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小洋, 王传尚, 张建伍, 封莉, 严婧文, 万涛, 朱建斌, 徐鹏程, 王斌, 胡勇.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笔石带划分及对沉积演化的指示【鄂尔多斯盆地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气勘探专辑】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77
|
[2] |
王纪煊, 胡忠贵, 远光辉, 李世临, 张俊, 王文静, 张宸瑜.
碳酸盐岩-蒸发岩共生体系沉积特征及演化模式——以四川盆地东部高台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24
|
[3] |
岳翀, 赵晓明, 葛家旺, 马畅, 廖晋, 宋鹏, 方小宇, 范廷恩.
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组陆架边缘轨迹演化及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23, 41(1): 110-12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65
|
[4] |
舒梁锋, 张向涛, 张忠涛, 张丽丽, 雷胜兰, 高中亮, 韩霄, 于飒.
珠江口盆地白云南洼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体系演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3): 825-83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6
|
[5] |
陈旭, 胡明毅, 宋昊, 张君龙, 金吉能.
塔东南地区寒武系海退背景下微生物丘沉积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313-132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91
|
[6] |
邓孝亮, 张迎朝, 陆江, 甘军, 詹冶萍, 刘凯.
文昌B凹陷北坡珠海组潮汐沉积特征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20, 38(6): 1313-132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07
|
[7] |
付超, 于兴河, 金丽娜, 董亦思, 单新, 何玉林.
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组重力流沉积演化过程
. 沉积学报,
2017, 35(3): 552-56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3.013
|
[8] |
王越, 陈世悦, 梁绘媛, 王剑, 李天宝.
鄂尔多斯盆地保德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与沉积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16, 34(4): 775-78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17
|
[9] |
李冬, 徐强, 王永凤.
琼东南盆地上新世中央峡谷物源分析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15, 33(4): 659-66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4
|
[10] |
.
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东营三角洲沉积期次成因及对含油性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4, 32(2): 344-353.
|
[11] |
.
松辽盆地嫩江组层序构型及其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920-927.
|
[12] |
.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沉积微相特征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114-1121.
|
[13] |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恰地区晚白垩世—渐新世微相分析及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01-510.
|
[14] |
.
琼东南盆地崖城地区流体包裹体特征和油气充注期次分析
. 沉积学报,
2012, 30(1): 189-196.
|
[15] |
李冬.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天然堤—溢岸沉积
. 沉积学报,
2011, 29(4): 689-694.
|
[16] |
魏恒飞.
喀左盆地九佛堂组沉积特征及演化研究
. 沉积学报,
2009, 27(2): 273-279.
|
[17] |
.
吉林松江盆地早白垩世大拉子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08, 26(1): 61-69.
|
[18] |
李双文 刘洛夫 张有平 姚卫江 靳 军 赵建章 孙 东.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演化及微相构成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19-828.
|
[19] |
林春明, 宋宁, 牟荣, 赵彦彦, 汪亚军, 杨德洲.
江苏盐阜拗陷晚白垩世浦口组沉积相与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03, 21(4): 553-559.
|
[20] |
解习农, 李思田, 葛立刚, 张启明, 王振锋.
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海湾扇三角洲体系沉积构成及演化模式
. 沉积学报,
1996, 14(3): 6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