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永祯, 郭岭, 方泽鑫, 徐凯, 张寰萌, 师宇翔, 武芳芳, 陶威.
康滇古陆东缘筇竹寺组沉积物源的风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24, 42(1): 324-34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3
|
[2] |
李尚昆, 魏志福, 王永莉, 汪亘, 马雪云, 张婷, 何薇, 玉晓丽, 李伦, 马贺, 魏静宜.
青藏高原中东部囊谦盆地始新世气候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 沉积学报,
2024, 42(2): 545-55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63
|
[3] |
郑伟, 许欣, 齐永安, 邢智峰, 刘云龙, 李婉颖, 吴盼盼, 张湘赟.
古环境、古气候分析对P⁃T之交灭绝事件的启示
. 沉积学报,
2023, 41(2): 392-40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22
|
[4] |
路淑毅, 杨斌, 李胜荣, 宋香锁, 杜圣贤, 高建飞, 张尚坤, 李明慧, 张伟林.
鲁西南单县盆地钻孔记录的古近纪环境变化
. 沉积学报,
2023, 41(2): 498-51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90
|
[5] |
黄乐清, 黄建中, 罗来, 王先辉, 刘耀荣, 梁恩云, 马慧英.
湖南衡阳盆地东缘白垩系风成沉积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4): 735-74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3
|
[6] |
陈留勤, 李鹏程, 郭福生, 刘鑫, 李馨敏.
粤北丹霞盆地晚白垩世丹霞组沉积相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7-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8
|
[7] |
徐崇凯, 刘池洋, 郭佩, 黎茂稳, 黄雷, 赵岩, 潘银华, 张益银.
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间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8, 36(3): 617-6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1
|
[8] |
张守鹏, 李保利, 贺振建, 张存霞.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沙三、四段沉积期古盐度不均衡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16, 34(2): 397-40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18
|
[9] |
刘磊, 陈洪德, 徐长贵, 钟怡江, 吴奎.
辽东湾古近系震积岩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沉积学报,
2015, 33(5): 919-93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08
|
[10] |
王尹, 李祥辉, 周勇, 刘玲.
南雄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陆源沉积组份变化的古气候指示
. 沉积学报,
2015, 33(1): 116-12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12
|
[11] |
刘升发.
近2 ka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高分辨率的生物硅记录及其古生产力意义
. 沉积学报,
2011, 29(2): 321-327.
|
[12] |
肖景义.
邯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植被波动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206-1212.
|
[13] |
宋春晖.
青藏高原北缘古近纪石英砂表面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1): 94-103.
|
[14] |
张哲 杜远生 毛治超 李瑞 原小杰.
湘东南桂阳莲塘上泥盆系风暴岩特征及其古地理、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3): 369-375.
|
[15] |
来红州, 莫多闻, 李新坡.
洞庭盆地第四纪红土地层及古气候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1): 130-137.
|
[16] |
田洪水, 王金光, 吕明英, 王立法.
山东安丘古近纪冲积层中的地震记录
. 沉积学报,
2005, 23(3): 447-453.
|
[17] |
袁文芳, 陈世悦, 曾昌民.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侵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04-612.
|
[18] |
袁静.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纪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4, 22(1): 41-46.
|
[19] |
李国彪, 万晓樵, 丁林, 刘文灿, 高莲凤.
藏南古近纪前陆盆地演化过程及其沉积响应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55-464.
|
[20] |
费富安.
对苏北含油盆地下第三系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8, 6(1): 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