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付志方, 宫越, 苏玉山, 郭荣涛, 林东升, 汲生珍.
被动陆缘深水海底限制性水道三维地震表征及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24, 42(1): 228-23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31
|
[2] |
齐昆, 龚承林, 金振奎.
块体搬运沉积在大陆边缘深水区的发育——来自晚第四纪珠江陆缘地层正演模拟的启示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309-132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31
|
[3] |
岳翀, 赵晓明, 葛家旺, 马畅, 廖晋, 宋鹏, 方小宇, 范廷恩.
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组陆架边缘轨迹演化及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23, 41(1): 110-12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65
|
[4] |
孔令武, 赵红岩, 梁建设, 程涛, 王嘉, 赵佳奇, 喻英梅.
转换大陆边缘盆地深水浊积砂岩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22, 40(1): 244-25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4
|
[5] |
杨雨, 付文钊, 余继峰, 宁振国, 崔建军, 李卿, 禚喜准, 陈建平.
胶莱盆地K/Pg界线下陆相红层的旋回地层学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4): 942-95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46
|
[6] |
王永凤, 李冬, 王英民, 徐强.
珠江口盆地重要不整合界面与珠江沉积体系演化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3): 587-59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17
|
[7] |
朱志军.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纪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51-461.
|
[8] |
袁红旗.
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2): 241-248.
|
[9] |
曹高社, 张善文, 柳忠泉, 杨晓勇, 刘德良, 周松兴, 杨强.
华北陆块南缘下震旦统顶部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4, 22(4): 621-627.
|
[10] |
卢明国, 林畅松, 廖忠礼, 张建华.
江陵浅水—半深水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13-317.
|
[11] |
董清水, 刘招君, 方石, 柏涛.
论陆相层序地层学四分方案的可行性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24-327.
|
[12] |
朱筱敏, 王贵文, 李滨阳, 马立驰, 孙月平, 雷安贵, 程建平.
开鲁盆地陆西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和油气评价
. 沉积学报,
2002, 20(4): 531-536.
|
[13] |
沈守文, 彭大钧, 颜其彬, 黄先律, 李志军.
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63-270.
|
[14] |
薛良清.
成因层序地层学的回顾与展望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84-488.
|
[15] |
柳梅青, 陈亦军, 郑荣才.
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陆相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1): 50-56.
|
[16] |
田景春, 陈洪德, 彭军, 覃建雄, 侯中健.
右江盆地深水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10-214.
|
[17] |
陈方鸿, 王贵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测井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1): 58-62.
|
[18] |
李文厚.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8-22.
|
[19] |
伊海生, 彭军, 夏文杰.
扬子东南大陆边缘晚前寒武纪古海洋演化的稀土元素记录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31-137.
|
[20] |
王多云.
沉积盆地地震-层序地层学研究辅助系统─Ⅰ
. 沉积学报,
1994, 12(1): 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