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通过对8条露头剖面沉积体的几何形态、厚度、岩性、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及沉积韵律的详细描述、测量和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和Miall提出的岩相划分标准[1,7,22⁃23],总结认为山西大同侏罗系云冈组砂质辫状河主要发育10种典型的岩相类型。即:块状层理砂砾岩相(GSm)、块状层理中粗砂岩相(Sm)、槽状交错层理含砾粗砂岩相(SGt)、槽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St)、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Sp)、冲刷充填含砾中粗砂岩相(SGe)、平行层理砂岩相(Sh1)、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Sh2)、薄层状细粉砂岩相(Fl)和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Fm),详细内容见表1。
岩相类型 岩相代码 岩性 沉积构造 详细描述 发育剖面 块状层理砂砾岩相 GSm 灰色、灰绿色砂砾岩 块状层理 厚30~60 cm,层理界面模糊,无粒序特征,砾石具有一定的定向排列趋势,反映了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砂砾质沉积物快速搬运、卸载、堆积的过程(图2a) 5、6号 块状层理中粗砂岩相 Sm 灰色、灰棕色中粗砂岩 块状层理 厚40~100 cm,底部与块状泥岩相呈突变接触,反映了明显的相带转变的结果(图2b) 2号 槽状交错层理含砾粗砂岩相 SGt 灰色、灰绿色含砾粗砂岩 槽状交错层理 纹层界面明显,层系界面之间夹角较大,介于18°~30°,单个纹层厚度0.5~3.0 cm,反映了强水动力条件下碎屑物质供给充足,快速卸载、沉积的结果(图2c) 2~7号 槽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 St 灰色、灰棕色中粗砂岩 槽状交错层理 纹层界面明显,倾角介于0°~6°,单个纹层厚0.5~2.0 cm,通常和槽状交错层理含砾粗砂岩相(SGt)伴生,反映了较强水动力条件下,充足的碎屑物质卸载、沉积的结果(图2d) 2~7号 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 Sp 灰色、浅灰色中粗砂岩为主,局部发育砾岩 板状交错层理 层系厚1~8 cm,层系组厚30~50 cm,反映较强水动力条件下充足的碎屑物质侧向加积和前积的结果(图2e) 4~7号 冲刷充填含砾中粗砂岩相 SGe 灰色、深灰色中粗砂岩为主,少量泥质粉砂岩、泥砾间互发育 冲刷充填构造 层面呈下凹形,局部发育平行层理和小型板状交错层理,层面明显但不完整,反映了在相对稳定局限的卸载空间中强水动力反复冲刷、破坏和改造的结果(图2f) 5号 平行层理砂岩相 Sh1 灰色、深灰色中细砂岩为主,局部可见少量砾岩 平行层理 层理明显,层面形态有近平直状(图3a,d)和下凹状(图3f)两类。下凹状纹层组厚1.5~5.0 cm,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动力逐渐减弱,沉积范围不断缩小,为废弃河道废弃早期的沉积产物;而近平直状纹层组厚0.5~10.0 cm,反映了稳定水动力条件下碎屑颗粒持续沉积的结果,为面状层流沉积的产物 1~5及8号 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 Sh2 深灰色、泥质粉砂岩, 平行层理 常与平行层理砂岩相(Sh1)伴生,层理明显,纹层较薄,层面形态有下凹状(图3f)和近平直状(图3e)两类,纹层厚度普遍小于2.5 cm。其中,下凹状纹层反映了废弃河道废弃后期或串沟沉积的特征,而平直状纹层则反映了较弱水动力条件下短期落淤层沉积的结果 1、2、5、6及8号 薄层状细粉砂岩相 Fl 灰色、深灰色薄层细砂岩和粉砂岩 无层理 顶、底通常与块状泥质粉砂岩伴生,厚2~15 cm,剖面上呈楔状和透镜状的孤立式发育,通常为小规模决口扇沉积的产物(图3h) 2、6、7号 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 Fm 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 块状层理 层理不明显,厚度通常介于0.2~1.0 m,局部可超过1.5 m,中部夹有薄层细粉砂岩相,为泛滥平原沉积的产物。通常上部或下部与槽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或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等突变接触,反映水动力的突变以及沉积相带的转换的结果(图3g,h) 1~3、6~8号 Table 1. Properties of typical lithofacies in the outcrops
-
通常情况下,岩相随着水动力大小、水流方向、碎屑物质供给量以及卸载空间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一系列渐变或突变的岩相组合。相对于单个岩相而言,其不仅突出了各个岩相的特征,更突出了不同岩相在时间上的演化顺序和叠置关系,可以反映沉积过程动态演化的特征。
根据8个剖面点的详细观察、测量、描述与精细解剖,结合上文分析和总结的10种岩相类型,在研究区主要识别了8种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的岩相组合。即:冲刷充填含砾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砂岩相(SGe→Sh1)、槽状交错层理含砾中粗砂岩相→槽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SGt→St)、块状层理砂砾岩相→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GSm→Sp)、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细砂岩相(SP→Sh1)、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SP→Sh2→Sp)、平行层理砂岩相→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Sh1→Sh2)、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SP→Fm)和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小型沙纹层理细砂岩相→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Fm→Fl→Fm)。
