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跃, 桂和荣, 苏尚国, 周奇明, 李俊, 张雅楠.
滇黔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22, 40(3): 653-66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13
|
[2] |
张万良, 阙足双, 高梦奇, 吕川, 黄超, 黄迪, 谢智聪.
赣西北下寒武统观音堂组碳硅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演化
. 沉积学报,
2019, 37(2): 278-2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8
|
[3] |
王龙, 李伟强, 王皓, 吴海, 辛浩.
华北地台马沟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岩的组构特征、沉积环境和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93-12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18
|
[4] |
李百强, 王起琮, 张小莉, 魏巍.
白云岩成岩相与地球化学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1亚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3): 608-61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8
|
[5] |
冯诗海, 李红, 蒋佳俊, 雷云, 牛元哲, 杨锐, 刘永杰.
华北秦皇岛地区柳江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多期白云化作用
. 沉积学报,
2017, 35(4): 664-68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2
|
[6] |
刘浩, 徐大良, 牛志军, 彭练红, 魏运许, 赵小明.
湖北竹山杨家堡组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087-109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03
|
[7] |
牛永斌, 单婷婷, 董小波, 周硕, 高文秀.
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15, 33(2): 211-22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2.001
|
[8] |
.
滇东南丘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21-629.
|
[9] |
.
鄂西南利川二叠纪吴家坪组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590-599.
|
[10] |
刘 伟.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西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环境研究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35-442.
|
[11] |
刘燕学.
辽东半岛复州湾十三里台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2009, 27(5): 1018-1026.
|
[12] |
姚泾利.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3): 381-389.
|
[13] |
徐勇航.
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熊耳群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8, 26(4): 602-609.
|
[14] |
冯胜斌.
东秦岭二郎坪群硅质岩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64-573.
|
[15] |
田云涛.
桂西南柳桥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层状硅质岩成因和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71-677.
|
[16] |
王卓卓.
广西南宁地区泥盆系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39-245.
|
[17] |
侯方浩, 方少仙, 董兆雄, 赵敬松, 卢蜀秀, 吴诒, 陈娅娜.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环境与岩相发育特征
. 沉积学报,
2003, 21(1): 106-112.
|
[18] |
朱创业.
陕甘宁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层序沉积有机相特征及其烃源岩分布
. 沉积学报,
2000, 18(1): 57-62.
|
[19] |
刘家军, 刘建明, 郑明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林丽, 周德安.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判断西秦岭寒武系含矿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8, 16(4): 42-49.
|
[20] |
贾振远.
华北地台东部奥陶系地层南北向沉积环境特征
. 沉积学报,
1986, 4(4): 4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