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川, 张维圆, 付勇, 夏鹏.
黔北地区下奥陶统沉积相与层序特征
. 沉积学报,
2024, 42(3): 892-91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1
|
[2] |
李华, 何明薇, 邱春光, 王英民, 何幼斌, 徐艳霞, 何瑞武.
深水等深流与重力流交互作用沉积(2000—2022年)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3, 41(1): 18-3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27
|
[3] |
徐文礼, 文华国, 刘均, 马智超, 孙权威, 蔡家兰, 陈守春, 韩建, 蒋欢, 荣浩然.
川东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478-149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05
|
[4] |
侯阳红, 康志宏, 赵晨君, 余旭东, 王恩博.
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4): 886-89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76
|
[5] |
任娜娜, 韩波, 张军涛, 冯菊芳, 王晓涛, 朱爽, 马强, 田海芹, 何治亮.
海水进退、滩坪出没、云化岩溶等与碳酸盐岩储层关系研究——以上扬子地台龙王庙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190-12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8
|
[6] |
江宁, 何敏, 刘军, 庞雄, 张向涛, 薛怀艳.
东沙隆起南缘第四系等深流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
. 沉积学报,
2018, 36(1): 120-131.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14
|
[7] |
肖传桃, 吴彭珊, 李沫汝, 杨志伟, 周思宇, 郭瑞, 张超.
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叠层石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2018, 36(5): 853-86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2
|
[8] |
李华, 何幼斌.
等深流沉积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17, 35(2): 228-24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03
|
[9] |
黄乐清, 刘伟.
湘西北龙山地区下奥陶统桐梓组潮坪风暴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5): 830-84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03
|
[10] |
.
滇东南丘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21-629.
|
[11] |
李鹏春.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5): 842-856.
|
[12] |
何莹, 鲍志东, 沈安江, 申银民, 李明和.
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6, (6): 806-818.
|
[13] |
何 莹 鲍志东 沈安江 申银民 李明和.
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06-818.
|
[14] |
刘忠宝, 于炳松, 李廷艳, 樊太亮, 蒋宏忱.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层序发育对同生期岩溶作用的控制
. 沉积学报,
2004, 22(1): 103-109.
|
[15] |
陈强路, 王恕一, 钱一雄, 马红强.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地区下奥陶统古岩溶及油气分布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33-637.
|
[16] |
杨威, 朱忠德, 刘秉理, 肖传桃.
造礁生物群落演化在海平面变化研究中的运用—以中扬子台地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生物礁为例
. 沉积学报,
2001, 19(1): 55-59.
|
[17] |
杨威, 王清华, 刘效曾.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44-548.
|
[18] |
高振中, 何幼斌.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432项目(等深流沉积、底流与古环流研究)起动
. 沉积学报,
1998, 16(2): 154-154.
|
[19] |
高振中, 罗顺社, 何幼斌, 张吉森, 唐子军.
鄂尔多斯地区西缘中奥陶世等深流沉积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6-26.
|
[20] |
虞子冶, 施央申, 郭令智.
广西钦州盆地志留纪—中泥盆世等深流沉积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1989, 7(3): 2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