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涛, 褚冠宇, 徐慧鹏.
基于风暴潮记录研究红树林淤积速率时间变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346-135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42
|
[2] |
林承焰, 王文广, 董春梅, 张宪国, 任丽华, 林建力.
砂岩压实作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 沉积学报,
2020, 38(3): 538-55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5
|
[3] |
陈亮, 赵千慧, 王英民, 孙红军, 万琼华, 唐武, 赵鹏.
盐构造与深水水道的交互作用——以下刚果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197-120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1
|
[4] |
宗娴, 石学法, 葛晨东, 邹建军, Sergey Gorbarenko, 乔淑卿, 董智.
日本海百年来沉积速率及粒度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3): 516-52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09
|
[5] |
.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新近系非常规低渗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3, 31(1): 157-166.
|
[6] |
张 瑞.
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210Pb分布特征及其沉积速率
. 沉积学报,
2009, 27(4): 704-713.
|
[7] |
薛春汀.
西汉末—北宋黄河三角洲(公元11~1099年)的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08, 26(5): 804-812.
|
[8] |
.
库车坳陷北部白垩系沉积速率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41-649.
|
[9] |
刘国勇.
碎屑岩成岩压实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3): 407-413.
|
[10] |
章伟艳, 张富元, 陈荣华, 张霄宇.
南海深水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速率、沉积通量与物质组成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68-674.
|
[11] |
邓云山, 孟自芳, 郑彦鹏.
压实作用与磁倾角变化的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2): 306-308.
|
[12] |
吴智平, 周瑶琪.
一种计算沉积速率的新方法——宇宙尘埃特征元素法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95-399.
|
[13] |
潘少明, 施晓冬, 王建业, PeterTanner, LaiShingLeong.
围海造地工程对香港维多利亚港现代沉积作用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0, 18(1): 22-28.
|
[14] |
刘晓东, 鹿化煜, 安芷生.
利用黄土沉积速率与粒度的相关性建立黄土序列年龄的新方法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45-148.
|
[15] |
刘国臣, 金之钧, 李京昌.
沉积盆地沉积-剥蚀过程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盆地波动分析应用之一
. 沉积学报,
1995, 13(3): 23-31.
|
[16] |
潘少明, 王雪瑜, John N.Smith.
海南岛洋浦港现代沉积速率
. 沉积学报,
1994, 12(2): 86-93.
|
[17] |
杨松林, 刘国贤, 杜瑞芝, 张兵.
用210Pb年代学方法对辽东湾现代沉积速率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93, 11(1): 128-135.
|
[18] |
叶崇开.
137Cs法和210Pb法对比研究鄱阳湖近代沉积速率
. 沉积学报,
1991, 9(1): 106-114.
|
[19] |
孙建中, 李虎侯.
马兰黄土沉积速率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89, 7(1): 109-116.
|
[20] |
金若谷.
一种深水沉积标志—“瘤状结核”及其成因
. 沉积学报,
1989, 7(2): 5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