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40卷 第2期
2022, 40(2): 281-2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55
摘要:
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已发展成为地质科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且具有强大的社会需求。通过总结1987—2020年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学科的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的申报和资助特点,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分析结果显示:“八·五”和“十二·五”期间,该领域申报项目数量较大,获得批准资助的项目总数迅速增高,表明该时期是我国在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领域内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该学科基金的申报方向主要分为3大类:基础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应用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及交叉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十四·五”期间:1)基础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的方面更加注重古环境和古气候等研究;2)应用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的研究在大地构造—沉积上继续占据优势,在沉积成矿上,也会继续发展增强;3)交叉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类的申报更加侧重于碳酸盐岩沉积和生物沉积,其次,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沉积学上的应用也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的方向和领域。
2022, 40(2): 292-31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08
摘要:
层序地层学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颇为关注的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沉积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碎屑岩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源于海相盆地,是在被动大陆边缘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上凝练而来的,至今已经历了约5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梳理了深海碎屑岩层序过去50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进展(包括1970—2000年的经典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学、2000—2010年的陆架边缘层序地层学研究、和2010—2020年的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学标准化);讨论了当前深海碎屑岩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2022, 40(2): 319-33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37
摘要:
鲕粒岩在古气候、古环境,以及古海洋领域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然而学术界对于鲕粒成因目前仍没有统一认识。近年来,随着鲕粒形成过程中微生物诱导矿化证据的不断丰富,广为接受的“无机成因”观点正不断受到挑战。本论文从历史和当前视角,回顾了从“藻类参与”到“细菌参与”,以及现在“有机矿化过程”在微生物成因鲕粒研究方面的历程,对鲕粒形成的地球生物学过程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着重介绍了鲕粒形成的各类生物—化学模型。但是这些模型能否解决所有鲕粒的成因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工作的检验。考虑到现阶段关于鲕粒成因的认识仍然存在非常大的争议,研究某些特定类型鲕粒的形成机制可为探究鲕粒成因之谜提供一个突破口,而具有条带状纹层结构的Kalkowsky型鲕粒则最有可能存在微生物参与。这是由于Kalkowsky型鲕粒一般以贫有机质和富有机质纹层的交替出现为特征,这与Robert Burne所述的“规则纹层状叠层石”或Robert Riding所述的“混合结构叠层石”特征非常相近,可能意味着它们具有相似的成因。富含有机质的纹层状(或带状)鲕粒虽然在现代巴哈马碳酸盐沉积环境中很少见,但在其他地区和地史记录中较为常见,通过对这种与叠层石特征非常相似的鲕粒进行研究可为了解这类鲕粒纹层形成的有机矿化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022, 40(2): 335-34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19
摘要:
白云岩成因机理一直是地质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微生物诱导沉淀白云石模式是对“白云岩问题”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微生物作用能显著改善邻近水体化学条件,形成利于白云石沉淀的微环境;另一方面,微生物及代谢产物为白云石沉淀提供成核位点。两者共同克服低温白云石沉淀的动力学障碍。但对于古老地层而言,判识白云石是否为微生物成因具有难度,目前依然缺乏强有力的手段予以约束。基于特殊微观形貌的判识方法,要谨慎使用,需综合评判。大量的证据表明,水化学条件和水文学条件是影响白云石沉淀的关键。虽然,现今白云石的分布环境不能与地质历史时期相对比,前寒武时期微生物白云石发育的环境可能比现今广泛的多,其微生物诱导白云石的规模也可能相当巨大。但截至目前,微生物作用对于古老白云岩的贡献还难以得到有效评估,故其对于解释地质历史时期规模性白云岩的形成还存在不少挑战。即便如此,毫无疑问的是,微生物活动能广泛促进超高镁方解石和原白云石等潜在中间产物的生成,因此其必然有利于白云石的形成。
