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昝灵, 柴方园, 印燕铃.
溱潼凹陷斜坡带原油物性和地化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068-107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8
|
[2] |
.
低渗透致密储层及页岩气
. 沉积学报,
2019, 37(6): 0-0.
|
[3] |
刘福田, 李荣西, 刘新社, 杨鸣一, 赵帮胜, 吴小力, 覃小丽.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西部气田“源控”主导的天然气成藏研究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29-11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2
|
[4] |
秦波, 曹斌风, 周进松, 张立宽, 雷裕红, 张振宇.
致密砂岩气储层有效性识别和定量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一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2): 403-41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5
|
[5] |
屈雪峰, 温德顺, 张龙, 崔争锋, 张瀚丹, 马静.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油藏形成过程分析——以古峰庄-麻黄山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2): 383-39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15
|
[6] |
林潼, 魏红兴, 谢亚妮.
以喉道为参数的致密砂岩气储层评价方法——以库车坳陷迪北地区致密砂岩气为例
. 沉积学报,
2016, 34(5): 983-99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17
|
[7] |
汤建荣, 王金友, 章诚诚, 宋广增, 石英涛, 张雷.
致密气源层内沉积特征及与致密砂岩气藏关系——以川东北元坝地区须三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224-123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15
|
[8] |
.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3, 31(1): 167-175.
|
[9] |
孙海涛.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二段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24-733.
|
[10] |
刚文哲.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成藏期与动态成藏过程分析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80-586.
|
[11] |
张响响.
四川盆地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低孔渗砂岩成岩相类型划分及半定量评价
. 沉积学报,
2010, 28(1): 50-57.
|
[12] |
张长春.
吐哈盆地丘东次凹低熟气的生成与动力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5): 857-863.
|
[13] |
卢双舫.
吐哈盆地生物气—低熟气评价的元素平衡法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63-1070.
|
[14] |
陈景山.
富县探区低孔低渗砂体的成因类型与层内非均质模式
. 沉积学报,
2007, 25(1): 53-58.
|
[15] |
江同文.
塔里木盆地迪那2气田特低渗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6): 949-953.
|
[16] |
赵孟军, 潘文庆, 张水昌, 韩剑发.
成藏过程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2004, 22(4): 683-688.
|
[17] |
康永尚, 庞雄奇.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
. 沉积学报,
1998, 16(3): 80-84.
|
[18] |
付广, 陈章明, 万龙贵.
烃浓度盖层封闭天然气的有效性及其研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1): 141-151.
|
[19] |
郭绍辉, 秦匡宗, 钱家麟.
低熟煤型气的成因化学
. 沉积学报,
1997, 15(2): 54-57.
|
[20] |
黄志龙, 高耀斌, 郝石生.
天然气盖层浓度封闭的定量评价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1996, 14(2): 8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