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康乐, 高岗, 刘诗局, 王成云, 程光瑾, 胡丹丹.
缝合线中有机质来源、流体运移以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2): 661-6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5
|
[2] |
郭凤战, 迟云平, 谢远云, 康春国, 刘若男, 孙磊, 吴鹏, 魏振宇, 刘海金.
浑善达克沙地地表沉积物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70
|
[3] |
张鸿禹, 杨文涛.
陆相细粒沉积岩与古土壤深时气候分析方法综述
. 沉积学报,
2023, 41(2): 333-34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38
|
[4] |
裴宇, 张生银, 房嬛, 陈永欣, 张顺存, 邵明, 雷天柱.
陆架边缘海环境下金属元素与有机质富集关系探讨
. 沉积学报,
2022, 40(1): 136-14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2
|
[5] |
张晗, 黄伟, 蒋莹, 陈子元, 沈川洲, 董进国.
亚洲夏季风DO12气候事件的响应模式
. 沉积学报,
2022, 40(3): 765-77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05
|
[6] |
丁江辉, 张金川, 石刚, 申宝剑, 唐玄, 杨振恒, 李兴起, 李楚雄.
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
. 沉积学报,
2021, 39(2): 324-34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56
|
[7] |
宋董军, 妥进才, 王晔桐, 吴陈君, 张明峰.
富有机质泥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309-132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0
|
[8] |
刘俊余, 查小春, 黄春长, 庞奖励, 周亚利, 李洋.
甘肃天水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化学风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18, 36(5): 937-94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8
|
[9] |
陈留勤, 刘鑫, 李鹏程.
古土壤: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灵敏指针
. 沉积学报,
2018, 36(3): 510-52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54
|
[10] |
高鹏坤, 庞奖励, 黄春长, 周亚利, 卞鸿雁, 王蕾彬, 王学佳.
陕南丹凤茶房村黄土—古土壤剖面色度参数特征
. 沉积学报,
2015, 33(3): 537-54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11
|
[11] |
.
新疆伊犁晚全新世风成沙—古土壤序列磁化率特征及气候变化
. 沉积学报,
2012, 30(5): 928-936.
|
[12] |
冯乔.
博格达南缘二叠系古土壤类型及其在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25-729.
|
[13] |
杨前进, 黄春长, 刘昆, 庞奖励, 陈宝群.
洪积扇上全新世古土壤的特点及环境意义——以临汾盆地东坡沟剖面为例
. 沉积学报,
2004, 22(2): 332-336.
|
[14] |
谢泰俊.
海相生烃碎屑岩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的分布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4-18.
|
[15] |
王新明, 盛国英, 傅家谟, 闵育顺.
广州感潮河段底泥有机质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2): 232-235.
|
[16] |
林清, 王国尚, 耿安松, 张干.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湖沼沉积中的有机质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24-29.
|
[17] |
庄汉平, 冉祟英, 何明勤, 卢家烂, 刘金钟.
楚雄盆地有机质、膏盐与砂岩铜矿生成关系的有机地球化学证据与机理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29-138.
|
[18] |
陈庆强, 李从先.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79-87.
|
[19] |
叶良苗, 裘亦楠.
河流相古土壤及其在河流沉积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91, 9(2): 63-70.
|
[20] |
鲍根德.
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1987, 5(1): 114-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