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付秀丽, 蒙启安, 文政, 白月, 高波, 苏杨鑫.
松辽盆地白云岩沉积环境及成因机理
. 沉积学报,
2024, 42(1): 113-1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18
|
[2] |
侯明才, 杨田, 田景春, 蔡来星, 李晓芳, 何青, 余文强.
吉尔伯特型三角洲沉积过程与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281-129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84
|
[3] |
龚大兴, 郭佳, 罗俊峰, 岳相元, 周雄, 周家云.
川西马尔康—金川地区晚三叠世松潘甘孜残留洋盆复理石建造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210-12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1
|
[4] |
陈治军, 刘舵, 刘护创, 任来义, 韩伟, 高怡文, 赵春晨, 李科社.
银额盆地厚层粗碎屑岩沉积特征与地层沉积年代的厘定
. 沉积学报,
2018, 36(3): 468-48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58
|
[5] |
孙雨, 向尧, 马世忠, 李伟瑞, 贺子恩, 齐殿军.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
. 沉积学报,
2016, 34(4): 725-73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13
|
[6] |
邹妞妞, 史基安, 张大权, 马崇尧, 张顺存, 鲁新川.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15, 33(3): 607-61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19
|
[7] |
杜锦霞.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重力流特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5, 33(2): 385-39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2.018
|
[8] |
孙雨, 赵丹, 于利民, 王继平, 闫百泉, 马世忠.
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以松辽盆地北部永乐地区葡萄花油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3): 439-44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02
|
[9] |
.
凹陷向斜区岩性类油藏油富集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以松辽盆地升西—徐家围子向斜葡萄花油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4, 32(4): 776-783.
|
[10] |
魏巍, 张顺, 张晨晨, 吴朝东.
松辽盆地北部泉头组—嫩江组河流与湖泊—三角洲相地震沉积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53-1161.
|
[11] |
.
敞流沉积环境中“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体系”研究
. 沉积学报,
2014, 32(2): 260-269.
|
[12] |
.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地震沉积学响应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889-897.
|
[13] |
.
松辽盆地嫩江组层序构型及其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920-927.
|
[14] |
张世广.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朝阳沟油田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58-469.
|
[15] |
孙 雨.
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4): 760-768.
|
[16] |
楼章华.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特征研究①——以松辽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06, 24(2): 193-201.
|
[17] |
辛仁臣, 蔡希源, 王英民.
松辽坳陷深水湖盆层序界面特征及低位域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04, 22(3): 387-392.
|
[18] |
吕晓光, 李长山, 蔡希源, 李伯虎, 赵翰卿.
松辽大型浅水湖盆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前缘相储层结构模型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72-577.
|
[19] |
王俊玲, 叶连俊, 李伯虎, 陈琪英.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1997, 15(1): 37-42.
|
[20] |
魏魁生, 叶淑芬, 郭占谦, 徐宏, 任延广, 王玉华, 孙显义.
松辽盆地白垩系非海相沉积层序模式
. 沉积学报,
1996, 14(4): 5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