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 第7卷 第1期
1989, 7(1): 1-10.
摘要:
中国铝土矿床98%以上为古风化壳型,少量属红土型.前者分六个亚型,即铝硅酸盐岩古风化壳原地残积(Ⅰa);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准原地堆积(Ⅰb)、异地堆积(Ⅰc)以及异地沉积(湖水)(Ⅰd);Ica古风化壳异地沉积(海相);Ⅰf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准原地堆积(或沉积)—现代喀斯特堆积等六个亚型.ⅠⅠb、Ⅰc三亚型矿床在大气条件下就位,就位以后继续红土化,为此矿层很少层理;矿石中常有渗流管、渗流凝胶.Ⅰd、Ⅰe亚型在水体中沉积,有层理,无渗流管、渗流凝胶.所有铝土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石结构、构造都是含铝岩石红土化风化作用易溶物淋失,难溶的钛、铝、铁质残留的风化壳铝土物质;无水体中结构、构造特征;δ18O‰及δD‰值证为风化物;除Ⅰc外均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
中国铝土矿床98%以上为古风化壳型,少量属红土型.前者分六个亚型,即铝硅酸盐岩古风化壳原地残积(Ⅰa);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准原地堆积(Ⅰb)、异地堆积(Ⅰc)以及异地沉积(湖水)(Ⅰd);Ica古风化壳异地沉积(海相);Ⅰf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准原地堆积(或沉积)—现代喀斯特堆积等六个亚型.ⅠⅠb、Ⅰc三亚型矿床在大气条件下就位,就位以后继续红土化,为此矿层很少层理;矿石中常有渗流管、渗流凝胶.Ⅰd、Ⅰe亚型在水体中沉积,有层理,无渗流管、渗流凝胶.所有铝土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石结构、构造都是含铝岩石红土化风化作用易溶物淋失,难溶的钛、铝、铁质残留的风化壳铝土物质;无水体中结构、构造特征;δ18O‰及δD‰值证为风化物;除Ⅰc外均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
1989, 7(1): 11-28.
摘要:
西雅尔岗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腹地,地理范围为东经88°00′至89°00′,北纬32°40′至33°40′.大地构造位置从属于羌塘地块的玛依岗日一阿木冈基底隆断带.在晚白坚一第三纪时期,受青藏高原整沐抬升的影响,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红色陆屑建造,其基本特征为沉积厚度大、粗粒沉积所占比例高、沉积类型复杂、横向及纵向上相变快、岩石的颜色多为红色及紫色.沉积相类型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湖泊.化石类型卖要为植物〔柏型枝),孢粉和鸟足印化石.反映了在干操气候条件下,快速堆积的沉积特征. 根据对该区岩石学的研究,发现岩石的矿物组合和结构类型皆因成岩作用的影响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矿物组合的变化是由于沉积后附加的陆源机械渗人粘土,在地表条件下不稳定矿物及岩屑的溶解作用以及在成岩过程中自生矿物的形成作用所造成的.导致结构类型改变的原因是(1)机械渗人的碎屑粘土及自生的粘土矿物形成孔隙间的粘土质“成岩杂基”.而这些孔隙在最初沉积时则没有杂基存在;(2)松散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结构颖粒的溶解作用;(3)由于压实及压溶作用而形成粉砂级及其它细小的颗粒;(4)交代作用及重结晶作用.这些成岩过程明显地反映了整个区域岩石的演化历史. 显微镜、扫描电镜的观察以及红外光谱的侧定结果表明该区红层的形成是由于在成岩过程中赤铁矿的沉淀而造成的.在扫描电镜下可清楚地识别出赤铁矿的自生晶形.由此可以断定赤铁矿在其形成过程中显然是起了染色剂的作用.它的形成主要受孔隙水的氧化还原条件所控制,似乎于气候的关系不大,尽管它是产于干旱条件的沉积物中. 基于对该区岩石的成岩作用及成岩历史演化序列的研究,建立了该区沉积后的成岩环境模式,亦即(l)早期的表生成岩浅埋藏环境,该环境明显受到沉积环境、沉积作用控制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2)晚期的成岩深埋藏环境,该环境则主要受地温梯度、压力、温度和孔隙水的地球化学条件的控制.
