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结合AMS14C测年结果[27](表1),8.4 ka B.P.以来威海湾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含量介于26.86%~97.54%,平均值为78.30%;黏土次之,含量介于2.45%~33.43%,平均值为19.27%;砂含量最低,含量介于0~65.68%,平均值为2.42%。平均粒径介于3.11~7.54 Φ;分选系数介于0.76~2.95,分选较差、差;偏态介于-1.28~2.64,为极负偏和极正偏;峰度值介于0.87~3.58,属尖锐(表2、图2)。根据粒度参数变化,将研究区8.4 ka B.P.以来地层可大致划分为5个沉积单元,具体分层情况如下。
层位/m 实验室编号 AMS14C 年龄/a B.P. 日历年龄/a B.P. 沉积速率/(m/ka) 1.38~1.43 551445 2 920±30 2 702 0.52 8.74~8.79 551446 5 550±30 5 940 2.27 12.92~12.97 551447 7 000±30 7 493 2.69 15.28~15.33 551448 7 910±30 8 372 2.68 17.72~17.77 551449 8 000±30 8 458 28.37 层位 特征值 黏土/% 粉砂/% 砂/% 平均粒径/Φ 分选系数 偏态 峰态 DU1 最大值 30.31 83.73 13.98 7.32 1.89 1.55 2.42 最小值 8.70 69.69 0 5.73 1.33 -1.08 1.78 平均值 21.90 77.27 0.83 6.71 1.61 1.31 2.05 DU2-1 最大值 33.43 97.54 11.90 7.54 1.87 1.53 2.49 最小值 2.45 66.57 0 5.92 0.76 -1.28 0.87 平均值 18.08 81.37 0.54 6.94 1.19 0.54 1.51 DU2-2 最大值 28.67 90.46 9.46 7.29 1.66 1.25 2.14 最小值 9.54 71.33 0 6.13 0.83 0.23 0.96 平均值 20.38 79.01 0.61 6.94 1.31 0.94 1.66 DU3-1 最大值 30.70 91.35 5.07 7.30 1.66 1.14 2.09 最小值 8.65 69.30 0 6.32 0.77 -0.97 0.88 平均值 17.09 82.39 0.52 6.87 1.19 0.31 1.47 DU3-2 最大值 30.63 87.58 65.68 7.17 2.95 2.64 3.58 最小值 7.46 26.86 0 3.11 1.36 -1.23 1.82 平均值 16.48 59.01 24.51 5.54 2.28 0.56 2.78 WH-05总体 最大值 33.43 97.54 65.68 7.54 2.95 2.64 3.58 最小值 2.45 26.86 0 3.11 0.76 -1.28 0.87 平均值 19.27 78.30 2.42 6.75 1.42 0.80 1.79 Figure 2.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for core WH⁃05 sedimentary formation (dating data from reference [27])
DU3层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单元(DU3-1和DU3-2)。DU3-1层(16.37~17.76),主要成分是粉砂(82.39%),其次是黏土(17.09%),砂的含量最少(0.52%)。平均粒径为6.32~7.30 Φ;分选介于0.77~1.66,分选中等、较差;偏态介于-0.97~1.14,为负偏到正偏;峰态介于0.88~2.09,为很窄到宽平(表2、图2)。粒度参数高频波动,指示水动力较强。频率分布曲线主要呈双峰分布,主峰介于7~8 Φ,次峰介于5~6 Φ;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呈三段式,以跳跃组分为主,含量介于10%~80%,其次是悬浮组分,含量在20%左右,滚动组分含量较少,不足10%。DU3-2层(17.76~18.2 m),主要成分是粉砂(59.01%),其次是砂(24.51%),黏土含量最少(16.48%)。平均粒径为3.11~7.17;分选介于1.36~2.95,分选较差、差;偏态介于-1.23~2.64,偏态由负偏到极正偏;峰态介于1.82~3.58,为宽平到很宽平(表2、图2)。频率分布曲线主要为双峰曲线,主峰较宽平,次峰尖锐。主峰值介于6~8 Φ,次峰值介于4~5 Φ;概率累积曲线主要是三段式,以跳跃组分为主,含量介于20%~98%,其次是滚动组分,含量在20%左右,悬浮组分最少,不足2%。该层砂的含量逐渐增加,DU3-2层位砂的含量首次超过了黏土的含量,说明该层水动力较强,沉积环境动荡。
