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朝屹, 夏青松, 杨鹏, 何成其, 刘芳兰, 卿山.
川西—川北地区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岩流体特征分析及复合成岩环境重建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21
|
[2] |
牟传龙, 王秀平, 王启宇, 王远翀.
关于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盒8段储层成岩相的再认识
. 沉积学报,
2016, 34(2): 346-35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13
|
[3] |
罗 忠.
层序界面对砂岩成岩作用及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河露头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07, 25(6): 903-914.
|
[4] |
漆滨汶.
山东省牛庄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1): 99-109.
|
[5] |
李斌, 孟自芳, 李相博, 卢红选, 郑民.
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4): 574-583.
|
[6] |
刘成林, 焦鹏程, 王弭力, 杨智琛, 李树德, 陈永志.
罗布泊第四纪含盐系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2): 240-246.
|
[7] |
马艳萍, 刘立.
大港滩海区第三系湖相混积岩的成因与成岩作用特征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07-614.
|
[8] |
岳乐平, 邱占祥, 颉光普, 邱铸鼎, 张莉, 张云翔, Heller F.
兰州盆地永登剖面记录的第三纪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83-687.
|
[9] |
顾家裕, 方辉, 贾进华.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辫状三角洲砂体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17-523.
|
[10] |
刘志飞, 王成善.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第三纪风火山群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1, 19(1): 28-36.
|
[11] |
王冠民.
西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多巴组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49-354,368.
|
[12] |
王琪, 史基安, 薛莲花, 陈国俊.
碎屑储集岩成岩演化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特征——以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84-590.
|
[13] |
江文荣, 周雯雯.
珠三坳陷成岩作用与油气聚集
. 沉积学报,
1998, 16(4): 91-97.
|
[14] |
刘志飞, 王成善.
西藏日喀则地区早白垩世恰布林组辫状河—扇三角洲沉积
. 沉积学报,
1998, 16(3): 6-13.
|
[15] |
朱莲芳.
中国天然气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成岩模式
. 沉积学报,
1995, 13(2): 140-149.
|
[16] |
吉磊.
西藏岗巴地区始新统遮普惹组的沉积微相和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88-95.
|
[17] |
陈荣坤.
稳定氧碳同位素在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94, 12(4): 11-21.
|
[18] |
祝仲蓉, J.Chappell, J.Marshall.
巴布亚新几内亚合恩半岛晚第四纪上升珊瑚礁造礁珊瑚的成岩历史
. 沉积学报,
1992, 10(1): 133-145.
|
[19] |
王英华.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沉积学报,
1992, 10(3): 85-95.
|
[20] |
韩征, 余素玉.
滇西宁蒗—丽江地区泥盆系白云岩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90, 8(2): 5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