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在孟加拉扇上新统—更新统深水水道—天然堤体系内共识别了6种富砂沉积单元,主要包括补给水道、分支水道、点坝、决口扇、漫溢扇和末端朵叶(表1)。
储集体 剖面地震相 平面地震属性 成因解释 储层规模 储层质量 补给水道 顶平底透镜状、强振幅—低频—断续充填反射 宽窄不一、弯曲不一的强振幅亮色条带 以层流为主流动的重力流作用的结果 宽度:0.9~3.5 km厚度:80~120 m面积:40~50 km2 高的砂泥比、储集物性较好,为“潜在的规模且优质”储集体 决口扇 楔状、强振幅—低频—中连续反射 叶状强振幅亮色条带 沟道化重力流流经水道转弯处时流体剥离而成 宽度:3.0~7.4 km厚度:77~182 m面积:29~62.7 km2 核部相对富砂、周缘相对富泥,为“潜在的规模且优质”储集体 漫溢扇 楔状、强振幅—低频—中连续反射 舌状强振幅亮色堆积体 低密度沟道化重力流溢岸堆积的产物 宽度:3.1~5.8 km厚度:54~102 m延伸:3.0~12.3 km 非均质性强、质量相对较差,为“潜在的规模非优质”储集体 末端朵叶 强振幅—低频—中连续反射 扇状强振幅亮色区域 限定性→半限定性或半限定性→非限定性的流体转换而成 厚度:30~60 km平均厚度:50 m面积:30~50 km2 朵叶核部富砂、朵叶边缘富泥,为“潜在的规模且优质”储集体 分支水道 U型强振幅断续充填反射 窄而蛇曲的强振幅亮色条带 流体厚度小于分支水道的深度、相对低能的浊流作用的结果 宽度:370~802 m厚度:20~52 m面积:<10 km2 相对富泥、局部可能含细粉砂岩,为“潜在的非优质非规模” 储集体 似点坝 叠瓦状、中频—连续—振幅强弱交替反射 同心半环状亮色混相分频属性条带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差异侵蚀—沉积效应的产物 厚度:0~100 m平均厚度:80 m面积:2~5 km2 底部储集性能好、上部发育泥岩隔层,为“潜在的优质非规模”储集体 -
在剖面上,U型强振幅断续地震相以“顶平底凸U型、强振幅—低频—断续充填反射”为主要特征,其切割下伏地层、可见明显的削截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图8、图9a、图10a、表1)。它们的两翼被呈楔状、弱振幅空白反射的天然堤所“夹持”,所形成的水道—天然堤复合体呈经典的“似一只展翅翱翔的海鸥般的鸥翼状”(图8、图9a、图10a)。在平面三色混相分频属性上,U型强振幅断续地震相呈宽窄不同(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弯曲度不一、延伸距离达数十千米的强振幅亮色条带(图3~7、表1)。这些强振幅亮色条带的弯曲度从如图4所示的相对低弯度(弯曲度小于1.2)到如图3和图5~7所示的蜿蜒且蛇曲(弯曲度大于1.2)不等。
Figure 8. Depositional dip⁃oriented seismic traverses; dotted lines show cross⁃sectional seismic manifestations of channel fills and crevasse splays in Pliocene Bengal Fan. Map⁃view locations of panels a and b of this figure are shown in Figs.4 and 3, respectively
Figure 9. Depositional dip⁃oriented seismic profiles; dotted lines show cross⁃sectional seismic manifestations of channel fills, overbank splays, and distributary channel fills on Pliocene Bengal Fan (panel a) and crevasse splays on Pleistocene Bengal Fan (panel b). Map⁃view locations of panels a and b of this figure are shown in Figs.6 and 7, respectively
