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影, 钟大康, 邰俊伟, 陈聪, 刘伟, 刘可, 王柯, 杨子杰.
寒武纪第4期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与生物协同演化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2, 40(3): 701-71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18
|
[2] |
邹灏, 李峤昕, 陈安清, 肖斌, 蒋修未, 黄长成, 胡成辉, 李蝶.
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形成与消融及华南板块的记录
. 沉积学报,
2022, 40(4): 1043-105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19
|
[3] |
李晓波, 偶奇, 王旖旎, 王晗, 杨明, 张梅生.
辽宁兴城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序列和不整合
. 沉积学报,
2020, 38(4): 687-71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04
|
[4] |
刘梦瑶, 齐永安, 史云鹤, 高星, 苏中堂, 张立军.
华北寒武纪—奥陶纪豹皮状碳酸盐岩系生物扰动成因
. 沉积学报,
2020, 38(1): 91-10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42
|
[5] |
叶云涛, 王华建, 翟俪娜, 周文喜, 王晓梅, 张水昌, 吴朝东.
新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及其与生物演化的耦合关系
. 沉积学报,
2017, 35(2): 203-21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01
|
[6] |
.
黔东及邻区新元古代甲路组岩石地层对比及其古地理意义
. 沉积学报,
2014, 32(1): 19-26.
|
[7] |
.
川北秦岭地区震旦—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新认识
. 沉积学报,
2014, 32(1): 1-7.
|
[8] |
邢智峰.
从微观角度认识微生物席在中元古代的繁盛——以豫西云梦山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5): 857-865.
|
[9] |
张满郎.
四川盆地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 沉积学报,
2010, 28(1): 128-139.
|
[10] |
梅冥相.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沉积学报,
2008, 26(4): 565-574.
|
[11] |
冯 东.
新元古代晚期盖帽碳酸盐岩的成因与“雪球地球”的终结机制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35-241.
|
[12] |
柳永清, 高林志, 刘燕学.
苏皖辽地区新元古代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的沉积岩相与环境约束
. 沉积学报,
2005, 23(1): 49-59.
|
[13] |
李文渊, 杨鹏飞.
甘肃龙首山新元古代烧火筒群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2004, 22(1): 142-147.
|
[14] |
于炳松, 裘愉卓, 李娟.
扬子地块西南部晚元古代——三叠纪沉积地球化学演化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27-133,147.
|
[15] |
王翔, 胡健民.
鄂北南化地区寒武纪缓坡沉积及层序
. 沉积学报,
1996, 14(3): 47-55.
|
[16] |
安延恺, 李汉瑜.
由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变探讨构造对沉积的控制
. 沉积学报,
1991, 9(1): 20-26.
|
[17] |
陈志明.
扬子地台寒武纪沉积建造
. 沉积学报,
1989, 7(3): 11-20.
|
[18] |
刘宝珺, 许效松, 罗安屏, 康承林.
中国扬子地台西缘寒武纪风暴事件与磷矿沉积
. 沉积学报,
1987, 5(3): 28-39.
|
[19] |
崔克信, 甄勇毅.
华南震旦纪和寒武纪磷块岩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1987, 5(1): 1-9.
|
[20] |
范德廉, 叶杰, 杨瑞英, 黄忠祥.
扬子地台前寒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
. 沉积学报,
1987, 5(3): 8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