DU2层可以分上下两个单元(DU2-1和DU2-2)。DU2-1层(8.37~15.17 m),主要成分是粉砂(81.37%),其次是黏土(18.08%),砂含量明显减少,只有0.54%。平均粒径为5.92~7.54 Φ;分选系数介于0.76~1.87,分选中等、较差;偏态介于-1.28~1.53,为负偏到正偏;峰度值介于0.87~2.49,为很窄到宽平(表2、图2)。此段粒度参数为高频波动,一方面是因为对沉积物样品进行高分辨率粒度测试;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柱状样位于海湾内,水深较浅,易受风暴沉积的影响。频率分布曲线(图3)呈单峰到多峰分布,主峰值介于5~6 Φ,次峰值介于8~9 Φ,主要成分为粉砂;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呈三段式,跳跃组分介于10%~70%,悬浮组分介于10%~30%,此外还有少量滚动组分,含量在10%左右,由顶到底沉积物悬浮组分逐渐增多,曲线斜率由顶到底逐渐增大,说明分选性越来越好,水动力自上而下水动力由弱变强。DU2-2层(15.17~16.37 m),主要成分是粉砂(79.01%),其次是黏土(20.38%),砂的含量最少(0.61%)。平均粒径为6.13~7.29 Φ;分选介于0.83~1.66,分选中等、较差;偏态介于0.23~1.25,正偏;峰度介于0.96~2.14,为很窄到宽平(表2、图2)。概率分布曲线主要呈单峰特征,主峰尖锐,介于7~8 Φ,部分样品呈双峰特征,次峰的众数在4.2 Φ;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呈三段式,跳跃组分含量介于20%~80%,滚动组分含量在20%左右,悬浮组分含量在10%以下。该段整体水动力较强,沉积环境不稳定。该层整体属于水动力较强的环境,随着水深逐渐增大,粉砂和黏土含量增多,水动力相应地减弱。
Figure 3.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and cumulative probabilities for typical samples in each sedimentary unit of core WH⁃05
DU1层(0~8.37m)沉积物以中细粉砂为主,平均含量为77.27%;其次为黏土,平均含量为21.90%,砂平均含量为0.83%。平均粒径为5.73~7.32 Φ;分选系数介于1.33~1.89,分选较差;偏态介于-1.08~1.55,为负偏到正偏;峰度值介于1.78~2.42,峰值宽平(表2、图2)。频率分布曲线主要为单峰曲线(图3),曲线尖锐,峰值在5.5 Φ左右,主要是粉砂成分;概率累积曲线为典型的三段式,以跃移组分为主,含量介于30%~95%,滚动组分介于10%~20%,悬浮组分在5%之内。此段水动力较强,沉积环境不稳定。
-
对威海湾WH-05岩心按照2 cm间隔选取432个样品沉积物粒度进行端元模拟分析,获得了具有统计意义的五个粒度端元。所获得的五个端元组分,随其所解释的方差量的大小而变化。而拟合优度可以用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所指示,它可以用于评估计算丰度与测试丰度之间的相似性,可以确定近似于整个数据变化的模拟最小端元组分个数[26]。基本端元模型最终输出的是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符合现实地质状况的真实的粒度分布。而且,由于它和测量粒度分布具有一样的纲量,所以方便进行对比、分析以及端元主控因素判定[28]。在取端元模拟组分个数2~5情况下(图4),每一个粒级的决定系数(R2)的变化。当取端元数为2时,在26.7 μm处决定系数达到最低(图5a);当端元数为3时,决定系数基本可以大于0.6。图5b是端元数取1~11时随着累计方差贡献的变化,当端元数取3时,累计方差贡献达到95.92%。Dietze et al.[28]对端元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端元模拟分析过程中,所模拟端元的方差贡献和必须达到95%才是可靠的,决定系数到三个端元时达到0.6,此时可以确定三个粒度端元可以解释所有的样品(图4)。
粒度端元为3时,体积含量峰值分别出现在7.4 μm、39.8 μm、493.6 μm,所对应的粒度组分范围是7.8~11.0 μm、31.3~44.2 μm、353.6~500.0 μm。EM1(7.8~11.0 μm)粒级沉积物含量最低,约为15%,粒级区间与概率累积曲线上悬浮组分对应,指示为悬浮运动;EM2(31.3~44.2 μm)含量较高,介于25%~30%,粒级区间与概率累积曲线跳跃组分第一段所对应的,其斜率较大,表现为较高速率的沉积,反映了该粒度组分的构成主要来自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中;EM3(353.6~500.0 μm)含量介于20%~25%,是最粗的沉积物,粒度区间与概率累积曲线图中跳跃、滚动组分均有对应,说明EM3是在水动力条件较为强烈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
