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伍坤宇, 熊鹰, 谭秀成, 刘向君, 张云峰, 陈晓冬, 李亚锋, 郭荣涛, 曹喆, 王鹏.
储层孔隙系统“水—岩”反应结晶动力学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2, 40(4): 996-10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9
|
[2] |
吕大炜, 初航, 任建国.
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现状及发展动态简析
. 沉积学报,
2022, 40(2): 281-2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55
|
[3] |
刘涛, 褚冠宇, 徐慧鹏.
基于风暴潮记录研究红树林淤积速率时间变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346-135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42
|
[4] |
成沁梓, 王峰, 陈锦, 葛灿, 赵旋琪, 陈莹璐, 年小美, 张卫国, 陈中原, Kam⁃biuLIU.
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磁性特征空间差异及其冲淤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6): 1215-122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19
|
[5] |
赵秧秧, 高抒.
台风风暴潮影响下潮滩沉积动力模拟初探——以江苏如东海岸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1): 79-9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08
|
[6] |
.
福建罗源湾潮滩沉积过程对人类活动和台风事件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39-645.
|
[7] |
.
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研究
. 沉积学报,
2012, 30(6): 1156-1164.
|
[8] |
.
煤岩、泥岩密闭体系下热解产物特征及动力学分析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190-1198.
|
[9] |
张天付.
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特征和微观形貌的发育演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6): 1033-1042.
|
[10] |
蒋启贵.
现代生物物质生烃机制动力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9, 27(3): 546-550.
|
[11] |
王秀红.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天然气生成机理与化学动力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3): 525-530.
|
[12] |
张长春.
吐哈盆地丘东次凹低熟气的生成与动力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5): 857-863.
|
[13] |
吕宝凤.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转移及其动力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4): 552-558.
|
[14] |
王英民.
深水沉积的动力学机制和响应
. 沉积学报,
2007, 25(4): 495-504.
|
[15] |
.
超压背景下粘土矿物转化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 沉积学报,
2006, 24(4): 461-467.
|
[16] |
米敬奎, 刘新华, 杨孟达, 杨荣丰.
利用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生烃动力学探索油气田气体来源
. 沉积学报,
2005, 23(3): 537-541.
|
[17] |
李术元, 郭绍辉, 沈润梅.
沥青质催化降解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1): 136-140.
|
[18] |
陈洪德, 覃建雄, 田景春, 彭军, 侯中健.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初探
. 沉积学报,
2000, 18(2): 165-171.
|
[19] |
张建林, 陶一川, 王昌桂.
酒西盆地水动力学特征与油气运移聚集
. 沉积学报,
1992, 10(2): 109-118.
|
[20] |
钱凯, 屈平彦, 宋凯.
古三角洲砂体入湖距离的动力学预测
. 沉积学报,
1984, 2(3): 8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