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付秀丽, 蒙启安, 文政, 白月, 高波, 苏杨鑫.
松辽盆地白云岩沉积环境及成因机理
. 沉积学报,
2024, 42(1): 113-1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18
|
[2] |
付广, 于桐.
断裂附近源断砂空间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2023, 41(1): 270-27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71
|
[3] |
秦健铭, 陈积权, 高远, 席党鹏, 王成善.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陆表古温度定量重建
. 沉积学报,
2020, 38(4): 759-77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79
|
[4] |
曹怀仁, 胡建芳, 席党鹏, 彭平安, 雷艳.
松辽盆地后金沟剖面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重建
. 沉积学报,
2015, 33(5): 1043-105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20
|
[5] |
杜锦霞.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重力流特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5, 33(2): 385-39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2.018
|
[6] |
张晨晨, 张顺, 魏巍, 吴朝东.
松辽盆地嫩江组凝缩层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5, 33(5): 891-898.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05
|
[7] |
陈方文, 卢双舫, 丁雪.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中浅层烃源岩生烃量评价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81-1187.
|
[8] |
.
松辽盆地嫩江组层序构型及其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920-927.
|
[9] |
.
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探讨
. 沉积学报,
2012, 30(4): 706-715.
|
[10] |
.
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99-404.
|
[11] |
.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十屋地区营城组物源体系探讨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096-1104.
|
[12] |
孙 雨.
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4): 760-768.
|
[13] |
赵乐强.
义和庄凸起东区前第三系顶部风化壳结构发育模式及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8, 26(3): 435-444.
|
[14] |
.
东营凹陷流体超压封存箱与油气运聚
. 沉积学报,
2006, 24(4): 607-615.
|
[15] |
冯子辉, 冯志强, 刘伟, 王雪, 关秋华.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凝析油及油型气的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45-49.
|
[16] |
邹才能, 王兆云, 徐冠军, 吴小洲, 孙效东, 王建伟.
松辽盆地西斜坡稠油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4): 700-706.
|
[17] |
王立武, 李建忠, 王兆云, 卢宗盛.
松辽盆地保乾三角洲前缘带演变及其勘探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04-408.
|
[18] |
王震亮, 陈荷立.
试论古水动力演化的旋回性与油气的多期次运聚
. 沉积学报,
2002, 20(2): 339-344.
|
[19] |
楼章华, 高瑞祺, 蔡希源.
论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15-120.
|
[20] |
魏魁生, 叶淑芬, 郭占谦, 徐宏, 任延广, 王玉华, 孙显义.
松辽盆地白垩系非海相沉积层序模式
. 沉积学报,
1996, 14(4): 5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