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

于兴河

于兴河.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J]. 沉积学报, 2009, 27(5): 880-895.
引用本文: 于兴河.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J]. 沉积学报, 2009, 27(5): 880-895.
YU Xinghe. The Development and Hotspot Problems of Clastic Petroleu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9, 27(5): 880-895.
Citation: YU Xinghe. The Development and Hotspot Problems of Clastic Petroleu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9, 27(5): 880-895.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于兴河

The Development and Hotspot Problems of Clastic Petroleum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YU Xinghe
  • 摘要: 随着世界各大产油国(区)油气勘探与开发成熟度的日益增高,储层地质问题业已上升为制约石油工业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为了提高油气田勘探成功率与开发采收率,进一步实现“增储上产”之目的,全面开展储层多参数的空间展布的准确预测和表征方法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油气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尤为重要的是它们均离不开储层沉积学这一根本基础。储层沉积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在总结阐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阶段地从这一学科的形成背景、石油工业的需求、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专业化的形成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当前碎屑岩系储层沉积学所涉及的热点领域,如现代沉积与野外露头研究方法、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多参数沉积相图的编制方法、层序地层学的应用、深水沉积储层的成因、地震沉积学的形成与应用、陆相盆地沉积充填模式以及储层成岩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与讨论,并就我国如何深化这一学科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应注意的问题。
  • [1] 施振生, 周天琪, 郭伟, 梁萍萍, 程峰.  海相页岩定量古地理编图及深水陆棚沉积微相划分 . 沉积学报, 2022, 40(6): 1728-174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62
    [2] 刘英辉, 黄导武, 段冬平, 陈波, 丁芳, 陈晨, 黎祺.  煤层等时格架下中深层储层地震沉积学预测 . 沉积学报, 2018, 36(5): 957-96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72
    [3] 吴其林, 但志伟, 肖为, 曾驿, 周小康, 侯志平.  珠江口盆地H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 . 沉积学报, 2015, 33(4): 828-83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21
    [4] 基于地震沉积学方法的沉积相研究——以涠西南凹陷涠洲组三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68-575.
    [5] 三角洲沉积的结构—成因分类与编图方法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782-797.
    [6] 李 阳.  河流相储层沉积学表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1): 48-52.
    [7] 鄢继华, 陈世悦, 张关龙, 王海方.  一种求取碎屑岩储层中粘土总量的新方法 . 沉积学报, 2005, 23(3): 461-466.
    [8] 蒋凌志, 顾家裕, 郭彬程.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4, 22(1): 13-18.
    [9] 田景春, 陈洪德, 彭军, 覃建雄, 侯中健.  右江盆地深水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10-214.
    [10] 裘亦楠.  中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的进展 . 沉积学报, 1992, 10(3): 16-2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56
  • HTML全文浏览量:  18
  • PDF下载量:  98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2009-10-10

目录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

      通讯作者: 于兴河

    摘要: 随着世界各大产油国(区)油气勘探与开发成熟度的日益增高,储层地质问题业已上升为制约石油工业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为了提高油气田勘探成功率与开发采收率,进一步实现“增储上产”之目的,全面开展储层多参数的空间展布的准确预测和表征方法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油气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尤为重要的是它们均离不开储层沉积学这一根本基础。储层沉积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在总结阐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阶段地从这一学科的形成背景、石油工业的需求、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专业化的形成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当前碎屑岩系储层沉积学所涉及的热点领域,如现代沉积与野外露头研究方法、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多参数沉积相图的编制方法、层序地层学的应用、深水沉积储层的成因、地震沉积学的形成与应用、陆相盆地沉积充填模式以及储层成岩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与讨论,并就我国如何深化这一学科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应注意的问题。

    English Abstract

    于兴河.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J]. 沉积学报, 2009, 27(5): 880-895.
    引用本文: 于兴河.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J]. 沉积学报, 2009, 27(5): 880-895.
    YU Xinghe. The Development and Hotspot Problems of Clastic Petroleu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9, 27(5): 880-895.
    Citation: YU Xinghe. The Development and Hotspot Problems of Clastic Petroleu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9, 27(5): 880-89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