2022, 40(2): 350-35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35
摘要:
关于白云岩成因,前人提出了多种机理,但许多机理并没有过硬的证据,难以令人信服。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白云石借助微生物的作用在常温下可以沉淀出来,形成微生物白云岩。模拟实验证明了这种机理的正确性。微生物白云岩的发现表明,自然界中可以存在原生白云岩,因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实验表明,多种微生物可形成白云岩。文章主要描述了其中4类已在自然界中发现且资料较丰富的微生物白云岩的形成机理:厌氧硫酸盐还原菌形成白云岩的机理、甲烷氧化菌形成白云岩的机理、厌氧甲烷生成菌形成白云岩的机理、喜氧喜盐菌形成白云岩的机理。详细阐述了每种机理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数据等,以便读者不用查阅原文就能掌握其核心内容和资料,并激发读者的思考;尤其总结出了各类微生物白云岩的识别标志,同时指出了微生物白云岩形成机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2022, 40(2): 360-37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11
摘要:
确定沉积时代及重建成岩过程仍然是目前年代学领域亟需攻关的科学问题。综述了适用于沉积岩定年的传统长周期同位素方法,系统地回顾了沉积岩中广泛发育的自生矿物海绿石、伊利石、钾长石和方解石年代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它们在沉积地层定年、恢复盆地热流史、沉积矿床间接定年、确定油气注入时间、确定脆性断层活动时间、确定古地磁重磁化事件等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需要攻关的方向,为我国沉积岩年代学的发展抛砖引玉。
2022, 40(2): 380-39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29
摘要:
时间序列分析法是米兰科维奇旋回(米氏旋回)研究的主要方法。它利用数学变换对地层数据序列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识别地质记录中天文驱动形成的旋回信号,为年代校准、地层划分和古气候研究等提供重要依据。针对米氏旋回研究中时间序列分析法的主要步骤,分别从地层序列的数据类型、天文检验及天文调谐等三方面,阐述了现有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了其优势和局限性。在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米氏旋回研究中,不同地层序列数据对天文轨道驱动和非天文噪声的响应具有差异性,综合利用多种数据指标中蕴含的地质信息有助于减小旋回分析中的不确定性;近年来涌现的新型天文检验和调谐方法促进了米氏旋回分析向定量化方向发展,但这些新方法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及改进。未来的工作中,地层数据序列的定量评价、多数据类型的信息优化等方面仍值得深入研究;面对多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有效整合现有方法的同时,也需要引入新方法和新思路。
2022, 40(2): 396-4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31
摘要:
牙形刺是寒武系至三叠系海相地层里常见的磷酸盐质古生物化石,具有分布较广、易于保存等优势,其氧同位素可用于重建同时期海水温度,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从牙形刺基本特征、氧同位素古温度计原理、氧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等方面,对牙形刺氧同位素古温度计的基本特点和原理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牙形动物生物习性、成岩作用改造、量化计算方式等多种因素对牙形刺氧同位素定量重建古海水温度的潜在影响。目前,牙形刺氧同位素古温度计在古海水温度重建、牙形动物生物习性研究、及古地理格局重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重要应用,相关研究成果极大促进了我们对深时环境和生物演化的认识。未来,深入研究牙形刺磷酸盐氧同位素与同时期海水的分馏机理、精细厘定牙形动物关键属种的生物习性、有效评估成岩作用对牙形刺氧同位素组成改造程度,并充分考量特定时期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将有助于牙形刺氧同位素古温度计在古海洋、古环境和古生物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2, 40(2): 410-42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24
摘要:
基于川东北元坝西地区10口钻井的须二下亚段砂岩物性测试数据,结合铸体薄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和压汞测试等手段,分析了致密砂岩储层的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元坝西须二下亚段砂岩为低孔中低渗储层,孔隙度为0.99%~10.53%,渗透率为(0.003 6~1.41)×10-3 μm2,孔渗关系表现为“分层”特征,根据孔渗关系可划分出低孔中渗储层,低孔低渗储层和特低孔低渗储层3种类型储层。不同类型储层的砂岩物性受沉积条件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沉积条件决定了砂岩岩石学特征,进而对成岩作用产生重要影响;成岩作用的非均质性最终决定了储层物性的差异。不同类型储层砂岩在垂向上表现出强烈的成岩非均质性,发育岩屑溶蚀段(绿泥石膜胶结段)—硅质胶结段—方解石胶结段的成岩组合序列。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发育强烈溶蚀作用河道砂体中部的中粒(长石)岩屑砂岩中。此项研究结果能更好地进行深层致密砂岩甜点预测,指导四川盆地深层致密砂岩气的勘探。
