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雪, 吕成福, 张英, 党昭卿.
青海湖表层沉积物中Mo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60
|
[2] |
李相博, 刘化清, 潘树新, 王菁.
中国湖相沉积物重力流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沉积学报,
2019, 37(5): 904-92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93
|
[3] |
邱红, 邹立, 张民生, 朱超祁, 贾永刚.
南海北部油气缓释环境沉积物脂类化合物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2): 416-4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7
|
[4] |
周建超, 吴敬禄, 曾海鳌.
新疆乌伦古湖沉积物粒度特征揭示的环境信息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158-116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7
|
[5] |
周乐, 陈沈良, 陈晴, 钟小菁, 郑蔚恒, 刘小喜.
海南四更沙海域沉积物分布及其受控机制
. 沉积学报,
2016, 34(3): 506-51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08
|
[6] |
刘立娜, 王维, 马玉贞, 李岩岩, 姜雅娟, 何江.
呼伦湖表层沉积物花粉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44-75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3
|
[7] |
.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研究
. 沉积学报,
2012, 30(1): 65-72.
|
[8] |
萨茹莉.
南海湖沉积物中Hg的形态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6): 1178-1183.
|
[9] |
张平.
稳定湖相沉积物和风成黄土粒度判别函数的建立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3): 501-507.
|
[10] |
樊庆云.
南海湖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对水质影响的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4): 612-618.
|
[11] |
蒋庆丰, 刘兴起, 沈吉.
乌伦古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6): 877-882.
|
[12] |
蒋庆丰 刘兴起 沈 吉.
乌伦古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77-882.
|
[13] |
宋春晖, 白晋锋, 赵彦德, 金洪波, 孟庆泉.
临夏盆地13~4.4Ma湖相沉积物颜色记录的气候变化探讨
. 沉积学报,
2005, 23(3): 507-513.
|
[14] |
夏学惠, 东野脉兴, 周建民, 田升平, 张灼, 彭彦华.
滇池现代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及其对环境影响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16-420.
|
[15] |
李景贵, 范璞, 崔明中, 李振西, R. P. Philp, J. Allen.
青海湖沉积物支链和环烷烃组分中C20,C25和C30高度支链类异戊二烯烯烃
. 沉积学报,
1995, 13(4): 82-92.
|
[16] |
舒小辛, 刘志伟, 王慧中, 刘传联, 陈东敬, 洪太原.
东营凹陷第三纪湖相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96-101.
|
[17] |
李景贵, 崔明中, 李振西, 范璞, R. P. Philp.
青海湖沉积物中的甾醇及其演化
. 沉积学报,
1994, 12(4): 66-76.
|
[18] |
黎广钊, 刘敬合, 农华琼.
广西铁山港海区表层沉积物与沉积相
. 沉积学报,
1991, 9(2): 78-85.
|
[19] |
杨昌贵, 袁志祥.
鄂尔多斯盆地晚二叠世湖相沉积
. 沉积学报,
1988, 6(2): 123-131.
|
[20] |
武安斌.
哈拉湖湖滨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1985, 3(2): 141-150.
|