西雅尔岗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腹地,地理范围为东经88°00′至89°00′,北纬32°40′至33°40′.大地构造位置从属于羌塘地块的玛依岗日一阿木冈基底隆断带.在晚白坚一第三纪时期,受青藏高原整沐抬升的影响,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红色陆屑建造,其基本特征为沉积厚度大、粗粒沉积所占比例高、沉积类型复杂、横向及纵向上相变快、岩石的颜色多为红色及紫色.沉积相类型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湖泊.化石类型卖要为植物〔柏型枝),孢粉和鸟足印化石.反映了在干操气候条件下,快速堆积的沉积特征. 根据对该区岩石学的研究,发现岩石的矿物组合和结构类型皆因成岩作用的影响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矿物组合的变化是由于沉积后附加的陆源机械渗人粘土,在地表条件下不稳定矿物及岩屑的溶解作用以及在成岩过程中自生矿物的形成作用所造成的.导致结构类型改变的原因是(1)机械渗人的碎屑粘土及自生的粘土矿物形成孔隙间的粘土质“成岩杂基”.而这些孔隙在最初沉积时则没有杂基存在;(2)松散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结构颖粒的溶解作用;(3)由于压实及压溶作用而形成粉砂级及其它细小的颗粒;(4)交代作用及重结晶作用.这些成岩过程明显地反映了整个区域岩石的演化历史. 显微镜、扫描电镜的观察以及红外光谱的侧定结果表明该区红层的形成是由于在成岩过程中赤铁矿的沉淀而造成的.在扫描电镜下可清楚地识别出赤铁矿的自生晶形.由此可以断定赤铁矿在其形成过程中显然是起了染色剂的作用.它的形成主要受孔隙水的氧化还原条件所控制,似乎于气候的关系不大,尽管它是产于干旱条件的沉积物中. 基于对该区岩石的成岩作用及成岩历史演化序列的研究,建立了该区沉积后的成岩环境模式,亦即(l)早期的表生成岩浅埋藏环境,该环境明显受到沉积环境、沉积作用控制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2)晚期的成岩深埋藏环境,该环境则主要受地温梯度、压力、温度和孔隙水的地球化学条件的控制.
1989, 7(1): 29-37.
摘要:
新西兰原油形成于白垩—第三纪以至第四纪.形成环境为陆相沼泽和滨—浅海沼泽.姥植比及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反映了高等植物对生油母质的重要贡献.经受生物降解的油苗有海松烷存在.新10原油是受火山热力作用由火山灰夹层中湖相有机质在短期内(更新世)形成的.
新西兰原油形成于白垩—第三纪以至第四纪.形成环境为陆相沼泽和滨—浅海沼泽.姥植比及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反映了高等植物对生油母质的重要贡献.经受生物降解的油苗有海松烷存在.新10原油是受火山热力作用由火山灰夹层中湖相有机质在短期内(更新世)形成的.
1989, 7(1): 39-47.
摘要:
本文从酒西盆地实际资料出发,认为该区泥岩欠压实和异常地层压力主要起因于压实不平衡和烃类形成作用.指出该区异常压力可成为石油运移的动力,运移相态主要呈烃相,微裂隙可能为初次运移的主要通道.最后计算并比较了各油藏临界油柱高和二次运移条件,定量地研究了白东—单北水动力油藏中水动力的作用.
本文从酒西盆地实际资料出发,认为该区泥岩欠压实和异常地层压力主要起因于压实不平衡和烃类形成作用.指出该区异常压力可成为石油运移的动力,运移相态主要呈烃相,微裂隙可能为初次运移的主要通道.最后计算并比较了各油藏临界油柱高和二次运移条件,定量地研究了白东—单北水动力油藏中水动力的作用.
1989, 7(1): 49-59.
摘要:
充填于北天山晚古生代优地槽内的中石炭统由下部蛇绿岩套和上部复理石组成.复理石是由暗色火山碎屑浊积岩组成.它在垂向上具有粒度和层厚规律性变化的特点.并且还具有两个向上变细减薄的辫状水道充填、废弃层序,表明浊积岩的沉积作用受控于浊积扇体系.火山碎屑浊积岩底痕构造不发育,这可能是它们与再沉积的陆源碎屑浊积岩的区别之一.经化学分析,岩石组合系数(δ)小于3.3属钙碱系列.复理石相中发现了8种遗迹属,它们均包括于与浊流有关的深海环境的Nereites遗迹相中.