2022, 40(2): 422-43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7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分布有大面积致密砂岩储层。鄂北地区杭锦旗探区和大牛地气田储层的埋藏—成岩作用具较大差异性。两者的对比性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致密砂岩的成储过程。运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储层测试方法明确了两者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发育特征。研究表明:埋深差异、断裂作用和后期抬升作用导致两者储层的成岩阶段分别为中成岩A1期和中成岩B期。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北杭锦旗探区储层中发育广泛的高岭石胶结,长石含量约10%。孔隙以长石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加之张裂缝的沟通作用,孔隙条件较好,属“隆起区长石溶蚀增孔—张裂缝沟通孔隙”的形成机制。断裂以南的杭锦旗探区储层和大牛地气田相似。大牛地气田储层持续埋深,成岩演化程度高,长石溶蚀殆尽。孔隙条件较差,孔隙主要以岩屑溶孔和微孔隙为主,属“斜坡深埋区岩屑溶蚀增孔”的形成机制。
2022, 40(2): 435-44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4
摘要:
海底扇是由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海底沉积体。其分类学和相模式研究表明,海底扇主要由海底水道、溢岸及朵叶体等沉积单元构成。然而古代和现代海底扇沉积均无法由单一的通用相模式进行解释。以粒度差异所建立的相模式类型涵盖了多方面信息,相对简单实用。海底扇的触发机制主要包括海底沉积物失稳、洪水型异重流、海洋动力过程及复合成因机制等类型。海底扇的主导流体类型(碎屑流与浊流)、海底地貌形态(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及海洋动力条件(底流作用)深刻影响了海底扇的沉积作用、平面形态及空间组合特征,整体上分为三类。其中,浊流沉积主导的海底扇在非限制性海底环境中主要表现为扇状或指状形态,在限制性海底环境中则直接受控于盆地的地貌形态;碎屑流沉积主导的海底扇以块体搬运为特征,平面上表现为舌状和叶状展布形态;底流与重力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混合型海底扇朵叶体沿底流流向侧向偏转,部分受底流改造沉积形成孤立漂积丘状形态。海底扇沉积物记录了环境信号从“源”到“汇”传输效率和保存程度,对构造变形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人类世以来的现代海底扇沉积物同时也是深海微塑料、陆源有机碳的重要储库,定量评估其丰度特征对于环境评价、污染治理与管控及全球碳循环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022, 40(2): 450-46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35
摘要:
硅质岩形成于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具有重要的构造—气候—成岩指示意义。我国硅质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海相地层,陆相硅质岩虽分布广泛但研究却很薄弱,成因解释由于借鉴海相燧石经验,以地球化学分析为首要手段,结论存在片面性和单一性,可能会引起古老大陆重要气候—构造—环境信息的遗漏缺失。国内外陆相硅质岩全面调研表明,陆相燧石主要存在三种成因类型,包括准同生燧石、埋藏成岩燧石和表生成岩硅结岩,各类燧石岩石矿物学特征不同,具有独特的古气候—古地理指示意义,因此精细的岩石—矿物学分析是辨别陆相燧石的首要手段。蒸发背景和pH变化是三类陆相燧石硅质溶解、沉降和交代的主要原因,且陆相燧石可以当作一类特殊蒸发岩。
2022, 40(2): 465-47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43
摘要:
沉积后尚未固结的砂体在外部动力的干扰下容易发生液化,形成沙火山、液化砂岩脉等沉积构造,地震是触发液化的最常见动力。在河床现代沉积中发现大量的沙火山构造,其产生过程虽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条件却在盆地特殊构造部位可以满足,分析其特征、演化及动力可以为震积岩及其他成因软沉积变形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规模及对应特征的沙火山处于演化的不同阶段,规模较小、火山口较小、无溢流通道、火山口涌出水流浑浊的沙火山处于生长阶段,水体变清、溢流通道产生是沙火山进入消亡阶段的标志;沙火山产生之后,逐步具备体积规模增大、涌出水流变清、溢流通道产生、沙火山口增大、沙火山改造后再沉积等特征;提出地震、断层活动时,当母岩单元与地表压力存在压力差、足够突破上覆岩层薄弱带的条件下,便可以形成沙火山构造,而低压力差形成的沙火山存在可能更具有普遍性。
2022, 40(2): 473-48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03