Figure 10. Depositional dip⁃oriented seismic profiles; dotted lines show cross⁃sectional seismic appearance of channel fills and point bars on Pliocene Bengal Fan (panel a) and terminal lobes on Pleistocene Bengal Fan (panel b). Map⁃view locations of panels A and B of this figure are shown in Figs.6 and 5, respectively
-
在深水沉积环境中,剖面上呈鸥翼状、平面上蛇曲且蜿蜒的地震相常常被认为是富砂的补给水道[4,6,10-11,14,21,23]。这些低弯度补给水道可能是以层流为主流动的高能重力流作用的结果(图4),而高弯度补给水道可能是以紊流为主流动的低能重力流作用的结果(图3,5~7)。这些水道常常被两翼的天然堤所“夹持”,表明形成这些补给水道的重力流的流体厚度大于水道深度,常伴随着重力流溢岸作用(图8、图9a、图10a、表1)。天然堤往往被认为是水道内重力流上部低密度部分(低密度浊流)溢岸而成的产物,往往相对富泥(多为纹层状粉砂岩、泥岩的频繁互层),不能形成油气储集体[4,10-11]。故而,本文在分析海底扇规模储集体的分布模式与成因机制时暂不考虑这一地震相类型。
补给水道的富砂程度可以通过地震剖面上的同相轴上拱(Bump)程度来进行预判:一般而言,富砂的补给水道相较于两翼富泥的堤岸抗压实能力较强,故而同相轴上拱程度愈明显;富泥的补给水道相较于两翼富泥的堤岸抗压实能力较弱,因而同相轴上拱程度亦减弱[24]。在岩性特征上,补给水道同相轴上拱现象并不明显,因而这些水道富砂程度相对中等到低,推测主要由中细砂岩和粉细砂岩组成(图8、图9a、图10a)。
-
在储层规模上,富砂的补给水道宽度900~3 500 m,平均宽度为2 000 m;厚度约80~320 m,平均厚度为190 m(图8、图9a、图10a、表1)。如图4所示的强振幅亮色条带(上新世补给水道)面积约46 km2,而如图7所示的强振幅亮色条带(上新世补给水道)面积约44 km2。
在储层质量上,补给水道是“浓度较小、粒度较细、密度较小、限定性较弱的低密度浊流”溢出形成堤岸,而“浓度较大、粒度较粗、密度较大、限定性较强的底部高密度浊流”多次冲刷滞留后的产物。露头和钻井资料显示补给水道往往为重力流高能事件作用的结果,沉积物粒度较粗,以砾岩、含砾砂岩、砂岩及粉砂岩为主[6,11,23]。由此可见,补给水道是重力流高能事件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砂泥比;是水道—朵叶复合体中最为富砂的沉积单元,往往具有相对较好的储集物性[4,6,10,23,25]。
-
在顺物源方向的剖面上,叶状强振幅地震相呈“楔状、强振幅—低频—中连续反射”,具有明显地向供源水道一侧楔状减薄的厚度变化特征;它们的顶底被呈“弱振幅空白反射”的天然堤所包裹(图8b、表1)。在垂直物源方向的剖面上,叶状强振幅地震相具有明显地向两翼侧向尖灭的厚度变化特征,整体上呈平缓的丘型。它们在平面三色(RGB)混相分频属性上呈“叶状、强振幅亮色条带”,且常常发育在补给水道弯度陡变的转弯处(图3、表1)。它们在靠近补给水道一侧的源头端呈窄且细长的条带,在远离补给水道一侧的末梢端呈扇状;整体上构成类似带叶茎的树叶状形态特征(叶状)(图3)。
-
