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柏宇, 印森林, 郭海平, 唐攀, 赵俊威, 陈旭, 雷章树.
陆相混合细粒岩沉积微相及其对甜点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2024, 42(3): 839-8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51
|
[2] |
王曾俊, 李飞, 李杨凡, 李怡霖, 曾伟, 李雅兰, 李滢.
微生物碳酸盐生产工厂的构成、特征及沉积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2): 403-41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59
|
[3] |
李安鹏, 高达, 胡明毅, 赵玉茹, 朱传勇, 戴逸晨.
川中地区灯影组四段微生物岩沉积模式及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080-109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56
|
[4] |
苏中堂, 佘伟, 罗静兰, 马国伟, 张帅.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五5亚段沉积微相与古地理演化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344-13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01
|
[5] |
王乾右, 杨威, 葛云锦, 宋岩, 姜振学, 罗群, 左如斯, 李耀华, 刘聃, 张帆, 王耀华, 鲁健康.
不同沉积微相致密储层的成岩响应及其控储机理
. 沉积学报,
2021, 39(4): 841-86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12
|
[6] |
熊连桥, 李建平, 谢晓军, 蔡露露, 廖计华, 许晓明.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类型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21, 39(3): 767-7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25
|
[7] |
张懿, 陈龙, 李建, 王东歌, 吴庆铭, 韦轶, 史强, 旷红伟, 柳永清, 廖志伟.
渝东北陡山沱组碳酸锰微生物岩沉积环境初探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387-14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6
|
[8] |
辛浩, 肖恩照, 王龙, 李屹尧, 张震武.
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沉积学报,
2020, 38(1): 64-7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71
|
[9] |
朱筱敏, 谈明轩, 董艳蕾, 李维, 秦祎, 张自力.
当今沉积学研究热点讨论——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评述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1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5
|
[10] |
王龙, 李伟强, 王皓, 吴海, 辛浩.
华北地台马沟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岩的组构特征、沉积环境和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93-12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18
|
[11] |
侯中帅, 陈世悦, 郭宇鑫, 王志金, 赫庆庆, 崔绮梦.
华北中南部博山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与沉积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18, 36(4): 731-74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52
|
[12] |
伊硕, 黄文辉, 金振奎, 高白水.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KT-II层碳酸盐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研究——以扎纳若尔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1): 139-15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1.014
|
[13] |
杨雪飞, 王兴志, 唐浩, 姜楠, 杨跃明, 谢继荣, 罗文军.
四川盆地中部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微相研究
. 沉积学报,
2015, 33(5): 972-98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13
|
[14] |
肖笛, 谭秀成, 山述娇, 彭浩, 陈虹宇, 万伟超, 熊鹰, 李顺.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二段沉积微相研究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182-119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11
|
[15] |
雷卞军.
靖边气田马五1-4亚段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研究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153-1164.
|
[16] |
吴胜和, 武军昌, 李恕军, 吴志宇.
安塞油田坪桥水平井区沉积微相三维建模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2): 266-271.
|
[17] |
孙卫, 王洪建, 吴诗平, 陈杨艾, 朱永贤, 元连喜.
三间房组油藏沉积微相及其对注水开发效果影响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43-448.
|
[18] |
宋春晖, 武安斌.
西成矿田中泥盆统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微相组及其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1993, 11(2): 34-42.
|
[19] |
胡志水, 赵永胜.
重庆中梁山三叠系飞仙关组三段风暴沉积
. 沉积学报,
1993, 11(2): 84-90.
|
[20] |
胡珞兰, 东野脉兴, 郑文忠.
鄂西磷块岩沉积序列
. 沉积学报,
1993, 11(1): 8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