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季雪瓜, 陶丽云, 黄河清.
突然释放型浊流在不同坡折渠道中的流动与沉积
. 沉积学报,
2022, 40(3): 730-73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53
|
[2] |
Henry W. Posamentier, Venkatarathnam Kolla, 刘化清.
深水浊流沉积综述
. 沉积学报,
2019, 37(5): 879-90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49
|
[3] |
邓世彪, 关平, 李保华, 刘沛显, 陈永权.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台缘带沉积结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 沉积学报,
2018, 36(4): 706-72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59
|
[4] |
陈超, 潘志龙, 修迪, 魏文通, 张金龙, 张欢, 王硕, 常致凯, 王仁霞.
北山地区红柳园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及源区构造背景分析
. 沉积学报,
2017, 35(3): 470-47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3.005
|
[5] |
.
浙西下寒武统大陈岭组沉积异常及其海啸成因初探
. 沉积学报,
2014, 32(3): 459-467.
|
[6] |
.
弯曲海底峡谷中浊流的三维流动及沉积的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01-1007.
|
[7] |
.
海底浊流在坡道转换处的流动及沉积的数值模拟
. 沉积学报,
2013, 31(6): 994-1000.
|
[8] |
李军, 高抒, 孙有斌, 曾志刚.
冲绳海槽南部沉积层序的粒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61-466.
|
[9] |
田景春, 陈洪德, 彭军, 覃建雄, 侯中健.
右江盆地深水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10-214.
|
[10] |
雷怀玉, 邹伟宏, 王连军, 郑宪, 王权, 刘珍花.
岔西地区浊积岩的发现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1): 89-94.
|
[11] |
沙庆安, 江茂生.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
. 沉积学报,
1998, 16(4): 62-70.
|
[12] |
李文厚, 周立发, 符俊辉, 赵文智, 薛良清, 靳久强.
库车坳陷上三叠统的浊流沉积及石油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1): 20-24.
|
[13] |
杨逢清, 王红梅, 杨恒书, 谢树成.
四川若尔盖唐克晚三叠世卡尼期侏倭组陆隆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1996, 14(3): 56-63.
|
[14] |
李永铁.
新疆博罗霍洛山地区上志留统博罗霍洛山组沉积构造背景分析
. 沉积学报,
1995, 13(1): 110-116.
|
[15] |
朱洪发, 秦德余, 陈跃, 葛万兴, 陈亚中.
江南早三叠世碳酸盐岩台地及其两侧斜坡带沉积特征和含油气性
. 沉积学报,
1993, 11(4): 47-55.
|
[16] |
梁仁枝, 李汉瑜, 刘宝珺, 许效松.
湘西黔东下、中寒武统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1, 9(2): 16-24.
|
[17] |
虞子冶, 施央申, 郭令智.
广西钦州盆地志留纪—中泥盆世等深流沉积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1989, 7(3): 21-30.
|
[18] |
夏邦栋, 吕洪波.
浙西皖南晚奥陶世复理石的沉积环境,兼谈鲍马层序应用问题
. 沉积学报,
1988, 6(4): 44-51.
|
[19] |
吴贤涛.
豫西济源-义马盆地浊流沉积中的痕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1985, 3(3): 23-31.
|
[20] |
杨振强.
湖南道县、宁远一带中泥盆统棋梓桥组中的台地前缘斜坡异地碳酸盐沉积
. 沉积学报,
1985, 3(4): 5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