充填于北天山晚古生代优地槽内的中石炭统由下部蛇绿岩套和上部复理石组成.复理石是由暗色火山碎屑浊积岩组成.它在垂向上具有粒度和层厚规律性变化的特点.并且还具有两个向上变细减薄的辫状水道充填、废弃层序,表明浊积岩的沉积作用受控于浊积扇体系.火山碎屑浊积岩底痕构造不发育,这可能是它们与再沉积的陆源碎屑浊积岩的区别之一.经化学分析,岩石组合系数(δ)小于3.3属钙碱系列.复理石相中发现了8种遗迹属,它们均包括于与浊流有关的深海环境的Nereites遗迹相中.
1989, 7(1): 71-80.
摘要:
本文研究了桩西洼陷下第三系沙三下段储层.通过研究.作者认为沙三下砂体为水下扇,属重力流沉积.砂体成因机制以高密度的“颗粒流—碎屑流”混合型为主,水下扇划分为6个微相,辫状水道微相是最好的储集层.
本文研究了桩西洼陷下第三系沙三下段储层.通过研究.作者认为沙三下砂体为水下扇,属重力流沉积.砂体成因机制以高密度的“颗粒流—碎屑流”混合型为主,水下扇划分为6个微相,辫状水道微相是最好的储集层.
1989, 7(1): 81-89.
摘要:
3701铀矿床赋存于L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泥盆系灰岩中.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及喜山期.根据铀—铅同位素体系演化特征以及硫、氧、碳同位素组成资料表明,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是多源的,它们来自成矿围岩及花岗岩;矿液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成矿过程经历了围岩成岩阶段铀的预富集、花岗岩侵入时地层中铀的活化转移和增值,围岩吸咐从花岗岩中淋出的铀.以及与燕山期、喜山期构造运动有关的热水溶液改造成矿作用.因此,它属多源、热液改造的层控铀矿床.
3701铀矿床赋存于L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泥盆系灰岩中.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及喜山期.根据铀—铅同位素体系演化特征以及硫、氧、碳同位素组成资料表明,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是多源的,它们来自成矿围岩及花岗岩;矿液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成矿过程经历了围岩成岩阶段铀的预富集、花岗岩侵入时地层中铀的活化转移和增值,围岩吸咐从花岗岩中淋出的铀.以及与燕山期、喜山期构造运动有关的热水溶液改造成矿作用.因此,它属多源、热液改造的层控铀矿床.
1989, 7(1): 91-99.
摘要:
本区太原组和山西组为一套过渡环境的沉积.太原组为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环境.区内主要煤层的聚煤特征为太原组中的15、9及8号煤层均为层位稳定.厚度较大的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山西组的6号煤层为层位较稳定.厚度有些变化的较稳定部分可系煤系.
本区太原组和山西组为一套过渡环境的沉积.太原组为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环境.区内主要煤层的聚煤特征为太原组中的15、9及8号煤层均为层位稳定.厚度较大的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山西组的6号煤层为层位较稳定.厚度有些变化的较稳定部分可系煤系.
1989, 7(1): 101-108.
摘要:
本文根据高岭岩的分布、产状、厚度、层位的稳定性和成分的单一性,特别是少量残余的β石英、高透长石和锆石等原生矿物组合及其标型特征和痕量元素的含量,论证高岭岩的物源,并探讨其形成过程.
本文根据高岭岩的分布、产状、厚度、层位的稳定性和成分的单一性,特别是少量残余的β石英、高透长石和锆石等原生矿物组合及其标型特征和痕量元素的含量,论证高岭岩的物源,并探讨其形成过程.
1989, 7(1): 109-116.
摘要:
马兰黄土平均沉积速率为0.078毫米/年.但又可分为三个沉积速率层段,即上部中等,中部最大,下部最小.沉积速率的变化与黄土颗粒粒径有关.粒度粗,分选好.沉积速率最小.反之.沉积速率则大.更重要的是,沉积速率受控于古气候的演化.气候愈旱干、寒冷.沉降黄土的次数增多.沉积速率就愈大.相反.暖湿气候则不利于黄土沉积.黄土—古土壤系列反映了这期间气候韵律和黄土沉积速率的关系.