在深水沉积环境中,发育在补给水道拐弯处“剖面上呈席状强振幅连续反射、平面上呈叶状强振幅区域”的地震相常常被解释为决口扇(crevasse splays)[10-11,14-15,26]。一般而言,水道内沟道化重力流常常呈“双层”结构,由“浓度较大、粒度较粗、密度较大、限定性较强的底部高密度浊流”和“浓度较小、粒度较细、密度较小、限定性较弱的顶部低密度浊流”构成。当具有双层结构的沟道化重力流流经水道转弯处时,若流体厚度大于水道深度时会产生流体剥离作用,在溢出点处撕开一个“豁口”[27-29]。被剥离出来的浊流旋即会对先期地层进行侵蚀切割、形成一条窄而细长的流动路径;高密度和低密度混杂的沟道化重力流可沿着豁口流向水道堤岸的低洼处,由于限定性变弱造成沉积物堆积卸载而形成决口扇(图3、表1)。
-
在储层规模上,如图3所示的上新世孟加拉扇5期决口扇最大宽度3.0~7.4 km(均值为5.4 km),最大厚度77.0~182.0 m(均值为124.8 m),延伸距离9.9 ~30.2 km(均值为16.9 km),平面面积29.0~62.7 km2(均值为41.3 km2)(表1)。显而易见,决口扇的扇体规模较大,是一类规模性深水油气储集体。
在储层质量上,沟道化重力流下部粒度较粗的高密度浊流可沿着“豁口”搬运至天然堤上低洼处堆积,形成可见高密度浊流产物(砂岩或粉细砂岩)的决口扇[15]。一般而言,从“决口扇核部→周缘”,浊流的流速不断减低,湍流作用会减弱并转换为层流;从而导致决口扇核部相对富砂(多见正粒序砂岩),周缘相对富泥(多见粉砂质泥岩或泥岩)[3,15]。李建平等[3]研究指出北海盆地形成发育的决口扇主要由正韵律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成,可见层理构造和生物潜穴。在垂直物源方向的剖面上,“决口扇的厚度越来越薄、振幅亦越来越弱”,这一厚度和振幅变化趋势也反映了决口扇核部相对富砂而周缘相对富泥的砂体展布特征。因而,决口扇核部相对富砂,储层质量相对较好;而其周缘相对富泥,储层质量则相对较差。
-
在剖面上,舌状强振幅地震相与前已述及的决口扇具有相似的剖面地震地层学特征,均表现为“楔状、强振幅—低频—中连续地震反射”(图9a,b、表1)。在平面上,舌状强振幅地震相与前已述及的决口扇具有相似的平面地震地貌学特征,均发育在补给水道弯度陡变的拐弯处,以“强振幅亮色堆积体”为主要特征(图6,7、表1)。然而舌状强振幅地震相与决口扇显著不同的是:1)在剖面地层厚度变化上,舌状强振幅地震相表现为明显地向供源水道一侧楔状增厚,而决口扇则向供源水道一侧楔状减薄(图8b、图9a,b);2)在与围岩接触关系上,舌状强振幅地震相披覆在弱振幅空白反射天然堤之上,而决口扇则被天然堤所包裹(图8b、图9a,b);3)在平面形态上,舌状强振幅地震相呈宽而延伸距离短的舌状,而决口扇则呈非窄且延伸距离长的叶状(图6,7)。
-
在深水沉积环境中,与补给水道相伴生的“剖面上席状、平面上舌状的强振幅—低频—连续反射”常常被解释为溢岸浊流所形成的扇形堆积体[10-11,14-15,26]。与前已述及的决口扇不同的是:舌状强振幅地震相在水道相拐弯处的浊流溢出口比决口扇的浊流溢出口明显要宽(图6,7)。这一平面地貌特征反映形成舌状强振幅地震相的浊流整体上以越岸漫溢为主,而非形成一个细长豁口式补给通道(图6,7)。因而,我们将舌状强振幅地震相解释定义为漫溢扇(overbank splays)。
-
在储层规模上,更新世孟加拉扇3期漫溢扇最大宽度3.1~5.8 km(平均最大宽度为4.1 km),最大厚度54~102 m(平均最大厚度为81 m),延伸距离3.0~12.3 km(平均延伸距离为6.9 km)(图6,7、表1)。由此可见,与决口扇和末端朵叶一样,漫溢扇也是一类规模性深水油气储集体。
在储层质量上,漫溢扇是沟道化重力流上部粒度较细的低密度浊流整体上漫溢至天然堤上低洼处堆积而成,所形成的扇体整体上以细粒低密度浊流产物为主,相对富泥[15]。目前,关于漫溢扇的研究实例相对鲜见,较为全面的研究报道来自文献[15];该研究利用来自孟加拉湾西部海域、戈达瓦里三角洲(Godavari delta)前方约80 km的KG-D6区块的地震和岩心资料识别了漫溢扇,研究认为漫溢扇主要由泥夹薄层砂构成,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质量相对较差。
