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学天, 邵龙义, Kenneth A. Eriksson, 胡修棉, 刘钦甫, 鲁静.
基于定量古地理的BQART模型深时古地势重建方法
. 沉积学报,
2022, 40(6): 1461-14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35
|
[2] |
杨向荣, 严德天, 张利伟, 张宝, 徐翰文, 刘文慧, 郧嘉琳.
赫南特冰期古海洋环境转变及其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 沉积学报,
2018, 36(2): 319-33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7
|
[3] |
白玛曲宗, 韦恒叶, 江增光, 邱振.
江西东岭剖面P-T界线碳同位素变化与沉积物输入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18, 36(2): 267-27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28
|
[4] |
马强, 张殿伟, 王贵文, 朱东亚, 张荣强, 李天义.
断层流体锶、碳、氧同位素示踪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以焦石坝背斜带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205-121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2
|
[5] |
程红光, 李心清, 黄思静, 王兵, 程建中.
腕足壳体与碳酸盐岩全岩中碳、氧、锶同位素差异
. 沉积学报,
2015, 33(1): 60-6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06
|
[6] |
.
长江上游水系沉积物锶—钕同位素组成及物源示踪
. 沉积学报,
2014, 32(2): 290-295.
|
[7] |
.
瓜德鲁普统—乐平统全球界线层型剖面沉积相和层序地层
. 沉积学报,
2014, 32(3): 429-441.
|
[8] |
沈平.
我国生物气藏碳、氢同位素特征、形成途径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1): 183-187.
|
[9] |
卢双舫.
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的碳同位素平衡法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2008, 26(2): 308-313.
|
[10] |
曹 剑.
准噶尔盆地石炭—二叠系方解石脉的碳、氧、锶同位素组成与含油气流体运移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22-729.
|
[11] |
陈传平, 梅博文.
油藏原油微生物降解的氮同位素分馏效应
. 沉积学报,
2004, 22(4): 707-710.
|
[12] |
许冰, 顾兆炎, 胡滨, 李镇梁.
广西上泥盆统F—F界线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04, 22(4): 603-608.
|
[13] |
黄思静, 石和, 张萌, 沈立成, 武文慧.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碎屑岩成岩研究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2, 20(3): 359-366.
|
[14] |
谢渊, 王剑, 刘家铎, 罗建宁, 张哨楠, 杨宝星, 李明辉.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层序地层与碳、氧、锶同位素响应
. 沉积学报,
2002, 20(2): 188-196.
|
[15] |
史继扬, 向明菊, 周友平.
生物标志物藿烷类的单体碳稳定同位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2): 310-313,318.
|
[16] |
郑建京, 吉利明, 孟仟祥.
天然气碳同位素部分反序与乙烷碳同位素特征的模拟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811-814.
|
[17] |
尹观, 王成善.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的锶、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海洋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8, 16(1): 107-111.
|
[18] |
沈平, 徐永昌.
石油碳、氢同位素组成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4): 124-127.
|
[19] |
田景春, 曾允孚.
中国南方二叠纪古海洋锶同位素演化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25-130.
|
[20] |
M. Schoell, B. R. T. Simoneit, 王铁冠.
广西百色盆地州景矿第三系褐煤有机地球化学与煤岩学研究 Ⅳ.单化合物碳稳定同位素推断生物标志物起源
. 沉积学报,
1995, 13(4): 7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