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党文龙, 高岗, 刘建平, 刚文哲, 王成云, 杨尚儒, 雷宇, 张莉莉, 段延娟.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烃源岩受石炭系充填影响的研究
. 沉积学报,
2023, 41(3): 879-88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33
|
[2] |
梁飞, 黄文辉, 牛君.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下石盒子组盒8段物源分析
. 沉积学报,
2018, 36(1): 142-153.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16
|
[3] |
谭飞, 张云峰, 王振宇, 董兆雄, 黄正良, 王前平, 高君微.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不同组构碳酸盐岩埋藏溶蚀实验
. 沉积学报,
2017, 35(2): 413-42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18
|
[4] |
熊鹰, 姚泾利, 李凌, 侯云东, 肖笛, 聂万才, 赵东方, 谭秀成.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1+2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储集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5): 963-97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15
|
[5] |
牛杏, 杨香华, 李丹, 常吟善, 胡孝林, 许晓明.
North Carnarvon盆地三叠系沉积格局转换与烃源岩发育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88-1200.
|
[6] |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颗粒滩沉积组合及展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3): 418-428.
|
[7] |
.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寒武—奥陶系白云岩结构特征及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38-549.
|
[8] |
.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的层序结构演化及其对盆地过程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907-919.
|
[9] |
倪新锋.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65-474.
|
[10] |
杨明慧.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晚古生代陆表海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05-1013.
|
[11] |
李元昊.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震积岩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72-779.
|
[12] |
郭建军.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的研究新进展
. 沉积学报,
2008, 26(3): 518-524.
|
[13] |
陈景山.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58-868.
|
[14] |
孟仟祥, 房嬛, 徐永昌, 沈平.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和煤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04, 22(4): 729-736.
|
[15] |
李剑锋, 徐正球, 马军, 苗建宇.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生烃能力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4): 702-706.
|
[16] |
郑聪斌, 章贵松, 王飞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热水岩溶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24-529,535.
|
[17] |
张永生.
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群中部块状白云岩的深埋藏白云石化机制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24-430.
|
[18] |
魏国齐, 贾承造, 宋惠珍, 施央申, 卢华复, 李亚红.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沉积模式与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08-413.
|
[19] |
夏新宇, 洪峰, 赵林, 张文正.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有机相类型及生烃潜力
. 沉积学报,
1999, 17(4): 638-643.
|
[20] |
朱莲芳, 马宝林.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柯坪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的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1, 9(2): 5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