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敏, 李祥辉, 王旌羽.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晚侏罗世沉积环境与古气候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03-101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9
|
[2] |
路淑毅, 杨斌, 李胜荣, 宋香锁, 杜圣贤, 高建飞, 张尚坤, 李明慧, 张伟林.
鲁西南单县盆地钻孔记录的古近纪环境变化
. 沉积学报,
2023, 41(2): 498-51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90
|
[3] |
高远, CarrollAlan R., 王成善.
异整合面——古环境剧变的地层记录
. 沉积学报,
2021, 39(1): 46-5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28
|
[4] |
郑伟, 刘云龙, 齐永安, 邢智峰, 李妲, 付玉鑫, 李婉颖, 许欣.
豫西荥阳P⁃Tr之交孙家沟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变化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128-114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59
|
[5] |
陈留勤, 李鹏程, 郭福生, 刘鑫, 李馨敏.
粤北丹霞盆地晚白垩世丹霞组沉积相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7-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8
|
[6] |
常吟善, 赵洪, 覃军, 李帅, 张建培.
古近纪气候变化在东海盆地内的化石记录
. 沉积学报,
2019, 37(2): 320-3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3
|
[7] |
陈留勤, 刘鑫, 李鹏程.
古土壤: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灵敏指针
. 沉积学报,
2018, 36(3): 510-52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54
|
[8] |
王尹, 李祥辉, 周勇, 刘玲.
南雄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陆源沉积组份变化的古气候指示
. 沉积学报,
2015, 33(1): 116-12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12
|
[9] |
.
全新世以来巴里坤湖面积变化及气候环境记录
. 沉积学报,
2014, 32(1): 93-100.
|
[10] |
.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干柴沟组下段湖相混合沉积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724-729.
|
[11] |
曹桐生.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下寒武统苏中组混合沉积特征及形成环境研究
. 沉积学报,
2011, 29(1): 55-63.
|
[12] |
张西营.
德令哈盆地尕海湖DG03孔岩芯矿物组合与古环境变化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67-773.
|
[13] |
唐永忠.
南秦岭古生代沉积盆地构造活动—海平面变化与沉积响应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53-662.
|
[14] |
薛莲花, 陈国俊, 王琪, 史基安, 肖立新, 杨军, 赵克斌.
塔里木盆地K2-E旋回层序与海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1998, 16(3): 66-71.
|
[15] |
杜小弟, 王璞君, 匡立春, 王东坡.
塔里木盆地震旦—泥盆纪古海平面变化再造及形成机理分析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4-17.
|
[16] |
于炳松.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1): 33-39.
|
[17] |
江茂生, 沙庆安, 刘敏.
华北地台下中寒武统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张夏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63-74.
|
[18] |
范善发, 周中毅, 潘长春.
应用生物标志物评价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沉积物的古环境
. 沉积学报,
1991, 9(S1): 44-51.
|
[19] |
杨朝青, 沙庆安.
云南曲靖中泥盆统曲靖组的沉积环境:一种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
. 沉积学报,
1990, 8(2): 59-66.
|
[20] |
费富安.
对苏北含油盆地下第三系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8, 6(1): 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