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呼其图, 关平, 王大华, 李世恩, 肖永军, 张驰, 白璐, 张济华.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中侏罗统物源分析
. 沉积学报,
2024, 42(2): 466-48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44
|
[2] |
张云望, 金鑫, 乔培军, 李滨兵, 洪彦哲, 陈俞超, 芦刚, 杜怡星, 时志强.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物源分析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414-14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54
|
[3] |
吴斌, 朱莉娟, 侯明才, 晁晖, 江文剑, 石鑫, 罗宏谓, 曹海洋, 何佳伟.
伊犁盆地南缘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沉积环境讨论
. 沉积学报,
2018, 36(3): 456-46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6
|
[4] |
张妮妮, 刘洛夫, 苏天喜, 戴琦雯, 赵园园.
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15, 33(1): 160-16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17
|
[5] |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辫状河沉积模式探讨——以七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辫状河沉积为例
. 沉积学报,
2012, 30(2): 264-273.
|
[6] |
.
南海北部深水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4): 672-678.
|
[7] |
陈文彬.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29-536.
|
[8] |
刘占国.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异常致密成因机理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44-751.
|
[9] |
陈亮.
三水盆地古近系下部湖相沉积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6): 1155-1162.
|
[10] |
刘建清.
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南侧隆额尼—昂达尔错布曲组古油藏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1): 28-38.
|
[11] |
房嬛.
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源岩和油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饱和烃馏分
. 沉积学报,
2008, 26(5): 891-895.
|
[12] |
李 军.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89-596.
|
[13] |
寿建峰.
库车前陆地区吐格尔明背斜下侏罗统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69-875.
|
[14] |
于炳松, 陈建强, 李兴武, 林畅松.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沉积背景
. 沉积学报,
2004, 22(1): 59-66.
|
[15] |
赵俊兴, 陈洪德, 向芳.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安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07-312.
|
[16] |
余素华, 郑洪汉.
宁夏中卫长流水剖面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49-155.
|
[17] |
张晓宝, 何海清, 陈国俊.
吐哈盆地草南1井中侏罗统物源方向综合判识及其研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09-114.
|
[18] |
王春江, 王有孝, 罗斌杰, 夏燕青.
民和盆地中侏罗统煤-油页岩层系生油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1): 59-64.
|
[19] |
伊海生, 彭军, 夏文杰.
扬子东南大陆边缘晚前寒武纪古海洋演化的稀土元素记录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31-137.
|
[20] |
蒋德和, 杨振强, 赵时久.
湘中地区中奥陶统沉积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沉积学报,
1994, 12(1): 106-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