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耿海波, 付世骞, 师明川, 张加赢, 郭会灿, 安丽平.
东胜铀矿床中主要微生物成矿因素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2023, 41(3): 684-69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27
|
[2] |
李忠.
沉积盆地深层—超深层成岩动力学:若干研究进展与专属问题
. 沉积学报,
2023, 41(6): 1768-17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89
|
[3] |
吕大炜, 初航, 任建国.
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现状及发展动态简析
. 沉积学报,
2022, 40(2): 281-2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55
|
[4] |
赵迪斐, 马素萍, 王玉杰, 汤研.
我国沉积学热点问题与研究趋势——基于《沉积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沉积学报,
2020, 38(3): 463-47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61
|
[5] |
杨宇宁, 王剑, 郭秀梅, 熊小辉.
渝东北田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矿物学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4): 772-78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11
|
[6] |
解习农, 林畅松, 李忠, 任建业, 姜涛, 姜在兴, 雷超.
中国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 沉积学报,
2017, 35(5): 877-88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5.002
|
[7] |
.
深水湖盆沉积砂体的层序地层分析——以四川侏罗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798-806.
|
[8] |
.
陕西柞—山—商晚古生代拉分断陷盆地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 沉积学报,
2013, 31(2): 193-209.
|
[9] |
.
陕西凤太晚古生代拉分盆地动力学与金—多金属成矿
. 沉积学报,
2012, 30(3): 405-421.
|
[10] |
殷科华.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52-457.
|
[11] |
邵磊.
珠江口盆地的沉积充填与珠江的形成演变
. 沉积学报,
2008, 26(2): 179-158.
|
[12] |
李 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928-933.
|
[13] |
张昌民, 张尚锋, 李少华, 淡卫东, 侯路.
中国河流沉积学研究20年
. 沉积学报,
2004, 22(2): 183-192.
|
[14] |
王多云, 李凤杰, 王峰, 刘自亮, 王志坤, 李树同, 秦红.
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中的一些沉积学问题
. 沉积学报,
2004, 22(2): 193-197.
|
[15] |
李阳, 邱桂强, 刘建民.
沉积学研究对济阳断陷湖盆油气勘探开发的推动作用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00-407.
|
[16] |
何起祥.
沉积地球科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沉积学报,
2003, 21(1): 10-18.
|
[17] |
刘文均, 卢家烂.
湘西下寒武统有机地化特征——MVT铅锌矿床有机成矿作用研究(Ⅲ)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90-296.
|
[18] |
陈履安.
腐殖酸在铝土矿形成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17-123.
|
[19] |
苏德辰, 梅幂相.
试论沉积学原理在地层学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33-37.
|
[20] |
蒋德和, 杨振强, 赵时久.
湘中地区中奥陶统“桃江式”锰矿的成矿作用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1): 5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