摘要: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距今约201 Ma)是地球历史上的关键时期,中大西洋火成岩省(Central Atlantic magmatic province,CAMP)快速地侵位和喷发,给全球的表生系统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其中之一是被广泛报道的同期野火事件。但此前的报道多集中在CAMP直接作用范围区内,对其是否具有全球性,以及是否是受CAMP的因果影响还存有争论。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陆相三叠系—侏罗系界线的郝家沟剖面,进行系统地采样和测试分析发现:该剖面三叠系—侏罗系界线附近地层存在燃烧成因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异常高值,并且与地层中指示CAMP侵位或喷发的Hg/TOC高峰值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全球首个对CAMP活动区外的高纬度陆相地层中三叠纪—侏罗纪之交野火记录的报道。通过与全球其他三叠系—侏罗系典型剖面的综合对比,推论CAMP活动与野火事件频率急剧地升高具有因果关系,但并非直接火源点燃的关系;推断野火频率激增可能是全球性事件,并预测在全球更广的范围内相应地层中也可观测到类似现象。
2022, 40(2): 484-49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33
摘要:
受热带季风气候和周边陆源输入的影响,低纬泰国湾海—陆相互作用强烈,是研究海洋沉积有机碳与陆源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等气候环境变化响应关系的理想区域。通过对泰国湾泥质区T43柱样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稳定碳同位素(δ13C)以及粒度等指标的分析,基于210Pb建立的高分辨年代地层框架,重建了该区百年来有机碳的沉积记录,并初步探讨其对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该区沉积有机碳来源为海陆混合源,以海洋自生有机质为主。TOC的垂向分布与TN、δ13C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有机碳和氮来源较一致,TOC含量随陆源有机质的增加而增加。δ13C显示沉积柱底部有机质以海源贡献为主,随后陆源有机质的贡献逐渐增加。沉积通量以及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在1960年之后总体呈降低的趋势,这可能与周边流域建坝等人类活动导致的入海泥沙量减少有关;然而,自1980年以来,δ13C显示出陆源有机碳贡献又明显增大,这可能与近些年来降雨的增强及沿岸侵蚀作用的加剧有关。
2022, 40(2): 494-50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99
摘要:
中亚热带地区的风尘加积型红土是中国南方第四纪环境研究的重要陆相沉积载体。许多典型剖面自0.4 Ma以来红化和网纹化程度明显减弱,气候趋于干凉,物源尚有近源、远源、远近混合源等说法。以九江地区JL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重矿物组成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重点探讨该沉积剖面第⑥~⑧层加积型红土(底界年龄0.44 Ma)物源问题,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JL剖面第⑥~⑧层属黄棕色土沉积,黄棕色土、网纹黄棕色土两类样品共鉴定出19种重矿物。22个样品均以不透明矿物为主,含量>50%;其次是锆石、金红石、锐钛矿、电气石、绿帘石、辉石等常见矿物。2)黄棕色土和网纹黄棕色土的极稳定、稳定矿物含量以及矿物成熟度ZTR和石榴子石指数GZi值分别为52.49%和52.88%,32.22%和41.49%,47.53和72.73,0.10和0.06,与可能的远程物源北方黄土(17.77%、19.21%、8.42、0.47)存在明显差异,而与长江沿岸风成砂样品(55.93%、20.15%、43.65、0.02)相似性更大。两类样品物源指数PI、与长江沉积物的相似度指数cosθ值分别为0.73和0.70、0.76和0.74,均支持长江源的结论。3)典型样品年龄峰多且分布范围广,70~130 Ma、200~300 Ma、390~570 Ma、680~870 Ma、870~3 013 Ma等年龄峰与长江沉积物相应年龄峰吻合度高,而<65Ma、150~200 Ma年龄段锆石多出现在黄棕色土样品中,且可能与秦岭造山带的贡献有关,但贡献不显著。JL剖面0.44 Ma以来加积型红土近源物质贡献为主,粉尘主要源自长江谷地裸露的河漫滩。4)与JL剖面粉砂粒级稳定元素地球化学物源示踪结果混合源并不完全一致,可能意味加积型红土的物源有粒级效应。重矿物及碎屑锆石年龄更好地示踪了>20 μm组分的物质来源及贡献,不排除北方物源贡献的可能性,其贡献量可能富集于4~20 μm组分。
2022, 40(2): 508-52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91
摘要:
通过对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的C-P19柱状样沉积物进行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和古地磁分析,建立了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并结合粒度组分和黏土矿物分析,揭示了沉积物中蕴含的物源和古气候信息。古地磁结果表明,C-P19柱状样的底界年龄小于1.072 Ma,为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沉积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沉积速率分别为4.0 mm/kyr(约1~0.78 Ma)和3.6 mm/kyr(0.78 Ma~至今)。粒度和黏土矿物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沉积物类型以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少部分为黏土质粉砂;黏土矿物组成中伊利石+绿泥石的平均含量高达70%。利用SPSS对粒度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研究区的粗颗粒物质来源主要为帕里西维拉海盆内或周围海脊的火山岛弧碎屑物质,细颗粒组分主要来自亚洲大陆风尘。利用2~4 μm沉积物粒度组分百分含量和(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的比值作为替代指标反映了研究区亚洲风尘物质贡献比例的波动,进而揭示了1 Ma以来风尘源区气候干湿程度以及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演变过程。