马兰黄土平均沉积速率为0.078毫米/年.但又可分为三个沉积速率层段,即上部中等,中部最大,下部最小.沉积速率的变化与黄土颗粒粒径有关.粒度粗,分选好.沉积速率最小.反之.沉积速率则大.更重要的是,沉积速率受控于古气候的演化.气候愈旱干、寒冷.沉降黄土的次数增多.沉积速率就愈大.相反.暖湿气候则不利于黄土沉积.黄土—古土壤系列反映了这期间气候韵律和黄土沉积速率的关系.
1989, 7(1): 117-125.
摘要:
近年发展起来的三维全扫描荧光光谱主要由硬件PE650—40荧光分光计,PE—3600数据站和PE—660打印画图机和专用“SCANR”软件组成.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在220—600nm范围内进行全自动,交替,连续地扫描,以发射/激发波长和荧光强度的三维全扫描荧光光谱图,以及它们的等高线图来描述测量结果,用该项新技术研究东海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炷浓度和它们的环数分布特征,还讨论了具有典型陆源高等植物特征的苝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自长江入海陆源物随远离河口递减,在东经123°以西附近出现最高浓度值.
近年发展起来的三维全扫描荧光光谱主要由硬件PE650—40荧光分光计,PE—3600数据站和PE—660打印画图机和专用“SCANR”软件组成.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在220—600nm范围内进行全自动,交替,连续地扫描,以发射/激发波长和荧光强度的三维全扫描荧光光谱图,以及它们的等高线图来描述测量结果,用该项新技术研究东海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炷浓度和它们的环数分布特征,还讨论了具有典型陆源高等植物特征的苝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自长江入海陆源物随远离河口递减,在东经123°以西附近出现最高浓度值.
1989, 7(1): 127-134.
摘要:
本文根椐钻孔、孢粉、微体古生物和14C测年等分析资料.探讨了第四纪以来辽东湾滨岸沉积特征、沉积层序、沉积环境及大小凌河扇形地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在构造抬升的辽东湾东西两侧的低山丘陵区第四纪地层不发育;中部沉降的下辽河平原区堆积了巨厚的第四纪地层,成为辽宁地区第四系发育的中心.第四纪以来主要以陆相的河湖沉积环境为主,大小凌河扇形地的演变基本反映了该区沉积环境的变化.
本文根椐钻孔、孢粉、微体古生物和14C测年等分析资料.探讨了第四纪以来辽东湾滨岸沉积特征、沉积层序、沉积环境及大小凌河扇形地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在构造抬升的辽东湾东西两侧的低山丘陵区第四纪地层不发育;中部沉降的下辽河平原区堆积了巨厚的第四纪地层,成为辽宁地区第四系发育的中心.第四纪以来主要以陆相的河湖沉积环境为主,大小凌河扇形地的演变基本反映了该区沉积环境的变化.
1989, 7(1): 135-142.
摘要:
珠江口盆地第一次大规模海侵,发生在晚渐新世末期的陆架沉降过程中,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陆相断陷湖盆,逐渐向半封闭的海盆转化.由于盆地与广海之间的通道较狭窄,造成了半封闭浅海内较强烈的潮汐作用,潮汐砂体十分发育,其中下中新统沉积早期(下珠江组)的水下潮汐三角洲砂体是在盆地水域不断扩大背景下.在涨潮流与退潮流的频繁作用下,于潮汐通道附近的三角区域内建造起来的.水下潮汐三角洲主要由潮汐砂坝(砂脊)构造,为多套向上变粗的韵律层,其结构、构造有别于河砂和海滩砂.本文论述了水下潮汐三角洲发生、发展与消亡的兴衰史,并对其沉积特征进行了描述.
珠江口盆地第一次大规模海侵,发生在晚渐新世末期的陆架沉降过程中,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陆相断陷湖盆,逐渐向半封闭的海盆转化.由于盆地与广海之间的通道较狭窄,造成了半封闭浅海内较强烈的潮汐作用,潮汐砂体十分发育,其中下中新统沉积早期(下珠江组)的水下潮汐三角洲砂体是在盆地水域不断扩大背景下.在涨潮流与退潮流的频繁作用下,于潮汐通道附近的三角区域内建造起来的.水下潮汐三角洲主要由潮汐砂坝(砂脊)构造,为多套向上变粗的韵律层,其结构、构造有别于河砂和海滩砂.本文论述了水下潮汐三角洲发生、发展与消亡的兴衰史,并对其沉积特征进行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