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沉积学报》2021年出版“碳酸盐岩沉积地质” 专辑约稿启事

发布日期: 2020-11-26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各位专家:

碳酸盐岩是沉积学领域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具有盆内成因、强生物(或生物化学)依赖性及成岩敏感性等特征,是研究区域地质及全球气候、环境演化的良好载体,也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储集体、许多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宿主及工业建设原材料。地质历史时期我国华南、华北、塔里木、青藏等地区发育大量海相、湖相碳酸盐岩;南海、青藏等地区发育现代海相、湖相碳酸盐沉积物;羌塘盆地、九寨沟、腾冲等地区发育大量钙华沉积。这些沉积记录为研究碳酸盐沉积(岩)的沉积地质相关科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近几十年来,随着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革新,国内外学者基于对现代碳酸盐沉积物和古代碳酸盐岩的大量研究,在全球气候-海洋变化、微生物介导碳酸盐沉积、生物矿化、碳酸盐工厂、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模式、碳酸盐台地发育与沉积动力演化、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包括白云石化作用)、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新认识。碳酸盐沉积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碳循环)、碳酸盐岩成岩改造以及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是沉积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微生物碳酸盐岩,碳酸盐工厂运行机制与演化趋势,碳酸盐岩沉积的古气候、古海洋约束与反馈机制,大数据与碳酸盐岩沉积,以及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是目前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的热点。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沉积学研究的发展进程,《沉积学报》特邀客座主编陈洪德教授、陈代钊教授、文华国教授、陈吉涛研究员将于2021年在本刊组织碳酸盐岩沉积地质专辑就碳酸盐岩沉积的基础理论及其地质应用撰文讨论,将今论古,古今结合,以期开拓新的研究思路,加强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助力中国沉积学的发展我们真诚邀请您及您的课题组向本期碳酸盐岩沉积地质专辑投稿。

专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碳酸盐工厂与微生物介导及生物矿化

2现代碳酸盐沉积过程

3碳酸盐岩沉积相与碳酸盐台地发育动力学

4智能碳酸盐岩古地理重建

5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白云石化作用

6碳酸盐岩沉积-成岩过程的定量数值模拟

7碳酸盐岩水-岩反应与实验模拟

8)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保持机制

9)非海相碳酸盐沉积与古气候意义;

10)碳酸盐沉积-成岩研究的新技术;

11)其他

征稿要求:

1)论文形式:研究论文,综述文章;

2)论文应属于作者的原创成果,数据真实可靠,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谢绝一稿多投;

3)论文内容需具有创新性及一定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4)论文各部分完整,论文格式请参考《沉积学报》投稿须知;

5)作者承担录用稿件的版面费;

6)投稿地址:www.cjxb.ac.cn(注明碳酸盐岩沉积地质专辑收稿截止日期为2021年2月28日

7)如果您有意投稿,请在近期内(2020年12月20日前)把你文章类型以及文章初步的题目发给本专辑特邀客座主编

特邀主编联系方式:

陈洪德:Email: chd@cdut.edu.cn; TEL: 13518178788

陈代钊:Email: dzh-chen@mail.iggcas.ac.cn; TEL: 13651070696

文华国:Email: wenhuaguo08@cdut.cn; TEL: 13880076077

陈吉涛Email: jtchen@nigpas.ac.cn; TEL: 18705167898

编辑部联系方式:

E-mailcjxb@lzb.ac.cn

Tel0931-8264231

QQ165183597

微信:chenjixuebao






请将此约稿启事转发给您相关同事!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0-11-26 阅读次数: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