2022, 40(2): 525-53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3
摘要: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T06岩心样品中木质素的测定,依据木质素参数对古环境、古气候的指示作用,探究了陆源有机碳在该区域的沉积记录,以及8.8 ka B.P.以来浙闽沿岸在不同历史环境下有机物的输送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东海内陆架海域东亚冬季风驱动的水动力输送对沉积物中木质素酚类单体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参数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反之,木质素含量及其相关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东亚冬季风的变化,可能是重建东亚冬季风的可靠指标。本研究还发现,木质素相关参数剧烈波动的“50年”时期,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和长江流域洪水不断,导致大量非木本被子植物残渣和表层土壤的输入,并最终在水动力和洋流作用下沉积埋藏。
2022, 40(2): 534-54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76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环西—彭阳南段地区长8段沉积以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为主,其储层品质明显受沉积微相控制。基于岩芯观察、薄片观察、压汞及常规测井等资料分析,将研究区长8段划分为5个小层,并对其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越岸、分流间湾三种微相,其中分流河道构成了主要的砂体骨架,呈南西—北东向分布。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越岸沉积物性次之,分流间湾物性最差。与之相对应,研究区储层可划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其中储层质量最好的I型主要位于河道中部,质量最差的IV型对应分流间湾。试油资料也进一步证实沉积微相控制研究区储层质量的差异,基于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可实现储层平面分布规律预测。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沉积储层精细评价乃至油气勘探开发综合研究奠定基础。
2022, 40(2): 547-5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5
摘要:
分子标志化合物在前寒武纪古海洋生命演化和古环境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华北克拉通宣隆坳陷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黑色页岩中检测到一系列典型分子标志化合物,其特征表现为明显的“UCM”鼓包,高丰度的甲基支链烷烃、C24四环萜烷、C19-C2013β(H),14α(H)-三环萜烷、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以及四类重排藿烷化合物,甾烷系列化合物的缺失,其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明显不同于显生宙沉积物。甾烷系列化合物缺失可能是异养微生物转化和降解的结果,不能否定真核藻类在14亿年前古海洋的局部繁盛,但生物群落仍以原核生物为主。
2022, 40(2): 557-57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36
摘要:
近年来,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哈日凹陷发现了多种类型油气藏,证实其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该凹陷油气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特别是对多类型油气藏的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认识不足,限制了对油气分布规律的科学预测,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程。基于对各类型油气藏的剖析,探讨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预测油气分布,分析勘探方向,以期为该区的勘探决策和勘探部署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哈日凹陷白垩系发育白云质泥岩生物气藏、灰质泥岩气藏、灰质泥岩油藏、砂岩油藏、砂岩气藏、火山岩气藏等多种类型油气藏,他们以银根组、巴音戈壁组二段和巴音戈壁组一段烃源岩为主力烃源岩,具有“近源成藏”和“源内成藏”的特征。油气藏呈现“油藏与气藏共存、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共生、构造与岩性油气藏均有发现”的特征。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表明,缺乏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是导致油气藏具有“近源成藏、源内成藏”的主要原因,凹陷不同构造位置主力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差异使得油气具有“浅油深气”的分布特征,多类型有效储层的发育造就“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的局面。预测出研究区各类油气藏的累计含油气面积381 km2,指出灰质泥岩气藏作为提交储量的现实领域为下步勘探的主攻方向、砂岩油藏作为扩大勘探成果的潜在领域为下步勘探的次要方向、火山岩气藏和灰质泥岩油藏作为多类型油气藏联合勘探的有益补充为下步勘探的兼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