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怡乐, 李勇, 潘松圻, 赵正福, 荆振华, 王学天.
华北石炭—二叠系有机质富集的天文旋回约束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84
|
[2] |
邹怡, 韦恒叶.
下扬子中二叠统孤峰组热液硅质岩地球化学约束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9
|
[3] |
符印, 王作栋, 张婷, 王文军, 李晓斌, 王志勇.
烃源岩中类胡萝卜烷系列化合物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3
|
[4] |
古恒, 王剑, 韦恒叶, 付修根.
四川盆地城口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91
|
[5] |
葛小瞳, 汪远征, 陈代钊, 张恭境, 黄泰誉, 李王鹏.
川东北地区二叠纪晚期古海洋环境与有机质富集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15
|
[6] |
彭旸, 王波, 于海跃, 董雨洋, 盛莉娜, 杨琳娜, 刘少治, 王少依, 朱晨.
新疆三塘湖盆地条湖-马朗凹陷中下侏罗纪沉积体系演化及物源分析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25
|
[7] |
王必金, 鲜本忠, 彭伟, 赵琳, 陈绵琨, 余志云, 舒逸, 石浩程, 帅钰洁.
天文旋回约束下的页岩岩相分布与有机质富集 ——以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东岳庙段为例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20
|
[8] |
甘应星, 赵红静, 王志勇, 金颖, 温旺彪, 王杰.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烃源岩β-胡萝卜烷富集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0
|
[9] |
何庆, 高键, 董田, 何生, 翟刚毅, 邹高峰.
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古环境恢复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07
|
[10] |
荆锡贵, 陈政安, 李凤杰, 文胜男, 谢胜军.
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70
|
[11] |
邱振, 卢斌, 陈振宏, 张蓉, 董大忠, 王红岩, 邱军利.
火山灰沉积与页岩有机质富集关系探讨——以五峰组—龙马溪组含气页岩为例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88
|
[12] |
李哲萱, 柳益群, 周鼎武, 焦鑫, 南云.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喷爆岩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及相关问题探讨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45
|
[13] |
付亚飞, 邵龙义, 张亮, 郭双庆, 石彪, 侯海海, 闫晗, 宋建军.
焦作煤田石炭—二叠纪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4
|
[14] |
肖良, 漆亚玲, 马文忠, 李相传, 郭俊锋, 孙楠, 姚肖永.
吐哈盆地北缘中侏罗世植物化石稳定碳同位素的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3.007
|
[15] |
焦鑫, 柳益群, 靳梦琪, 周鼎武.
新疆三塘湖薄层状岩浆-热液白云质喷流沉积岩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1
|
[16] |
邱振, 董大忠, 卢斌, 周杰, 施振生, 王红岩, 吝文, 张晨晨, 刘德勋.
中国南方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笔石与有机质富集关系探讨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01
|
[17] |
.
马朗凹陷芦草沟组泥页岩储层含油性特征与评价
. 沉积学报,
|
[18] |
李 红.
新疆三塘湖盆地二叠系湖相白云岩形成机理初探
. 沉积学报,
|
[19] |
冯乔, 柳益群, 郝建荣.
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烃源岩及其古环境
. 沉积学报,
|
[20] |
闫存凤, 黄杏珍, 王随继.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湖相碳酸盐岩系藻类组合及古环境
. 沉积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