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建清, 黄从俊, 朱华平, 何利, 冉敬.
四川邻水高滩镇地热井含膏盐段岩屑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5
|
[2] |
陈成业, 王钦贤, 陈多福.
台湾国姓地区中新世海相菱铁矿的成因
. 沉积学报,
2022, 40(6): 1691-170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47
|
[3] |
程红光, 李心清, 黄思静, 王兵, 程建中.
腕足壳体与碳酸盐岩全岩中碳、氧、锶同位素差异
. 沉积学报,
2015, 33(1): 60-6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06
|
[4] |
孙伟, 陈明, 何江林, 曹竣锋, 王东.
西藏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索瓦组锶同位素组成与演化
. 沉积学报,
2015, 33(2): 265-27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2.006
|
[5] |
.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灰岩岩相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580-589.
|
[6] |
闫慧.
河蚬壳体不同断面碳、氧同位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3): 513-517.
|
[7] |
曹 剑.
准噶尔盆地石炭—二叠系方解石脉的碳、氧、锶同位素组成与含油气流体运移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22-729.
|
[8] |
黄思静.
西藏南部晚白垩世厚壳蛤不同壳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海洋信息的保存性
. 沉积学报,
2006, 24(1): 68-74.
|
[9] |
肖加飞, 魏家庸, 胡瑞忠.
扬子地台西南缘早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
. 沉积学报,
2004, 22(2): 310-318.
|
[10] |
谢渊, 王剑, 刘家铎, 罗建宁, 张哨楠, 杨宝星, 李明辉.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层序地层与碳、氧、锶同位素响应
. 沉积学报,
2002, 20(2): 188-196.
|
[11] |
郑建京, 吉利明, 孟仟祥.
天然气碳同位素部分反序与乙烷碳同位素特征的模拟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811-814.
|
[12] |
黄思静, 麻建明, 冷德勋.
广西钦州石炭—二叠纪深海硅质岩的锶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42-546.
|
[13] |
沈平, 徐永昌.
石油碳、氢同位素组成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4): 124-127.
|
[14] |
沈渭洲, 方一亭, 倪琦生, 刘燕, 林雨萍.
中国东部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4): 38-42.
|
[15] |
赵震.
从氧、碳同位素组成看蓟县元古宙碳酸盐岩特征
. 沉积学报,
1995, 13(3): 46-53.
|
[16] |
田景春, 曾允孚.
中国南方二叠纪古海洋锶同位素演化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25-130.
|
[17] |
钱建兴.
南中国海8KL岩芯氧同位素第6期以来的氧、碳稳定同位素记录与堆积速率研究
. 沉积学报,
1994, 12(3): 21-28.
|
[18] |
陈荣坤.
稳定氧碳同位素在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94, 12(4): 11-21.
|
[19] |
王关玉, 陈成业.
层控菱铁矿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意义
. 沉积学报,
1986, 4(2): 27-38.
|
[20] |
张秀莲.
碳酸盐岩中氧、碳稳定同位素与古盐度、古水温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85, 3(4): 1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