1) 冲刷充填含砾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砂岩相(SGe→Sh1)
该岩相组合下部为暗灰色、红褐色冲刷充填含砾中粗砂岩相,上部为灰色平行层理中砂岩相,呈突变接触,底型呈下凹状,具有明显的冲刷下切的特征,充填形态呈顶平底凸形;后期被充填,发育平行层理中砂岩相,厚度0.1~1.0 m(图3a)。反映了辫流水道不断填平补齐的演化过程。
2) 槽状交错层理含砾中粗砂岩相→槽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SGt→St)
该岩相组合下部为的灰色槽状交错层理含砾中粗砂岩相,上部为灰色、灰褐色槽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层面倾角由陡变缓,粒度向上逐渐变细(图3b)。整体反映了从早期高能条件下心滩快速增生逐渐过渡到稳定发育的演化过程。
3) 块状层理砂砾岩相→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GSm→Sp)
该岩相组合下部为灰白色块状层理砂砾岩相,厚0.2~1.0 m,上部发育具有冲刷迹象的灰色、灰褐色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底界面呈“下凹型”(图3c)。反映了早期高能环境下,心滩快速增生;随着基准面、水动力或沉积物供给等因素影响,辫状河河道发生横向迁移或者调整,逐渐演变为具有冲刷作用的辫流水道沉积。
4) 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细砂岩相(SP→Sh1)
该岩相组合下部为灰色、灰白色的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厚度在1 m以上,局部可见泥砾,上部发育一套灰色的平行层理中细砂岩相,呈突变式接触(图3d)。反映了早期水动力较强,形成层系厚度可达20 cm的板状交错层理中砂岩相;后期水动力突然减弱,形成平行层理中细砂岩相。该组合序列反映了早期辫流水道或心滩快速生长到稳定发育的演化过程。
5) 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SP→Sh2→Sp)
该岩相组合上部和下部发育灰色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中部发育红褐色薄层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厚5~30 cm,呈“夹心式”组合特征,岩相之间为突变式接触,层系界面明显(图3e)。反映了随着基准面、水动力大小和碎屑物质供给量的变化,心滩发育暂时性中止,洪水漫溢心滩,形成薄层的落淤层披覆沉积;后期,基准面抬升、水动力增强、碎屑物质供给充分,心滩再次“复活”、大规模生长的演化过程。
6) 平行层理细砂岩相→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Sh1→Sh2)
该岩相组合下部为灰色平行层理细砂岩相,上部为深灰色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垂向上呈渐变式接触,具有下凹“同心层”状,属于典型的废弃河道的沉积特征(图3f)。随着基准面的降低,水动力减弱,卸载空间不断减小,“同心层”半径不断收缩,由平行层理细砂岩相逐渐过渡到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反映了辫流水道逐渐废弃的演化过程。
7) 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SP→Fm)
该岩相组合下部发育灰色、灰白色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厚0.3~2.0 m,上部发育深灰色、红褐色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平均厚度大于0.5 m,剖面上呈楔形,顺下倾方向逐渐变厚(图3g)。整体反映了早期基准面抬升,碎屑物质供给充足,大规模的心滩发育;随后辫状河河道水平面大幅下降,进入枯水期,早期心滩暴露在河道外侧,成为局部的“堤岸”;再次进入洪水期,洪水越过“堤岸”,发育一套典型的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溢岸沉积,反映了辫状河河道具有随季节、气候等条件差异而发生周期性收缩和外拓的迁移特征。
8) 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薄层状细粉砂岩相→块状层理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Fm→Fl→Fm)
该岩相组合上部和下部发育红褐色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厚0.3~1.2 m,中部夹薄层状细粉砂岩相,厚3~10 cm,薄层状细粉砂岩发育在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之上,延伸规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前积方向上呈楔形或透镜状,后期再被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披覆,岩相之间突变接触,呈“夹心式”结构(图3h)。反映了长期的泛滥平原与暂时性决口扇交替演化的沉积过程。
2.1. 岩相特征
2.2. 岩相组合特征
-
根据野外剖面出露沉积体的几何形态、沉积韵律、岩相组合等特征,在研究区云冈组石窟段主要识别出辫流水道、心滩、泛滥平原与决口扇、废弃水道等5种四级储层构型单元及与心滩伴生的三级储层构型单元落淤层(表2)[23]。
