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薛辉.
蠡县斜坡沙一下亚段混积特征及其控储效应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37
|
[2] |
杨仁超, 董亮, 张吉, 王一, 樊爱萍.
苏里格气田西区地层水成因、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22, 40(1): 267-2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79
|
[3] |
陈振岩, 王雷, 崔向东, 单芝波, 宋柏荣, 张雷.
开鲁盆地钱家店铀矿区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
. 沉积学报,
2022, 40(3): 739-75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12
|
[4] |
屈童, 高岗, 徐新德, 刘凤妍.
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分布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20, 38(3): 648-66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7
|
[5] |
闫伟, 金振奎, 韩春元, 赵文龙.
冀中坳陷奥陶系多期岩溶发育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5): 981-9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0
|
[6] |
金中国, 邹林, 张力, 郑明泓, 韩英, 谷静, 谢樨, 陈兴龙, 王洪.
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 沉积学报,
2018, 36(5): 914-92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81
|
[7] |
.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台缘颗粒滩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 沉积学报,
2014, 32(2): 354-364.
|
[8] |
.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南坡古近系流二段滩坝砂体分布规律
. 沉积学报,
2013, 31(3): 536-544.
|
[9] |
.
涠西南凹陷A井区古近系流沙港组一段砂体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 沉积学报,
2013, 31(1): 56-66.
|
[10] |
.
渝南大佛岩矿区铝土矿碎屑锆石中钪的赋存形式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30-638.
|
[11] |
范泓澈.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段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1, 29(1): 151-157.
|
[12] |
殷科华.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52-457.
|
[13] |
金振奎, 邹元荣, 蒋春雷, 由伟丰.
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30-535.
|
[14] |
阿布力米提, 王屿涛, 蒋少斌.
石西油田流体分布规律及含油性评价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55-159.
|
[15] |
陈履安.
腐殖酸在铝土矿形成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17-123.
|
[16] |
刘长龄, 覃志安.
我国铝土矿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1, 9(2): 25-33.
|
[17] |
陈履安.
铝土矿形成过程中元素分异的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91, 9(4): 87-95.
|
[18] |
施和生, 王冠龙, 关尹文.
豫西铝土矿沉积环境初探
. 沉积学报,
1989, 7(2): 89-98.
|
[19] |
刘长龄.
中国石炭纪铝土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 沉积学报,
1988, 6(3): 1-10.
|
[20] |
杨冠群.
贵州修文铝土矿床显微结构及其堆积特征和次生富集现象
. 沉积学报,
1987, 5(1): 6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