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杨礼显,1984,西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55-64页。 (2) 陈发虎等,1987,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期,137-144页。 (3) 张林源,1962,兰州大学学报,第2期,89-101页. (4) 翟毓沛,1976,甘肃地质科技情报,第2期,3-10页. (5) 甘肃区调队编,1965, J-48-XXXⅦ(兰州幅)地质图说明书,15-16页. (6) 邱占祥、谷祖纲,1988,古脊椎动物学报,第26卷,第3期,198 209页. (7) 陈梦熊,1937,地质论评,第12卷,545-556页. (8) 陈发虎,1989,沉积学报,第7卷,第3期,105-111页. (9) 袁复礼、杜恒俭,1984,中国新生代生物地层学,地质出版社,第100页。 (10) 吴正,1987,风沙地貌学,科学出版社,第175页。 (I1) 李保生等,1988,地理学报,第43卷,第2期,127-133页. (12) [澳]L.A.费雷克斯著,赵希涛等译,1984,地质时代的气候,海洋出版社,第320页. (13) 董光荣等,1988,中国科学,第6期,633-642页. (14) 中国科学《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1984,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册),科学出版社,第1-43页。 (15) 李云通等,1984,中国的第三系,地质出版社,附图:中国晚第三纪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略图。 (16) 李吉均等,1979,中国科学,第6期,608- 17页。 (17) 赵景波,1989,沉积学报,第7卷,第3期,113-120页. (18) C.C.Young and M.N.Bien, 1936,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Vol.,p.121-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