构型单元 构型级别 岩相或岩相组合 岩相或岩相组合柱状图 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物性测试 辫流水道 四级 冲刷充填含砾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粗砂岩相(SGe→Sh1)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细砂岩相(SP→Sh1) 其剖面形态呈下凹状,底部多见冲刷充填现象所形成的砾岩和泥砾,反映了强水动力条件下的冲刷作用。不同期辫流水道多呈侧向拼接组合 分别针对辫流水道不同位置钻孔取样,测试数据16个,结果显示,孔隙度介于3.01%~12.30%,平均值为7.77%;渗透率介于(0.01~2.20)×10-3 μm2,平均值为0.72×10-3 μm2。辫流水道由边缘向中部,物性呈逐渐变好趋势 心滩 主要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含砾中粗砂岩相→槽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SGt→St)、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细砂岩相(SP→Sh1)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SP→Sh2→Sp) 剖面形态基本呈底平顶凸状,不同期次心滩或者心滩与辫流水道侧向拼接或垂向叠置。心滩内部偶尔可见落淤层 分别针对心滩不同位置钻孔取样,测试数据48个,结果显示,孔隙度介于3.55%~13.90%,平均值为8.26%;渗透率介于(0.08~4.82)×10-3 μm2,平均值为1.00×10-3 μm2。心滩由上向下、由边部向中部,物性呈逐渐变好趋势 泛滥平原+决口扇 块状层理状泥质粉砂岩相(Fm)与小规模的楔形或透镜状薄层细粉砂岩相(Fl) 溢岸沉积两种相伴生的构型单元,是洪水期间歇性高能水流发生漫溢而形成。洪水期,砂质物质冲破河道在溢岸区优先卸载沉积,形成决口扇,细粒的泥质沉积则广泛沉积,形成泛滥平原。决口扇的形成揭示了该期相对潮湿、雨量充沛的古气候特征 未系统取样分析 废弃水道 平行层理细砂岩相→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Sh1→Sh2) 在剖面形态上类似于辫流水道,呈底凹顶平状。通常由于主水道迁移而形成废弃水道,或者季节性枯水期,辫流水道广泛废弃。废弃水道的出现是辫流水道终结的标志 落淤层 三级 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Sh2) 属于心滩的次一级储层构型单元,以披覆形式发育在心滩内部,近平行于心滩顶面,多呈近水平和穹隆状延伸,界面处主要为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由于研究区河床整体为高能环境,落淤层发育偏少或者保留较少 钻孔取样,测试数据11个,结果显示,孔隙度介于5.17%~7.99%,平均值为5.66,相比于心滩和辫流水道,其物性较低 Table 2. Properties of typical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n the outcrops
-
辫状河河道沉积中最典型的一种四级储层构型单元。其剖面形态呈“下凹型”,底部多见冲刷充填作用形成的砾岩和泥砾,其中砾石颗粒排列具有整体的一致性和定向性,泥砾则呈椭圆状或不规则“撕裂状”,近平行于底面分布(图3a,c)。通常发育冲刷充填含砾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粗砂岩相(SGe→Sh1)和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细砂岩相(SP→Sh1)。单期辫流水道厚度介于1.5~5.5 m,宽度介于30~150 m,孔隙度介于3.01%~12.30%,平均值为7.77%;渗透率介于(0.01~2.20)×10-3 μm2,平均值为0.72×10-3 μm2。
-
研究区辫状河河道沉积中最发育的一种四级储层构型单元。剖面形态基本呈底平顶凸状(图3e,g,h),主要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含砾中粗砂岩相→槽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SGt→St)、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细砂岩相(SP→Sh1)、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SP→Sh2→Sp)。单期心滩厚度介于1.5~7.5 m,宽度介于50~200 m,顶部偶见小规模串沟(通常被相对细粒的细砂岩或泥质粉砂岩充填),心滩内部可见1~3 cm的间歇性薄层落淤层。孔隙度介于3.55%~13.90%,平均值为8.26%;渗透率介于(0.08~4.82)×10-3 μm2,平均值为1.00×10-3 μm2。
-
属于溢岸沉积的两种相伴生的四级储层构型单元。前者主要发育块状层理状泥质粉砂岩相(Fm),沉积厚度通常在0.5 m以上,垂向上,常与不同沉积期次的心滩或辫流水道相叠置发育;后者主要发育小规模的楔形或透镜状薄层细粉砂岩相(Fl),孤立式镶嵌发育于泛滥平原沉积中(图3g,h)。
-
废弃水道的出现是辫流水道消亡的标志。辫流水道发育的末期,一种情况是由于主水道迁移,主水流分布格局调整而导致次水道废弃,形成废弃水道;另一种情况则是由于河流处于季节性枯水期,辫流水道广泛废弃。任一情况的出现都反映了该期辫流水道发育的结束。在剖面形态上类似于辫流水道,呈底凹顶平状,厚度一般介于20~60 cm,宽度介于3~6 m,最典型的岩相组合为平行层理细砂岩相→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Sh1→Sh2)组合序列,具有典型的“二段式”结构特征(图3f)。
-
属于心滩的次一级储层构型单元。由于研究区河床整体为高能环境,落淤层发育偏少或者保留较少。以披覆形式发育在心滩内部,近平行于心滩顶面,多呈近水平和穹隆状延伸,界面处主要为平行层理泥质粉砂岩相(Sh2)(图3e),厚度介于2~10 cm,横向介于12~30 m。孔隙度介于5.17%~7.99%,平均值为5.66%;渗透率介于(0.03~0.83)×10-3 μm2,平均值为0.27×10-3 μ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