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浅层地震反射界面QT0,振幅较强、连续性较好。通过分析认为此地震反射界面表示海底,该地震反射界面的起伏特征反映了研究区海底地形的起伏变化。
-
在浅层地震剖面中,界面QT1在浅层剖面中非常明显,可以在全区追踪和对比,可以作为反射标志层。界面之上表现为近似平行、亚平行的反射特征,界面之下呈现为混杂—波状、叠瓦状反射特征的古河道沉积。在地震剖面的某些区域,可以发现一些上超反射特征,认为该特征是海侵过程中海洋向陆地方向的上超现象。与此同时还发现一些对下伏地层表现为削截的现象,这种界面往往表现为在全区内相对比较平直的特征(图 2),这往往代表了古河道地层对下伏地层的截切作用。
-
浅层地震反射界面QT2,在剖面中的特征为振幅较高、能量较强。但是该界面不能连续追踪,局部区域会有间断。该界面在地震剖面中表现为向下削截下伏地层的反射特征,将其解释为一个侵蚀界面;同时,该界面表现为高低起伏的特征,这代表了侵蚀深度的变化,往往呈V或U形削截下伏地层。将其与地质岩芯对比分析,认为QT2界面为上更新统上组上段陆相(河流相)沉积地层(氧同位素2期)和上更新统上组中段海相沉积地层(氧同位素3期)的分界面。反射界面QT1与QT2之间的SU2代表了末次盛冰期形成的陆相沉积或河流沉积。此外,在测线剖面的古河道上部位置发现了大片的浅层气反射特征(图 3),因此,进一步佐证了此处古河道沉积地层的存在。
浅层地震层序SU2上部往往表现为近似平行或亚平行的反射特征,中部表现为相对明显的叠瓦状反射特征(前积反射结构),层序最底部则表现为一些填充型的乱岗型反射特征(图 2)。其中,河道内部前积反射结构,与上下反射层之间表现为斜交的层理,与上部SU1和SU3层序中的平行或亚平行反射结构形成鲜明的对比。
-
QT3地震反射界面在全区范围内普遍分布,可以全区进行追踪和对比,而且分布范围相对较大。但是在某些区域不能连续追踪,因为其被上覆的古河道界面侵蚀切割,表现为断开缺失的反射特征,但是沿着古河道一端区域继续追踪,直至古河道的另一端,又可以连续进行追踪。
将其与钻孔进行分析和对比,反射界面QT3与QT2之间的层序表示为SU3,当反射界面QT2缺失时,QT3与QT1之间的层序表示为SU3,认为其对应于氧同位素3期。由于此期间,海平面波动性上升,沉积物对先期被冲刷侵蚀形成的古河道底部填充,因此,该层序下部反射结构相对杂乱(图 2);随着海平面上升,古河道被充填变平,相应的地震层序内部反射特征也表现为近似平行的反射结构。
-
QT4地震反射界面一般表现为向下削截下伏地层的反射特征,该界面底界面高低不同,说明了侵蚀下切的深度和强度不同。与QT2有些相似,该界面起伏变化较大,在地震剖面中往往表现为“U”字型或“V”字型。界面之下反射特征呈现为平行或者亚平行结构,界面之上则变现为古河道的杂乱反射特征(图 2)。该界面对下伏海相地层表现为截切作用。
局部地区,QT3和QT5之间的地层为平行或亚平行反射结构。将QT3与QT4之间的地震层序定义为SU4,通过将其与地质岩芯分析和对比,认为其形成于氧同位素四期以来。
-
QT5反射界面在浅层地震剖面中,是一个中弱振幅的反射界面,由于该地层埋深较深,下部能量变小,所以该浅层地震反射界面隐约模糊,识别较为困难。该界面整体上表现为相对平行或亚平行的同相轴反射,虽然界面模糊不清,但是局部区域大体可以连续追踪和识别。与QT3类似,该界面某些区域也常被上覆的古河道QT4界面切断。
通过与钻孔分析对比,QT5与QT4之间的地震单元为SU5对应于地质岩芯中的DU5,发育于氧同位素5期以来。在浅层地震剖面中地表现为亚平行或者平行的反射结构特征(图 2)。
-
本文根据微体古生物特征(图 4)、粒度特征(图 5)、光释光测年,岩芯ECS1601可以划为4个沉积地层单元(图 6),从上往下依次命名为DU1、DU3、DU4、DU5(DU5a、DU5b、DU5c)。各沉积单元沉积特征见表 1。
