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肖杨, 梁浩, 张珂, 李忠云, 公王斌, 傅建利.
侯马—运城盆地沉积特征及其对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及河流演化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20, 38(2): 306-31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40
|
[2] |
张景军, 李凯强, 王群会, 王志坤, 韩江波.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古近系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模式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241-125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5
|
[3] |
宋爽, 朱筱敏, 于福生, 葛家旺, 史亚会, 贺敬聪, 袁立忠, 刘军.
珠江口盆地长昌-鹤山凹陷古近系沉积-构造耦合关系
. 沉积学报,
2016, 34(2): 222-23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02
|
[4] |
.
南堡凹陷滩海地区不同级别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59-1069.
|
[5] |
陈国俊.
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古近纪沉积充填过程与主控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1, 29(5): 866-875.
|
[6] |
柏道远.
第四纪洞庭盆地赤山隆起与安乡凹陷升降运动的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10, 28(4): 645-658.
|
[7] |
李士祥.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10, 28(4): 798-807.
|
[8] |
高丽坤.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0, 28(4): 706-716.
|
[9] |
姜华.
南堡凹陷西南庄断层分段活动性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047-1053.
|
[10] |
曹养同.
库车盆地古—新近纪蒸发岩沉积对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次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054-1065.
|
[11] |
管红.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30-736.
|
[12] |
董艳蕾.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一层序地震沉积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2): 234-240.
|
[13] |
赵彦德.
南堡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烃源岩分布与生烃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77-1085.
|
[14] |
张喜林.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滨浅湖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 沉积学报,
2006, 24(1): 81-89.
|
[15] |
任拥军, 王冠民, 马在平, 钟建华, 陈清华.
试论短周期幕式构造沉降对陆相断陷盆地高频沉积旋回的控制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72-676.
|
[16] |
李国彪, 万晓樵, 丁林, 刘文灿, 高莲凤.
藏南古近纪前陆盆地演化过程及其沉积响应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55-464.
|
[17] |
张珂, 刘开瑜, 吴加敏, 杨景春, 蔡剑波.
宁夏中卫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65-473.
|
[18] |
任建业, 林畅松, 李思田, 焦贵浩.
二连盆地乌里亚斯太断陷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幕式充填演化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53-559.
|
[19] |
杨子荣, 姜剑虹.
鹤岗盆地晚侏罗世石头河子组沉积环境及幕式聚煤作用
. 沉积学报,
1997, 15(3): 55-61.
|
[20] |
王行信, 王少依.
构造背景和构造运动对粘土矿物分布的影响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4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