缘的储集体孔隙演化呈现的是正常压实曲线;依据次生孔隙发育规律,预测有利勘探区应是在洼陷中心、断裂发育、上覆沙四上亚段地层中存在异常高压和较厚烃源岩的区域,结合已发现含油面积,认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应是洼陷中西部的辫状河道储集体与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集体发育区。研究结果为深层油气有利勘探区预测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西湖凹陷砂岩储层异常高孔带分布及成因
苏奥, 陈红汉, 曹来圣, 李成海, 雷明珠, 赵玉涛
2014, 32(5): 949-956.
摘要:
依据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测试、流体包裹体分析、黏土矿物X衍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以及物性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研究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砂岩储层异常高孔带分布规律及成因。结果表明:储层2 500~3 100 m和3 400~4 400 m的深度段发育大量的次生孔隙,两段次生孔隙带成因不同。第一段次生孔隙是在酸性环境下主要由有机酸等酸性流体溶蚀长石类矿物导致,还有少部分是由TSR反应生成的H2S溶蚀造成。第二段次生孔隙带主要由残余的早期酸性溶蚀孔和碱性环境下高岭石的伊利石化导致,少部分则由碱性流体溶蚀石英颗粒形成,同时异常高压保护深层次生孔隙,而且形成了一定量的裂缝。异常高孔带成因机理有助于优质储层的预测。
渤海海域旅大21构造沙四段水体环境对储层成岩作用及物性的影响
赵国祥, 王清斌, 杨波, 刘丰, 王飞龙
2014, 32(5): 957-965.
摘要:
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微量元素等分析对渤海海域旅大21构造水体环境及对储层成岩作用及物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研究区沙四段水体环境为半咸水背景下的淡水充注;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易溶组分较多。作为半咸水为主体的沉积环境导致其成岩流体主要为碱性流体,表现为发育石英溶解、长石加大、自生绿泥石等典型碱性成岩作用;此外不同时期的淡水注入使得发育高岭石等少量酸性流体的成岩现象;成岩流体演化经历了从碱性到酸性再到碱性的多期过程;对储层影响主要表现为碱性流体对储层的影响具有双重性,而酸性流体造成的溶蚀是物性改善的主要原因。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路乐河组砂砾岩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斯春松, 刘占国, 寿建峰, 李积永, 宫清顺, 张庆丰, 王鹏, 王波
2014, 32(5): 966-972.
摘要: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路乐河组砂砾岩储集体非均质性强,明确砂砾岩体内有效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是油藏勘探开发中亟待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本文主要利用了区内路乐河组大量钻井岩芯分析资料,应用储层量化地质研究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试油、岩芯油气显示与物性之间的分布关系,对砂砾岩体内有效储层进行量化识别,认识到渗透率是评价该砂砾岩是否为有效储层的决定性物性参数,确定的渗透率下限值约0.7×10-3 μm2(气测值)。其次,通过对有效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的量化分析,确定泥质杂基含量是砂砾岩体内有效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含量上限值约7%。最后,根据泥质杂基含量与沉积微相间的密切联系,揭示出砂砾岩体内有效储层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水道微相沉积,其在垂向上主要发育在单期冲积扇扇体的顶部,平面上在扇中区域呈大面积连片分布,并沿扇体辐射线方向向扇根和扇端地区呈条带状延伸和尖灭。该认识被近期钻探所证实,对下一步勘探开发部署具指导意义。
克拉苏冲断带白垩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潘荣, 朱筱敏, 刘芬, 李勇, 张剑锋
2014, 32(5): 973-980.
摘要:
利用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测录井资料及岩芯观察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层的岩石组分、成岩作用及孔隙类型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岩石学特征为:成分成熟度低,分选中—好,磨圆次棱角状—次圆状,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储集空间为次生孔隙及原生孔隙。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破裂等成岩作用,主要处于中成岩A2-B期。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胶结作用主要为碳酸盐胶结;溶蚀作用导致碳酸盐胶结物、长石颗粒和少量岩屑溶解、破裂作用产生裂缝。在克拉苏断裂的上、下盘地层中,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断裂带上盘埋深较浅,抬升遭受表生溶蚀作用使得溶蚀孔隙非常发育;断裂带下盘埋深较深,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得储层致密化,后期构造挤压破裂作用形成的裂缝及溶蚀扩大缝有效地改善了深部储层物性。
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早期和晚期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付红军
2014, 32(5): 981-987.
摘要:
为了厘清海塔盆地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通过油藏解剖、油气富集条件空间配置关系和油气形成时期的研究,将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已聚集的油气按成藏形成时期分为早期、晚期2种类型,早期油气主要分布在基岩、铜钵庙组和南一段,晚期油气主要分布在南二段和大磨拐河段。早期油气分布广,明显多于晚期油气。早期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有:①南一段油源区分布控制着早期油气分布范围;②早期伸展断裂控制着早期油气富集的部位;③扇体沉积砂体为早期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储集体。晚期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有:①油源分布区域控制着晚期油气分布范围;②长期发育断裂控制着晚期油气富集的部位;③反转构造上形成的各类圈闭为晚期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场所。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正构烷烃和脂肪醇的分布与来源
李凤, 刘亚娟, 王江涛, 贺行良
2014, 32(5): 988-995.
摘要:
选取了东海赤潮高发区4个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通过测定δ13CTOC值,利用δ13C的双端元模型计算了沉积物中TOC的海源和陆源贡献率,并分析了正构烷烃和脂肪醇的组成与分布,探讨了其来源。结果表明,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以高碳数烷烃为主,有明显的奇碳优势,且呈双峰群分布;各站位总正构烷烃(T-ALK/μg/g)含量随深度有不同的变化;碳数奇偶优势指数(CPI)、陆源海源优势烷烃比(TAR)、平均链长(ACL)等正构烷分子指标,反映出在调查海区陆源正构烷烃的输入占主导,且以草本植物为主。直链烷基醇主要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4个站位的植醇经历了相似的生物化学过程,说明沉积环境较一致;菜籽甾醇与甲藻甾醇的比值指示了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种群的历史变化,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加重所导致的赤潮由简单的硅藻赤潮向硅藻甲藻混合型赤潮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