Figure 4. (a) Benthic foraminifera ratio, abundance and differentiation; (b) benthic foraminifera type and three major shell types; (c)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ratio abundance and differentiation; (d) main types of ostracod
地层 沉积特征 DU1 0~15.00 m:此段多为泥质沉积。下部泥质沉积中夹杂砂质—粉砂质透镜体,分布有虫孔,周边也见一些生物扰动;中部可见一条宽度约为1m的粉砂质层;上部主要为黏土,呈灰色,夹杂少许贝壳碎屑 DU3 15.00~38.91 m:此段岩性总体上呈现为粉砂和黏土的互层。下部岩性主要为黏土、粉砂,粒度较细,证明这段时期内沉积环境相对安静,水体稳定,沉积均匀;上部岩性主要为粉砂、黏土质粉砂,粒度变粗,夹杂少了透镜体,见局部分布有生物潜穴、波状层理、交错层理。此段岩性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韵律性特征,表明了这段时间内沉积环境为周期性变化特点 DU4 38.91~59.97 m:本段岩性主要为黏土和中细砂,整体为灰褐色。中细砂中含有少量棕色锈斑和植物根碎屑,夹杂少量白云母且分布若干黏土条带,层状交错层理;黏土中分布砂质透镜体和生物潜穴,夹少量黑色泥炭屑。整体上,此段岩性变化相对较大,说明了这段时期水动力较大,且夹杂陆源碎屑,推测此段沉积主要为河流等陆相沉积 DU5 ① DU5a地层单元 59.97~74.90 m:本段岩性主要为黏土,灰黑色,黏土中夹杂形态各异的粉砂质透镜体,含少量泥质炭夹层,内部可见一些生物孔洞和生物碎屑、且孔洞周围生物扰动较强 ② DU5b地层单元 74.90~81.92 m:本段岩性主要为中细砂,灰褐色,偶见少量豆粒大小的棕色锈斑,有少量植物根屑夹杂其中,砂质层中夹杂一条黏土条带层,夹少量深黑色泥炭屑,可见砂质交错层理 ③ DU5c地层单元 81.92~90.02 m:本段岩性主要为粉砂、黏土,灰褐色,黏土层可中见生物潜穴,夹少量黑色泥炭屑和植物根屑,粉砂层中夹杂贝壳碎屑 Table 1. Sedimentary features of each sedimentary unit of the shallow geological drill core ECS1601
-
将地质岩芯与浅层地震进行对比和分析,DU1沉积单元对应于浅层地震剖面中反射界面QT0和反射界面QT1之间的地震相SU1(图 7),推测其形成于氧同位素一期(MIS1)以来的一段时期—全新世时期,主要为泥质沉积体沉积。通过分析认为QT1界面为全新世以来的海进面,QT1和反射界面QT0之间的地震相为全新统,表示氧同位素一期以来形成的沉积地层,为海侵体系域上部和高位体系域的沉积物。
由于地质岩芯中的DU2沉积缺失,因此,将沉积单位DU3对应于浅层地震剖面中QT3和海底QT1之间的地震相SU3(图 7)。根据测年数据和沉积特征,该沉积单元开始于氧同位素三期(MIS3),直至氧同位素二期(MIS2),根据测年数据和沉积特征,推测其属于上更新统上组中段沉积,主要为海侵作用时期发育而成的海相沉积地层。
通过浅层地震剖面与地质岩芯分析对比,地质岩芯DU4沉积单元对应于浅层地震剖面中反射界面QT3和反射界面QT4之间的地震相SU4(图 7),属于上更新统上组下段沉积地层。沉积相反射特征变现为“U”或“V”型的古河道相沉积层序,沉积物沉积特征表现为粒度较粗的古河道沉积。
与上述分析和对比方法一样,将沉积地层DU5单元对应于浅层地震界面QT5和海底QT4之间的地震相SU5(图 7),属于上更新统下组沉积地层。沉积相反射特征变现为平行或亚平行的沉积反射层序,沉积物沉积特征表现为粒度较细的淤泥质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