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冬晨, 王文军, 张婷, 李立武, 王作栋, 钱宇, 敖添, 符印, 王丹, 贾星亮.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分析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为例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411-142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98
|
[2] |
邹怡, 韦恒叶.
下扬子中二叠统孤峰组热液硅质岩地球化学约束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3): 799-81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9
|
[3] |
甘应星, 赵红静, 王志勇, 金颖, 温旺彪, 王杰.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烃源岩β-胡萝卜烷富集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0
|
[4] |
王秋军, 郑军, 孙柏年, 马福军, 王振, 王万梅.
广西渐新世宁明组三种植物碳同位素与古气候分析
. 沉积学报,
2020, 38(2): 358-36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19
|
[5] |
张霄宇, 陶春辉, 廖时理, 周建平, 李怀明, 滕国超, 黄大松.
西南印度洋洋中脊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热液活动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4): 727-73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85
|
[6] |
向坤鹏, 贺永忠, 赵磊, 安亚运, 盘应娟, 何犇, 刘奎勇.
黔西南郭家湾地区中三叠世坡段组幻龙化石埋藏环境——来自碳酸盐岩岩相与碳、氧同位素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19, 37(5): 957-96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4
|
[7] |
蒋裕强, 谷一凡, 刘均, 邓吉刚, 张洁伟, 张航, 徐艳霞.
川东北龙岗东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热液活动证据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18, 36(1): 1-11.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02
|
[8] |
储呈林, 陈强路, 张博, 史政, 姜海健, 杨鑫.
热液活动对东二沟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形成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6, 34(4): 803-81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20
|
[9] |
王卓卓, 施立志, 张永生, 陈代钊, 梁江平.
湘桂地区泥盆纪硅岩Rb-Sr、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沉积背景研究
. 沉积学报,
2015, 33(4): 679-68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6
|
[10] |
.
柴达木盆地北缘原油中单体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组成研究
. 沉积学报,
2012, 30(5): 983-990.
|
[11] |
.
贵州新民剖面晚二叠世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有机碳埋藏的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5): 806-816.
|
[12] |
卢双舫.
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的碳同位素平衡法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2008, 26(2): 308-313.
|
[13] |
米敬奎.
哈得逊与轮南地区原油碳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71-1076.
|
[14] |
王卓卓.
广西南宁地区泥盆系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39-245.
|
[15] |
曾志刚, 翟世奎, 杜安道.
大西洋洋中脊TAG热液区中块状硫化物的Os同位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3): 394-398.
|
[16] |
谢渊, 王剑, 刘家铎, 罗建宁, 张哨楠, 杨宝星, 李明辉.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层序地层与碳、氧、锶同位素响应
. 沉积学报,
2002, 20(2): 188-196.
|
[17] |
李玉成, 黄宝玉, 徐永昌.
利用贝类(Lamprotula)化石碳氧同位素再建山西丁村地区晚更新世气候环境
. 沉积学报,
2001, 19(4): 648-651.
|
[18] |
邵龙义, T P Jones.
桂中晚二叠世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的地层学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1): 84-120.
|
[19] |
沈渭洲, 方一亭, 倪琦生, 刘燕, 林雨萍.
中国东部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4): 38-42.
|
[20] |
张秀莲.
碳酸盐岩中氧、碳稳定同位素与古盐度、古水温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85, 3(4): 1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