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宁宁, 张守鹏, 王永诗, 邱隆伟.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成因
. 沉积学报,
2022, 40(2): 422-43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7
|
[2] |
兰浩翔, 伏美燕, 邓虎成, 雷涛, 吴冬, 胥旺, 李依林.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储层类型成因及其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609-162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21
|
[3] |
刘福田, 李荣西, 刘新社, 杨鸣一, 赵帮胜, 吴小力, 覃小丽.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西部气田“源控”主导的天然气成藏研究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29-11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2
|
[4] |
蔡来星, 郭兴伟, 徐朝晖, 张晓华, 李文强, 肖国林, 朱晓青, 侯方辉.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上古生界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2018, 36(4): 695-7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24
|
[5] |
侯中帅, 陈世悦, 郭宇鑫, 王志金, 赫庆庆, 崔绮梦.
华北中南部博山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与沉积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18, 36(4): 731-74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52
|
[6] |
王越, 陈世悦, 梁绘媛, 王剑, 李天宝.
鄂尔多斯盆地保德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与沉积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16, 34(4): 775-78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17
|
[7] |
徐宁宁, 邱隆伟, 高青松, 宋璠, 刘绪钢, 张向津, 姜维.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埋藏—成岩演化过程
. 沉积学报,
2016, 34(4): 735-74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14
|
[8] |
王改云, 刘金萍, 王后金, 简晓玲, 杜民.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沉积特征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15, 33(3): 561-56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14
|
[9] |
张旻旻, 张梅生, 李晓波, 王旖旎, 杨明, 姚路, 王成龙, 张乾.
辽西兴城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环境识别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159-116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09
|
[10] |
.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地区上古生界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4, 32(4): 643-653.
|
[11] |
.
利用天然气包裹体方法划分天然气成藏期次——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储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93-698.
|
[12] |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恰地区晚白垩世—渐新世微相分析及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01-510.
|
[13] |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0期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105-1114.
|
[14] |
张满郎.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2): 289-298.
|
[15] |
郭彦如 刘化清 李相博 完颜容 郑希民.
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格架的研究方法体系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08, 26(3): 384-391.
|
[16] |
唐民安.
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基准面旋回与储层流动单元的层次性
. 沉积学报,
2007, 25(1): 39-47.
|
[17] |
米敬奎, 刘新华, 杨孟达, 杨荣丰.
利用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生烃动力学探索油气田气体来源
. 沉积学报,
2005, 23(3): 537-541.
|
[18] |
刘德良, 谈迎, 孙先如, 李振生, 方国庆, 陶士振.
鄂尔多斯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关系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95-704.
|
[19] |
王震亮, 陈荷立.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古流体动力分析
. 沉积学报,
1998, 16(4): 105-108.
|
[20] |
刘文彬, 李节通, 伏万军.
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泥质岩直接盖层的毛管压力封闭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1): 8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