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勇, 施泽进, 孟兴平, 刘沛杰, 田亚铭, Hairuo Qing.
川东南龙王庙组埋藏及混合水白云岩化作用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517-153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5
|
[2] |
雷川, 陈红汉, 苏奥, 许学龙, 周海.
方解石充填物对于深层古岩溶洞穴保存的独特意义——以塔河地区奥陶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6, 34(5): 842-85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04
|
[3] |
张美良, 朱晓燕, 吴夏, 张碧云, 潘谋成.
桂林洞穴滴水与现代碳酸钙δ18O记录的环境意义——以桂林七星岩NO.15支洞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4): 697-70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8
|
[4] |
陈景山.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58-868.
|
[5] |
刘林玉, 王震亮, 张龙.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6, (5): 690-697.
|
[6] |
.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90-697.
|
[7] |
蒲阳, 黄俊华, 黄咸雨, 阮小燕, 崔景伟, 谢树成.
岩溶地区现代土壤与洞穴石笋中单甲基支链烷烃与烷基环己烷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5): 740-746.
|
[8] |
.
岩溶地区现代土壤与洞穴石笋中单甲基支链烷烃与烷基环己烷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40-746.
|
[9] |
徐国强, 刘树根, 武恒志, 李智武, 孙玮.
海平面周期性升降变化与岩溶洞穴层序次关系探讨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16-322.
|
[10] |
钱一雄, 陈跃, 马宏强, 陈强路.
新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裂隙中方解石胶结物元素分析与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1): 6-12.
|
[11] |
孙景耀, 陈辉军, 朱明春.
黄河济南以下河段某些异常地质作用及几种典型沉积构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1): 79-84.
|
[12] |
潘少明, 施晓冬, 王建业, PeterTanner, LaiShingLeong.
围海造地工程对香港维多利亚港现代沉积作用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0, 18(1): 22-28.
|
[13] |
朱光有, 钟建华, 周瑶琪, 陈清华, 姜在兴, 谢宏亮.
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超高异常Sr的发现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4): 659-662.
|
[14] |
张美良, 林玉石, 覃嘉铭.
桂林水南洞石笋的沉积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9, 17(2): 233-239.
|
[15] |
史基安, 赵兴东, 王琪, 师育新, 李春圆.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化学环境演化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2): 145-149.
|
[16] |
钱江初.
太平洋CC区的沉积间断与多金属结核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96-101.
|
[17] |
杨俊杰, 张文正, 黄思静, 黄月明, 刘桂霞, 肖林萍.
埋藏成岩作用的温压条件下,白云岩溶解过程的实验模拟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3): 83-88.
|
[18] |
刘钦甫, 张鹏飞.
湖南测水组沉积环境及其对煤层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1991, 9(4): 96-104.
|
[19] |
于联生.
现代沉积构造的水动力解析尝试——潮流沉积一例
. 沉积学报,
1988, 6(2): 97-105.
|
[20] |
高健, 严钦尚, 许世远.
滦河中游现代河流沉积构造与水动力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83, 1(1): 2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