-
在剖面上,扇状强振幅地震相以“强振幅—低频—中连续地震反射”为主,向盆地一侧呈楔状减薄直至尖灭(图10b、表1)。这些强振幅—低频—中连续地震反射彼此之间相互平行,对下伏地层没有明显地侵蚀下切作用,呈席状(图10b)。在平面上,扇状强振幅地震相与前已述及的决口扇和漫溢扇具有相似的地震地貌学特征,以“扇状强振幅亮色混相分频属性”为主要特征(图6,7、表1)。与决口扇和漫溢扇截然不同的是:扇状强振幅地震相形成发育在补给水道的末端,而非补给水道侧翼的堤岸沉积环境中(图5~7)。这些扇状强振幅地震相常常被窄而蛇曲的分支水道(下述的小型强振幅断续下切地震相)所侵蚀、下切(图5~7)。
-
在深水沉积环境中,水道末端的“剖面上席状、平面上扇状的强振幅连续反射”常常被解释为末端朵叶[10-11,14,30-31]。深水水道内沟道化重力流上部“浓度小、密度小、粒度细、限定性弱的低密度浊流”可剥离形成天然堤,或溢岸形成决口扇或漫溢扇;而“浓度大、密度大、粒度粗、限定性强的底部高密度浊流”会继续向前搬运[27-29]。当这些高密度浊流流经水道—朵叶过渡带和前方朵叶主体时,会经历“限定性→半限定性”以及“半限定性→非限定性”的流体转换[28-29,32]。无论是经历“限定性→半限定性”亦或“半限定性→非限定性”的流体转换,均伴随着流体性质的转换;从而造成高能重力流所携带搬运的粗粒沉积物发生卸载堆积,形成相对富砂的末端朵叶[11,30](表1)。伴随着浊流在末端朵叶上由近至远向盆地一侧流动,沟道化重力流的限定程度越来越弱,流速也就越来越低直至完全停滞形成朵叶边缘。相应地朵叶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不断侧向迁移、垂向叠置,最终在末端终止呈“扇状”。
-
在储层规模上,末端朵叶厚度30~60 m,平均厚度约50 m(图10b)。扇状亮色混相分频属性(末端朵叶)的平面面积约为30~50 km2(图5~7、表1)。孟加拉扇上所识别的朵叶的平面规模明显大于决口扇、漫溢扇和似点坝等富砂沉积单元,是一类规模性深水油气储集体。
在储层质量上,沟道化重力流上部粒度较细的低密度浊流常常会在补给水道段溢岸形成天然堤,而下部粒度较粗的高密度浊流经由主水道搬运至补给水道前方发生堆积;故而所形成的末端朵叶往往是高密度浊流的产物[11,30]。末端朵叶常由多个单一朵叶叠置而成,单个朵叶一般由“核部、核缘、边缘和远缘”4部分组成[3]。从“核部→核缘→边缘→远缘”,高能重力流的流速不断降低,湍流作用会减弱并转换为层流。李建平等[3]研究指出北海盆地形成发育的朵叶核部主要由块状或正韵律砂岩组成,朵叶核缘主要由砂岩夹薄层纹层状泥岩组成;而朵叶边缘多为砂泥岩薄互层夹少许较厚层状砂岩,朵叶多见砂泥岩薄互层。因而,朵叶核部和核缘最为富砂,储层质量亦较好;而朵叶边缘和远源则相对富泥,储层质量一般较差[3,30](表1)。
-
在剖面上,小型强振幅断续下切地震相与前已述及的U型强振幅断续地震相(补给水道)具有相似的剖面地震相特征,均表现为“U型强振幅断续下切充填”的剖面地震相特征(图8、图9a、图10a、表1)。相较于补给水道,这一地震相两翼不发育堤岸且剖面规模显著减小(图9a、图10a)。在平面上,小型强振幅断续下切地震相常常发育在末端朵叶和决口扇之上;呈窄而蛇曲的强振幅亮色条带(图3,5~7、表1)。这些蛇曲条带平面弯曲度大多大于1.2、蜿蜒距离从几千米到数十千米不等,整体上多呈放射状(图3,5~7)。
-
在深水沉积环境中,发育在朵叶或决口扇上的小型下切充填相常常被解释为分支水道[10-11,14]。孟加拉扇更新世分支水道在主供给水道的转弯处和主供给水道的末端均有发育(图3,5~7)。分支水道的两翼不发育天然堤,表明形成分支水道的浊流流体厚度小于分支水道的深度。这些相对低能的浊流会对下伏末端朵叶或决口扇产生微弱地侵蚀下切作用,形成沟道化席状体(图3,5~7)。在分支水道的末端,沟道化重力流流速进一步减小变缓,彼时浊流将呈席状或发散状散开卸载堆积,形成非沟道化席状朵叶(图3,5~7、表1)。
