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怡, 韦恒叶.
下扬子中二叠统孤峰组热液硅质岩地球化学约束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3): 799-81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9
|
[2] |
宋亚芳, 陈代钊, 郭川, 周锡强.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肖尔布拉克组下段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2020, 38(1): 55-6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24
|
[3] |
朱永进, 倪新锋, 刘玲利, 乔占峰, 陈永权, 郑剑锋.
裂后沉降期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响应及成储特征——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5): 1044-105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06
|
[4] |
邓世彪, 关平, 庞磊, 刘沛显, 金亦秋, 张艳秋.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肖尔布拉克组优质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成因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218-123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84
|
[5] |
尤东华, 韩俊, 胡文瑄, 陈强路, 曹自成, 席斌斌, 鲁子野.
塔里木盆地顺南501井鹰山组白云岩储层特征与成因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206-121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2
|
[6] |
储呈林, 陈强路, 张博, 史政, 姜海健, 杨鑫.
热液活动对东二沟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形成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6, 34(4): 803-81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20
|
[7] |
刘浩, 徐大良, 牛志军, 彭练红, 魏运许, 赵小明.
湖北竹山杨家堡组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087-109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03
|
[8] |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颗粒滩沉积组合及展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3): 418-428.
|
[9] |
常华进.
桂北泗里口老堡组硅质岩的常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指示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098-1107.
|
[10] |
任国选.
蓟县地区雾迷山组硅质岩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1): 70-76.
|
[11] |
曹秋香.
浙江江山丁家山组层状硅质岩阴极发光特征及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97-803.
|
[12] |
徐勇航.
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熊耳群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8, 26(4): 602-609.
|
[13] |
田云涛.
桂西南柳桥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层状硅质岩成因和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71-677.
|
[14] |
张 翔.
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70-377.
|
[15] |
高志前.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样式及其沉积响应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1): 19-27.
|
[16] |
施振生, 朱筱敏, 王贵文, 钟大康, 张新培.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潮坪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 沉积学报,
2005, 23(1): 91-98.
|
[17] |
陈翠华, 何彬彬, 顾雪祥, 刘建明.
桂西北高龙金矿床含矿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1): 54-58.
|
[18] |
于炳松, 陈建强, 李兴武, 林畅松.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沉积背景
. 沉积学报,
2004, 22(1): 59-66.
|
[19] |
方国庆, 刘德良.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奥陶统其浪组风暴岩中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1): 68-72.
|
[20] |
宋春晖, 武安斌, 周少平.
西成矿田海底热水喷溢沉积成因硅质岩及其与矿化关系
. 沉积学报,
1992, 10(4): 6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