通过粒级—标准偏差法对432个粒度样品提取敏感粒级,获得的每个粒级组分的标准偏差会随着粒级的变化而变化(图6),图中较高标准偏差值反映了沉积物粒度含量在某一粒级范围内差异大,标准偏差的大小代表了对应粒级的百分含量随年代以及沉积环境改变的波动强度。对WH-05岩心而言,3个明显的标准偏差峰值分别出现在7.5 Φ(5.6 μm)、4.5 Φ(43.7 μm)、1.5 Φ(356.5 μm),粒级组分区间是7.1~8.6 Φ(2.6~7.4 μm)、4.0~4.9 Φ(33.7~63.4 μm)、1.3~2.0 Φ(256.9~409.6 μm)。粒级—标准偏差变化曲线反映了不同层位的样品的粒度含量在某一粒级中。
-
采用V-PCA法,从WH-05岩心中分离出4个粒度主成分:F1(6.2 μm,30.684%)、F2(18.9 μm,26.741%)、F3(0.8 μm,26.661%)、F4(14.3 μm,4.638%),所解释的方差贡献和为88.723%(图7、表3)。
公因子 F1 F2 F3 F4 因子主成分/μm 6.2 18.9 0.8 14.3 因子贡献率/% 30.684 26.741 26.661 4.638 累计贡献率/% 30.684 57.425 84.085 88.723 F1(6.2 μm,30.684%)粒度主成分解释30.684%的方差贡献,在6.2 μm处有一个宽广的正相关峰,在39.7 μm处有一个较狭窄的负相关峰。F2(18.9 μm,26.741%)粒度主成分解释26.741%的方差贡献,在18.9 μm处有一个狭窄的正相关峰,在194.2 μm处有一个起伏较低的负相关峰。F3(0.8 μm,26.661%)粒度主成分解释为26.661%的方差贡献,在0.8 μm处有一个宽广的正相关峰,在92.1 μm处有一个较狭窄的负相关峰。F4(14.3 μm,4.638%)粒度主成分解释为4.638%的方差贡献,在14.3 μm处有一个狭窄的正相关峰,在56.6 μm处有一个宽广的负相关峰。
根据F1(6.2 μm,30.684%)和F2(18.9 μm,26.741%)的方差贡献和粒度主成分众数,可以将其解释为WH-05岩心的主控因子,这两个主控因子基本反映了沉积物样品的总体粒度趋势。
粒级组分(GS)是通过V-PCA程序计算出的主成分F1-F4与其平方载荷之和求得,公式如下:
GS=(54.438*F1 + 18.437*F2 + 14.095*F3-3.965* F4)/100
GS序列表示东亚季风强度[15]。当东亚冬季风增强时,水动力增强,粗粒物质增多,GS值减小;当东亚夏季风增强时,水动力减弱,细粒物质增多,GS值增大。
3.1. 8.4 ka B.P.以来威海湾沉积特征
3.2. 8.4 ka B.P.以来威海湾沉积物环境敏感因子特征
3.2.1. BasEMMA提取的敏感粒级特征
3.2.2. 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的敏感粒级特征
3.2.3. V⁃PCA提取的环境敏感因子特征
-
BasEMMA和粒级—标准偏差法在选用的粒度参数和计算过程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在WH-05沉积地层中提取了3个敏感粒级且粒级范围基本一致,表明两种方法能反映相同的环境变化信息。下文以BasEMMA为代表,与V-PCA进行对比分析。
Yi et al.[15]推断沉积物GS序列与东亚季风强度有关,东亚夏季风增强时,沉积物GS值相应增大,与本研究区分析结果较为一致。EM1/(EM1+EM2+EM3)表示的是BasEMMA算出的细粒物质在沉积物总体的含量,这两项指标虽然原理不同,但都可以表示沉积物中的细颗粒物质(图8b)。为探讨两种方法在同尺度下与东亚季风的强度对比,改绘了部分高质量的中国黄土纪录的堆叠归一化平均粒径(MGS)[29](图8a),它通常被用作东亚季风强度替代指标。
Figure 8. East Asian monsoon intensity surrogate index (MGS) trend and comparison between BasEMMA and V⁃PCA extraction results for sensitive fractionation components
BasEMMA与V-PCA提取的粒度端元随深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环境敏感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达0.781 2(图9)。两种方法在DU2-1和DU2-2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分别是0.856 0和0.855 8;其次是DU3,决定系数达0.772 1;DU1相关性较低,只有0.670 8(图10)。
Figure 10. Correlation comparison of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factors extracted by BasEMMA and V⁃PCA in different sedimentary units