-
在储层规模上,分支水道下切深度20~52 m,平均深度为35 m(图9a、图10a)。亮色混相分频属性(分支水道)的宽度370~802 m,平均宽度约519 m,平面面积一般小于10 km2(图3,5~7、表1)。故而,储层的规模相对较小,是一类非规模性深水油气储集体。
在储层质量上,分支水道一般不发育堤岸;因而与形成发育堤岸的补给水道不同的是沟道化重力流上部低密度浊流部分未发生溢岸,其和底部高密度浊流混杂堆积为分支水道。因而,所形成的分支水道相对富泥,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等,发育槽模、变形构造、平行层理及水平层理等沉积构造[6,11]。这些分支补给水道多见“微弱下凹”,局部可见“轻微上凸”;因而这些分支补给水道相对富泥,局部可能含细粉砂岩(图9a、图10a、表1)。
-
在剖面上,叠瓦状侧积地震相以“叠瓦状、中频—连续—振幅强弱交替地震反射”为主要特征,由一系列彼此并排平行的叠瓦状地震反射构成(图10a、表1)。这些叠瓦状幅地震反射均倾向末次水道轴部,且平行于末次水道靠近凹岸(外岸)一侧的水道侧壁(图10a)。叠瓦状侧积地震相最大厚度可达100 m,且向末次水道一侧楔状增厚(图10a)。在平面上,叠瓦状侧积地震相由一系列相互彼此嵌套、同心半环状的亮色混相分频属性条带构成(图6,7、表1)。这些同心半环状亮色条带的弯曲度(半环长度与两端点直线距离之比)1.2~2.5,且由内环向外环依次增大(图6,7)。
-
在深水沉积环境中,与浊积水道相伴生的“叠瓦状、中频—连续—振幅强弱交替地震反射”常常被解释为“侧积体或似点坝”[33-34]。侧积体或似点坝是由Abreu et al.[33]在研究西非安哥拉陆缘深水水道沉积特征时首次提出的,其形态特征与陆上河流点坝极为相似;但其发育规模、沉积环境、形成过程和成因机制与河流点坝均不相同[33,35]。故而,我们将孟加拉扇更新世水道—朵叶复合体上识别的“叠瓦状侧积地震相”解释为“似点坝”(图6,7)。一般而言,高弯度水道是“垂直物源方向侧向摆动(swing)”和“顺物源方向顺流迁移(sweep)”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流体动力学上,沟道化重力流流经水道弯曲带(bend)时在垂直物源方向会产生次生螺旋环流;该次生螺旋环流的流动方向与陆上曲流河次生环流流动方向相反[29]。这一次生螺旋环流在蛇曲水道弯曲带处产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差异侵蚀—沉积效应,从而驱动水道不断向凹岸(外岸)一侧迁移叠加,形成彼此并排平行的叠瓦状前积地震反射(图10a、表1)。似点坝下部表现为明显的“强振幅—中频—断续地震反射”,推测为相互切叠、多期水道底部粗粒(中—细砂岩)组成的连通性好富砂沉积;上部表现为明显的“弱振幅—低频—中连续地震反射”推测为低密度泥岩侧积层。
-
在储层规模上,似点坝的厚度0~100 m,平均厚度为80 m(图10a)。其中5个同心半环状亮色混相分频属性(似点坝)平面面积2~5 km2,平均面积约3 km2(图6,7)。储层的规模相对较小,是一类非规模性深水油气储集体。
在储层质量上,似点坝是多期沟道化重力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综合作用的结果。似点坝发育初期侵蚀形成初始水道,在次生环流作用下水道的凹岸(外岸)因侵蚀变陡垮塌而不断向凹岸一侧后撤;而次生环流则将侧向搬运而来的粗粒沉积物和沟道化重力流底部高密度组分输运至凸岸(内岸)一侧堆积(谷底粗粒滞留沉积)形成似点坝。由此可见,似点坝底部为水道谷底粗粒滞留沉积相互叠加迁移作用的结果,不发育泥岩隔层,且易于形成横向连续性较好、储集性能优越的堆积体(中—粗砂层或砾岩层)[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