对比中国沿海其他岩心关于研究敏感粒级的成果,发现粒级—标准偏差法在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较为普遍[14,30](图11、表4);V-PCA主要用于分析某种动力机制的粒度主成分[15],应用相对较少;BasEMMA作为一种新方法[23],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以上三种方法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较好,说明这三种方法在海湾沉积环境演化研究中均具有适用性。
Figure 11. Core locations in Bohai Sea,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borehole locations from references [14⁃15,23,29])
钻孔名称 孔深/m 年龄/ka B.P. 提取环境敏感因子方法 结果 来源 WH-05 18.20 8.47 BasEMMA 提取出3个EMs 本论文 粒级—标准偏差法 3个敏感粒级组分 V-PCA GS系列表示亚洲季风强度 LZ908 101.30 108 V-PCA GS系列表示亚洲季风强度 文献[15] Core8 2.80 — BasEMMA 提取出3个EMs 文献[23] Core17 1.46 — Core30 2.36 — B45 0.47 1913—2010年 粒级—标准偏差法 3个敏感粒级组分 文献[30] YSZD01 0.28 1909—2012年 2个敏感粒级组分 SD1 0.35 1964—2014年 粒级—标准偏差法 3个敏感粒级组分 文献[14] SD3 0.34 — 3个敏感粒级组分 SD4 0.18 — 3个敏感粒级组分 -
为探讨WH-05在山东半岛泥质区内对东亚季风的指示作用以及两种方法在此研究区内的指示意义,参考了前人文献中在研究区附近的岩心所展现出的东亚季风强度变化[31⁃33]并改绘部分高质量的中国黄土纪录的堆叠归一化平均粒径[29](图8a)。虽然BasEMMA和V-PCA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取敏感粒级因子,两者在原理和方法上有巨大的差异,但在8.4 ka B.P.以来东亚冬季风的变化上,二者在总体上都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
通过对比发现,在8.4~7.5 ka B.P.阶段,对应沉积单元DU3。两种方法趋势均为增大(图8b),说明在此阶段细颗粒物质增多,水动力减弱,较低的东亚冬季风强度与中国黄土记录的东亚冬季风[29]减弱相对应(图8a)。
在7.5~7 ka B.P.阶段,对应沉积单元DU2-2。在7.2 ka B.P.左右两种方法均达到峰值(图8b),细粒物质组分含量达到最高,这与前人研究中的7.2 ka弱季风事件[34⁃35]一致。7.2 ka B.P.之后,两种数值均呈下降的趋势,细粒组分减少,但幅度不大,此时仍处于季风较弱阶段。
在7~4 ka B.P.阶段,对应沉积单元DU2-1。从约6.5 ka B.P.至今,两种方法呈逐渐减弱的趋势(图8b),细颗粒成分减少,水动力增强,东亚冬季风增强。这与前人研究中全新世早期东亚冬季风呈降低趋势,全新世晚期(6.5 ka B.P.之后)东亚冬季风呈增强趋势相对应[29,31⁃32]。
从4 ka B.P.至今,对应沉积单元DU1。由图8可见,EM1/(EM1+EM2+EM3)与东亚季风强度拟合比较好,说明BasEMMA在此阶段对沉积环境有着更好的指示作用。两种方法的趋势均为减小,在约4 ka B.P.到2 ka B.P.相对稳定,从2 ka B.P.至今相对减弱。这说明沿岸水动力呈持续增强趋势,东亚冬季风也在相应增强。
选取2 ka B.P.以来的冬季温度变化数据[36](图12a),用以比较BasEMMA与V-PCA在反映季风事件上的差异性。由图12b可以看出,GS数值在“小事件”时间段有更明显的变化。2 ka B.P.内GS显示3个对环境反映敏感的点。a点和c点均为细粒物质含量较少的点,两点的冬季温度变化都为负值,冬季温度降低,此时东亚季风较强(图12a),a点与15世纪初明清小冰期所对应[37⁃38],此时东亚冬夏季风都强,二者势均力敌,两种气团的交界停留在同一区域,会形成较长时间的降水和降温天气[35];c点与公元前29年西汉小冰期所对应[39⁃40],之后是持续十几年的寒冷和干旱气候,此时冬季风强度高且持续时间长。b点冬季温度变化为正值,气温上升(图12a),与13世纪初中国第四个温暖期所对应[41],此时细颗粒物质含量较高,沿岸流较弱,细颗粒组分被留在原地,季风较弱。两种方法出现这种区别是因为从6.5 ka B.P.至今东亚季风逐渐增强,在此增强趋势中有些许年份是减弱,这些不同的输运机制对应不同的V-PCA粒度谱[25],在寒暖过渡期更能体现东亚季风的变化。而BasEMMA和粒级—标准偏差法是从整体数据考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事件”。而且粒级—标准偏差法对粒度变化过于敏感,些许误差也会被计算其中[42]。不过BasEMMA和粒级—标准偏差法较准确提取柱状样的敏感粒级,这是V-PCA所不及的。
因此,三种方法均能准确反映山东半岛海湾沉积物中的环境敏感组分,其中BasEMMA和粒级—标准偏差法更适用于整体敏感粒级提取,V-PCA对“小事件”的季风变化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